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作为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刚开始被德国压着打,为什么最后获胜的却是苏联呢?看到二战时斯大林处死的将军数量,我明白了。
纳粹德国在二战开始后,迅速占领法国又占领了西欧大陆,军事实力也达到了巅峰。法国的迅速陷落使整个世界为之震动,同时也使世人对德国的军事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那时候,德国的总兵力在7百万左右,不仅有汽车、火炮还有战斗机、坦克,更是有大量的自动武器,这样的装备标准放眼望去也没有几个国家能达到。
作为欧洲强势国家的法国,仅仅抵抗39天之后,就被德国全面占领。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抵挡德国人的进攻时,还是靠着英吉利海峡才勉强的保住了军队,苏联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暗中同德国签定了和约。
德军更是只用了28天就攻下波兰,半个月攻下比利时,这样的数据让谁看到都会倒吸一口凉气,当时德国海军正蓄势待发,进军英国,只要希特勒一个念头,英国就会覆灭。
当时的德国是所有欧洲国家的噩梦,但是最后却败在了苏联的手上。
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心目中,希特勒是一个非常残暴的人,因为他在那时对犹太人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很多人因此而丧生。
事实上,斯大林和希特勒一样都是心狠手辣之辈。斯大林对自己的部下非常严厉的,只不过他将残暴的一面都展现在了部队上,而不是对那些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人。
经过统计斯大林在二战时期中下令处死了四百多名将领,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因为希特勒在1944年遇刺后,才杀死了20多位将军。
在战场中,斯大林处死了很多被指责为懦夫和失败者的将领。有些将领确实有误判,但有些则是斯大林蓄意诬陷,目的就在于加强他的权利。
希特勒对待德国军官的手段在斯大林眼中就像小孩子过家家。当德国提出用斯大林被俘儿子的命换一名也同样被俘的德国高官时,斯大林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可见他为了保住苏联有多么狠。
斯大林也在战时设立了督战队,以监察并处罚在战斗中表现欠佳的战士。任何逃兵和没有完成任务的士兵都会被直接处死,或者送上军事法庭。
当然,面对这样的高压政策,如果说苏联军队不出一点问题是不可能的。早在和德国开战之前斯大林就曾经对军队进行过大清洗。
在这场大清洗当中,为了保持军队的纯粹性。他处死了35000名官员,其中80%的人直接被判了死刑。
这次肃清行动让苏联的红军元气大伤,导致他们在同德国的作战中输的一塌糊涂,而且还被德国人团团围住并俘获了不少人。
试想在没有指挥官的情况下,作为一名苏联士兵,在看到德国的钢铁洪流之后,怎么会生出斗志呢?所以苏联在战争开始时的失利,也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斯大林采取的铁血政策,也有属于他战略考量。他希望以此来刺激苏联人的斗志,提升他们的作战效率,提升他们的战斗力。
1941年德国开始举兵向苏联进犯,苏联当时的防卫力量非常脆弱,斯大林并未来得及作好防守准备,所以德国人的进攻简直是不可阻挡。
当时的苏联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斯大林为了鼓舞苏联人民的斗志,不惜动用铁血手腕,让他们奋起反抗,捍卫国土。
不过好在最后这样的政策还是有所成效,苏联士兵悍不畏死的向德国人发起冲锋,从而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苏联人的努力下,德国人被赶了出来,然后苏联人一鼓作气直接平推了德国。苏德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影响最大的一场战役,而且斯大林的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其实,斯大林的高压政策并不是德国战败的唯一原因,苏联的严寒天气,再加上由于超长的战线导致德国的后勤补给不足。而且当时德国国内的生产停滞不前,这都对战争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严寒天气。德国军队在苏联寒冷的冬天举步维艰,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苏联的战争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德国的后勤补给线也很难被拉长,从而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战斗力。如果你身处苏联的冬天你就能看到高级士官穿着从苏联街边商店搜出来的女装御寒,而士兵冻得瑟瑟发抖。
德国国内的生产停滞不前也是导致战争结局的一个原因,随着战事的继续,德国军队的生产效率愈来愈低,已不能应付长时间的战争需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德国和苏联激烈战斗的时候,日本却偷袭了美国,将这个战争机器卷入了这场大战当中。
美国宣布加入二战,而且因为美国国土在战场后方,所以自然而然的充当起了后勤保障的这一角色。
就在苏德战争打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美国一宣布下场,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的颓势,并为日后的反击打下了基础。
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苏联的抵抗非常激烈,伤亡数字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斯大林的决策为苏联胜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是斯大林是一位集杰出领袖与残忍专制于一身的人物,他这一招固然奏效,却也是损失惨重,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我们不能对他们的功过进行简单的评判,应站在历史的立场上,对他们所做的一切进行客观的考察,以求正确的判断,从而为后世指明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