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营情事连载287
作者:石头大侠
【作者简介】石津安,笔名,石头大侠。1959年出生,1976年下乡,1978年入伍,2001年自主择业。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军旅长篇纪实作品“兵营往事”系列第一部《兵营兵事》(40万字)“兵说”“战旗红”刊发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第二部《兵营情事》继续在“战旗红”连载,敬请读者关注。
安然和吴然躲在暗房,正在亲密接触时,忽然响起敲门声,报道员说,金政委请安干事去一下。金政委原来是军里的干部处长,因处里工作出了纰漏,安排到炮团里当政委。
平调到团里当政委,明显是边缘化了。
好在金政委工作成绩一直比较突出,还有缓冲余地,要不然也就是第一年,安排到团里担任政委,第二年也就安排转业,这也是很正常的。
金政委由团里政委,组建炮兵旅后,又担任旅里政治部主任。
旅里老政委基本快到年龄杠杠时,他又调到军分区担任副政委,这也是平调。
他这个平调,基本上也就是等到了时间,脱掉军装,办理退休手续,在家里颐养晚年。
老政委的平调,是为退休做铺垫。老政委平调军分区副政委,没有多长时间,金主任的命令就下了,他由政治部主任,提升为旅政委。
老政委跟金政委对待安然,都是不错的。
老政委就是下连蹲点,也愿意带上安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也随时报道。
对于安然来说,老政委和金主任都是一样尊敬,一样对他们的指示坚决落实。
安然在接触两位首长时,唯一不好答对的是,两个首长在抓旅里建设上,他们的出发点不同,观点也就自然不同。
老政委的观点,新组建的炮兵旅重中之重,就是保安全。
金主任却认为,越是新组建的部队,越要开创新局面,把部队建设和工作作风的基础打牢打实,不能为了保安全,裹步不前。
金政委也在强调部队安全的重要性,但他这种强调是揉入到部队工作中去,当作各项工作中的护卫者,而不是把部队抓安全管理,作为部队的重中之重,可以冲淡部队的其他工作。
老政委的观点很明确,在他担任政委这两年,只要是部队各项工作没有重大事故,部队就可以说完成了任务。
刚组建时,政治部宣传科长,是老政委带过来的,人比较老气,认识问题比较固执,人品倒是不错,也不搬弄是非,就是工作中缺少一股闯劲,他的观点和性格跟老政委很是接近。金政委对这个宣传科长很是不满意,几次找政委谈,要对宣传科长进行调整,老政委说啥也不同意。
在这种情况下,金政委找到了刚刚提升的杨旅长,他想通过杨旅长形成统一战线,对部队没有作为的干部进行一次清整,让能够胜任的干部干胜任的职务。
金政委的宣传科长候选人,是他们炮团的宣传股长。
这个股长为人处世比较圆滑,工作还是能够适应的,也有干劲。
老实说,当时的杨旅长也没有看好这个股长,要是让这个股长,接任现在的宣传科长,在杨旅长的眼里,还不如让现在的宣传科长继续留任。
可是,杨旅长知道金主任很快就接任政委的班。
金主任的后台是吴然的父亲,也就是那时的军副政委。
吴然的父亲在军政治部主任时,金主任就是当时的干部处长,是因为战士考军校的事情,受到了牵连,被罚到了炮团担任团里政委,那时的吴然父亲就觉得对不起金处长。
可是,金处长啥话也没有说,坚决服从军里的调整,说是军里的调整,实际上就是军区的命令,干了将近20年干部工作的金处长,他比谁都明白,这样的调整,也是最好的调整了。
下去之前,他跟吴然父亲见了一面,只说了一句话,感谢老主任的培养和关怀,两人紧紧握住双手,再也没有说啥,情在心中。
这些事情,杨旅长都是清楚的,他下一步的搭档就是金主任,而且是一位不简单的老干部处长。
金主任想换上去的宣传科长还要代理,因为他任副营职才一年半。
这是金主任提出的人员,明显是对老政委的挑战。
说是跟老政委挑战,实际上,杨旅长也知道,老宣传科长确实挑不起旅级宣传科长的担子,当个老干事还是个好干事。
杨旅长权衡再三,投了金主任一票。
旅这一级班子,常委会的好多工作,都是在会下沟通好的,有些事情,拿到会上可以谈,有些事情,一旦在会上公开谈,也许就会砸锅,这也是首长的一门艺术。
杨旅长这一票让老政委很是蹊跷,这是明显的要向他开战的。
老政委开始装糊涂了,他对金主任提出的老宣传科长的事情,既不表态可以调整,也没有表态不可以调整。
金主任是坚决要求调整老宣传科长的,换上他们炮团的宣传股长。
金主任提出的这个人选,也有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个是任副营时间比较短,一个是老宣传股长是杨旅长的老乡,老政委把这件事情的责任,自然推到了杨旅长的身上,老政委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杨旅长那时还是副旅长,正要提旅长的时候。
老旅长退休有那么一段时间,旅里一直没有配旅长。
老政委也知道金主任同吴然父亲的过硬关系,老部队的人,又是老部下在一起共事十多年,他与金主任硬抗是抗不过的,这次调整班子,没有直接免了他的政委职务,就是对他的照顾,而且他还想下一步自己让开政委的位置,找一个军分区副政委的位置,再干上几年稳稳当当的退休,这些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他还要靠金主任来疏通。
但是,他毕竟是老政委,不能就这样任意让金主任摆布,面子还是要有的。
于是,他就想出了两全其美的招数,把这件事情推到杨旅长身上,那意思就是杨旅长跟老股长是老乡,是老股长鼓动金主任做的调整。
老政委的这一招是反被动为主动,金主任也顺水推舟,他找到老政委耐心解释,确实是老宣传科长挑不起这个担子,调整也不是撤职,是调整工作。
老政委也装糊涂,既然金主任到了这种地步,不调整老宣传科长是不可能的,那就再选一个新科长,老股长任职时间不到,代理不合适,又从政治部选了一个老副营职干事,担任了宣传科长职务。
这个宣传科长的人员,金主任还是不满意的,可是都退了一步,老宣传科长作了调整,任命这个新宣传科长,也就是一个过度。
这件事,在关键时刻,老政委把杨旅长推到了前头,让他吃了个哑巴亏。
老政委这一手也把杨旅长和金主任各打了一巴掌,杨旅长主动退出,他又向老政委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