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了,越南的高铁寸土未动。
图纸都快翻烂了,只能眼巴巴看着邻居一个个坐上高铁飞奔。
越南终于坐不住了,又找上中国,希望重新合作。
可中国现在并不急着合作。
为啥中国不急?为啥越南突然后悔?
背后真相,说出来让人唏嘘不已。
2025年5月15日,越南总理再次向世界银行递交了贷款申请,希望重新启动南北高铁项目。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新闻,再次把越南这个“沉寂”的高铁梦推上了热搜。
很多人或许还记得,这已经不是越南第一次说要修高铁了。
这一次,越南又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想要借助中企的力量来实现这个拖了25年的大计划。
早在2001年,越南就首次提出建设南北高铁的计划。
高铁从北部首都河内出发,南下直通胡志明市,全长约1541公里,途经21个省市。
项目一旦建成,将成为越南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想而知。
最初的计划很美好。越南希望通过高铁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让货物运输更快捷、人员流动更频繁,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但问题在于计划容易,落地难。
这个项目从2001年提出至今,已经过去整整25年,仍然停留在图纸阶段。
每一次谈判都因为资金、技术、条件谈不拢而告吹。
期间,越南也找过日本、韩国,甚至提出由本国主导建设,但无一例外都没能推动实质进展。
表面上看,是资金缺乏、技术有限,其实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字:拖。
越南不是没有发展愿望,也不是没有人支持,而是它始终处在一种“想得多,做得少”的状态。
高铁项目每次谈起来都很热闹,但到了真金白银投入阶段,就频频犹豫,谈判条件也常常苛刻得让人望而却步。
越南曾向中国企业提出:不仅要负责建设,还要提供长期、低息甚至无息贷款,建好后还希望把技术留下来,未来他们自己能维护运营。
说得直白点,就是希望中国企业出钱、出力、还出技术,但越南自己几乎不承担成本。
这样的合作模式,在当前的国际工程市场中,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
即使是长期愿意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日本,也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结果就是一次次谈判破裂,越南的高铁梦,也一拖再拖。
与过去不同,现在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高铁项目时更加谨慎了。
尤其是经历了中老铁路的成功案例之后,中企对高铁走出去有了新的判断。
2021年底通车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合作的典型示范项目。
线路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贯穿全境,对老挝经济的带动效应立竿见影。
大量游客通过铁路进入老挝,旅游业增长迅速。
货运量远超预期,农产品、矿产可以更快更稳地出口。
铁路沿线城市出现新的投资热潮,基础设施、服务业纷纷发展起来。
中老铁路的成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信心,也带来了标准。
既要合作伙伴意愿明确,也要条件合理、运营预期清晰。
换句话说,如今的中企不再像早期那样到处撒网,而是更注重风险评估和长期收益。越
南目前的摇摆态度和不对等合作条件,自然被列为高风险项目,中方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和越南的犹豫不决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基建方面的动作却越来越快。
中老铁路已经通车并进入运营、中泰铁路正在加速建设,泰国政府一口气拍板六条双线铁路。
马来西亚重新启动新马高铁计划,拟打通与新加坡、中国的陆路通道。
泰国原本也不是高铁积极分子,方案改来改去,迟迟没有定案。
但自从中老铁路开通后,他们迅速醒悟,如果不跟上节奏,整个区域发展都会绕开自己。
于是泰国全力配合中国推动泛亚铁路中线,把自己纳入这一南北大通道。
而越南呢?当初信誓旦旦要抢先启动高铁建设,如今却被周边邻国远远甩在了后头。
越南之所以迟迟无法推进重大项目,和它长期的墙头草外交密切相关。
在国际舞台上,越南总是试图在多方势力之间维持平衡,不愿完全倒向任何一方。
在高铁项目上,它一方面希望借助中国的技术与资金,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太依赖中国。
总想着再从日本或其他国家对冲一下。
结果就是:谁也不得罪,谁也靠不住。
早在冷战时期,越南就一边接受中国援助,一边拉拢苏联。
在对美关系上也总是忽远忽近。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能维持主动权,但在长远发展上却显得尤为被动。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是稳定、明确、可持续的合作,而不是反复的试探和拉锯。
不止是铁路项目,连越南引以为傲的地理位置也在发生变化。
2023年,中国企业在柬埔寨启动了“德崇-富南运河”工程。
该运河将成为湄公河通向大海的一条新通道。
过去这一水路通道必须通过越南出海,现在绕开越南成了可能。
这条运河一旦建成,东南亚内陆国家将不再依赖越南港口,运输成本和时间大幅降低。
越南的地理优势,正在悄然流失。
如今的越南再次重提高铁计划,虽然依旧拥有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机会窗口已经明显收紧。
曾经,南北高铁是越南对外招商的王牌,但眼下,这张王牌的吸引力已不如当年。
中国企业不再盲目“抢项目”,而是更看重合作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而周边国家正借助中国技术快速打通区域互联互通网络,未来的货运、客流、人流都可能绕开越南,直接从中南半岛南北贯通。
25年前的先行者,如今却成了追赶者。这背后的沉重教训,值得越南深思。
高铁是一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但它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资金、技术、战略与信任的长期投入。
今天越南还在为南北高铁寻找出路,而其他国家,早已乘上高速列车,奔向未来。
越南能否赶上这趟车?
不仅取决于贷款申请是否获批,更取决于它能否真正放下左右为难的心态。
机会不是永远都有的,尤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文/编辑:千寻小百科
看看新闻Knews:2024-12-12《一看就懂|为啥努力近20年,越南就是造不出高铁》
环球时报:2025-05-21《越南首富与中日德企业谈铁路合作》
界面新闻:2025-05-16《越南总理呼吁世界银行为越高铁项目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