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伊朗无人机加入俄乌战场后,俄罗斯国防部代表伊戈尔·伊修克近日表示,目前俄罗斯的国产无人机,大部分都无法满足国防部制定的技术和战术要求,暴露出了俄罗斯无人机制造方能力的巨大缺点。在俄乌冲突中,双方的无人机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俄罗斯自己制造的无人机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都谈不上出色,俄军也只能硬着头皮边测试边用。
(俄罗斯的“海鹰-10”无人机技术落后)
俄罗斯无人机技术落后,国防部抱怨影响战术
在俄罗斯无人机技术前景圆桌会议上,伊修克直言不讳地指出,俄国产无人机面临的最大技术短板在于基础元器件,并强调现在俄罗斯军队最紧缺的是电子侦察无人机。鉴于这种情况,国防部只能被迫与制造商简化和增补合同,接受无人机边测试边使用。伊修克还指出,国防部还需要配备有防干扰导航信号接收器、雷达辐射报警仪、敌我识别系统的无人机,而且价格不能太贵。
此处伊修克所说的基础元器件,应主要指的是的芯片等电子器件,毕竟无人机的机体科技含量不高,而发动机这些,俄罗斯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唯独电子器件,众所周知是俄罗斯的短板。不光是无人机,从俄乌战场上乌方发现的残骸来看,俄罗斯的导弹上使用的器件有些也是民用的。
(乌克兰方面公布的“海鹰-10”无人机拆解图片)
当然,这也不能都怪现代的俄罗斯,苏联的电子工业就比较落后,不得不在很多武器上使用电子管而不是晶体管。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元气大伤,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所以这方面出问题也情有可原。乌克兰方面还曾拆解过一架海里捞上来的俄“海鹰-10”无人机,并将配件的图片发布到了网上。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其中的零部件几乎全部都是进口的,汽油发动机来自日本公司,GPS模块是瑞士产,信号接收器和天线分别来自两家德国公司,甚至还发现了中国产的电池。西方还曾嘲讽俄罗斯拆洗衣机微波炉找零件,虽然说法夸张,但也不算完全偏离现实。
无人机差距大,俄乌双方对比明显
在俄乌冲突中,双方都使用了军用无人机,可以进行远距离侦察或打击。其中,乌克兰从土耳其购置的TB-2察打一体化无人机表现极为亮眼,在冲突初期就摧毁了大批俄军坦克装甲车、海军舰艇以及防空系统,效果显著。在背后拱火的美国也没闲着,专门开发了一款“凤凰幽灵”新型无人机供乌克兰使用,性能与之前提供的“弹簧刀”自杀式无人机类似。近期,五角大楼又加快推进审核议程,打算为乌克兰提供一批MQ-1C" 灰鹰 " 无人机,弥补乌克兰这段时间的无人机消耗。
(土耳其TB-2察打一体无人机)
随着战事的推移,俄罗斯也逐渐意识到,不上无人机是不行了,所以也将“海鹰-10”无人机派遣到战场上执行侦察任务,但是相比之下,俄军无人机的表现并不突出,并没有大规模投入使用。在叙利亚战场上,俄军还试验了“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但是受到数量和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在俄乌战场上大规模投入使用。但无人机的作用俄军无疑是清楚的,那么如果急需大量且便宜的无人机,能从哪里来呢?
俄罗斯军方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中东,伊朗这些年和美国斗智斗勇,获得了不少美军无人机的关键技术,在无人机领域可以说是自成一派,在实战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俄罗斯自己无人机数量又少,性能也不全面,所以最终选择了进口伊朗无人机。据美国和乌克兰的报道,俄军已经将从伊朗购入的“见证者-136”自杀式无人机投入实战,并击毁了众多火炮和车辆,对乌军造成了不小损失。
(MQ-1C“灰鹰无人机)
不过,买人家的始终不是个事,最终对于俄罗斯这种大国来说,还是得自力更生,发展自己的电子产业才是长远之计,如果自己的产业建起来,不光是无人机,导弹、飞机、军舰、车辆这些都会跟着受益。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充满了未知数,在那之前,俄罗斯可能还是只能借助从印度等渠道进口的民用电子器件来装配自己的无人机,或是像这次对伊朗采购一样,直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