近期,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与菲律宾就追加供应轻型战斗机FA - 50的谈判渐近尾声,有望在今年上半年签订合同,此次追加供应规模达400亿菲律宾比索(约合1万亿韩元),共计12架战斗机。早在2014年,菲律宾便采购了12架FA - 50改良型FA - 50PH,若此次追加成功,FA - 50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在菲律宾空军的核心战斗力地位。
1月17日,根据菲律宾国防部及外媒消息,在菲律宾国防部公布的2024年下半年采购监管报告中,“追加引进FA - 50”一事明确在列,金额确定为400亿菲律宾比索,且参考规约(TOR)已获批准。
当地媒体据此预测,合同签订大概率会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回溯2014年,菲律宾采购的FA - 50改良型FA - 50PH于次年投入使用,成为空军核心战力,并在2017年菲律宾军与叛军的“马拉维之战”中进行实战部署,收获了“游戏改变者”的赞誉。
菲律宾此次增购FA - 50战斗机,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不久前,菲律宾军方公布一张HUD图片,声称其装备的韩国FA - 50轻型战斗机在军演中成功锁定美军的F - 22。从截图可见,该F - 22携带了两具副油箱。尽管FA - 50素有“小F - 16”之称,但其推重比实际上远低于F - 16。
FA - 50空重约6.45吨,配备的F404发动机推力约8吨,空机推重比约1.24,与台湾的IDF相当,逊于幻影2000和枭龙1/2,可能仅略高于印度的光辉战机。
当然,推重比并非衡量战机性能的唯一标准。在与携带副油箱的F - 22进行近距格斗时,FA - 50的确具备一定的对抗能力,这也是那张HUD图片得以出现的原因。然而,外界并不清楚在这架FA - 50获得此次“击落”F - 22的“战绩”之前,究竟已被F - 22模拟击落过多少次。通常情况下,被F - 22模拟击落实属平常,并无太多新闻价值,但F - 22被FA - 50模拟击落,便极具“爆料”价值。
菲律宾似乎基于这一“战绩”产生了误判,认为既然FA - 50能在模拟空战中“击败”F - 22,那么在面对中国的歼 - 20时也必定游刃有余。这种想法显然过于天真。F - 22作为美国现役的先进五代战机,其综合性能在全球处于顶尖水平。而FA - 50本质上是一款轻型战斗机,与五代机相比,在隐身性能、航电系统、超机动能力等关键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此次军演中的“击落”F - 22,更多是特定条件下的偶然结果,不能真实反映两款战机的实际作战能力对比。同样,歼 - 20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五代战机,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作战效能上,都远非FA - 50可比。
从战略层面看,菲律宾增购FA - 50战斗机,除了对其性能的误判外,也可能受到地区局势和外部势力的影响。菲律宾试图通过增强自身军事力量,在地区事务中争取更多话语权。然而,单纯依靠增购FA - 50这样的战机,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军事平衡。菲律宾若希望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避免基于不实“战绩”的盲目自信,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地区争端,而非试图依靠军事对抗来达成目的。否则,不仅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也可能使自身陷入不必要的军事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