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2025年05月17日15:20:27 国际 7254

最近,卫健委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人口数据:中国人口总数降到14.09亿,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总和生育率跌到1.09,远低于2.1的更替水平,更是比日本和韩国还要低。此外,根据卫健委调查数据,58.3%的育龄人群不打算生或不愿意生,比2020年暴增近16%。而在看到以上数据之后,不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事实上,我国为了鼓励老百姓多生孩子,早已经放开了生育政策,但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资料显示,我国在2016年放开了二胎政策之后,2017年新生人口曾一度反弹至1758万,但之后又开始了连年下跌。在进入到2021年后,我国又放开了三胎政策,但出生人口数量仍在不断下跌。到了2024年,新生人口已经降至954万。

导致我国放开二胎、三胎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是:①国内房价过高,一线城市买房要几百万/套,而二三线城市买房至少也要150-200万/套。很多家庭为了买房,除了掏光所有积蓄之外,还要欠下几十年的房贷。而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能生一胎就不错了,再也生不起二胎或三胎。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②养娃成本过高。数据显示,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费62.7万至86.8万。而生二胎和三胎这个费用要翻倍。③职场对生育并不友好。很多女职员在生了一胎之后,就急着上班,担心自己的工作被别人抢走了。其实,如果女职工选择生育二胎或三胎,就要花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这也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

而在二胎、三胎催生无果之后,国家正在转换生育思路,从以前光喊“生娃”到现在实打实的“帮助你养娃”。各地在住房、教育、税收、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出台新政策,来鼓励老百姓生育二胎或三胎。同时,卫健委也悄悄把口号从实施全面两孩换成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而面对当前困局,经济学家马光远提出“新方案”,就是甩出四味鼓励生育的猛药。而此“新方案”而却受到年轻家庭的广泛支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新方案”,看看有没有直击要害,从而推动未来几年出生人口数量的大反转。

第一,降低教育成本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现在幼儿园阶段的学费比较贵,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在经济方面的支出压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建议把幼儿园3-6岁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样每年就能给家庭省下好几万。此外,统一编制免费教材,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大城市一样,也能享受到免费国家统一的课本。

第二,减轻多孩家庭的住房压力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房价过高降低了居民的生育意愿,当务之急就要减轻多孩子家庭的住房压力。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有超过150个城市实施了对二孩三孩家庭购房支持政策,包括额外补贴、专项贷款、降低首付比例等措施。比如,广州市规定,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房可享受首付比例降至20%的优惠;成都市对三孩家庭购买首套房给予10万元补贴。

第三,生孩子不用花钱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让年轻人生孩子不花一分钱。就是从产检到坐月子,住院费可以100%报销。比如,杭州宝妈小张,生育二胎要花1.2万元,现在可以由国家全部承担,小张在生完了二胎之后,只要刷一下医保卡就可以了。

此外,还应该规定各个企业,给女职工放半年带薪产假,并在公司专门设置母婴室。如此一来,可以让那些本来不敢生二胎或三胎的女职工,不用再担心因生育二胎或三胎,而遭到企业的降薪或解聘。

第四,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

二胎、三胎催生无果,国家换思路!马光远“新方案”得到支持 - 天天要闻

就是要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真金白银的用于鼓励生育二胎或者三胎上面。比如,广东省对三孩家庭每月发放10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岁;江苏省对三孩家庭每年给予5000元教育补贴,直至孩子18岁。如此一来,降低了多孩家庭的养娃成本,各的地生育率就有望得到反弹。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重庆市两名干部被查处 - 天天要闻

重庆市两名干部被查处

央广网重庆7月2消息(记者陈静)7月2日,重庆市纪委监委机关公众号“风正巴渝”发布消息,重庆市两名干部被查处。...
牛约堡被曝后厨“脏乱差”,多只蟑螂到处爬行,涉事门店否认,官方回应:正在核实 - 天天要闻

牛约堡被曝后厨“脏乱差”,多只蟑螂到处爬行,涉事门店否认,官方回应:正在核实

7月2日,据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报道:记者探访福建厦门牛约堡林后店后厨时发现,有多种食材裸露,多只蟑螂到处爬行。过道处的两箱未开封面包胚箱体标签显示,这批面包胚生产日期为2025年6月1日,标注“常温保质期10天”,而当日已为6月13日。牛约堡禾祥西路店在多个外卖平台月销量均超1000单,号称“堂食餐厅”,但记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闻

不懂“兔死狗烹”,马斯克陷入困局

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还是不懂明哲保身?总之,是他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要驱逐“拥立第一功臣”马斯克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纠葛,实则映射出美国政商关系的微妙与紧张。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她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她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在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的这句话,让全场动容。两岁那年的一次高烧,让黄莺成为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被武...
水均益辟谣 - 天天要闻

水均益辟谣

针对此前“水均益已经移民海外”等传闻,6月30日,水均益在个人账号发布视频,晒出他带两个孩子领取三人更新的身份证的画面。水均益展示新身份证的国徽面信息在此之前,水均益还曾在6月10日、11日,连发两条微博:“一大早出门,路过了老东家,吃了一
法警的故事,藏在沾满牛粪的皮鞋里 - 天天要闻

法警的故事,藏在沾满牛粪的皮鞋里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峰村的晨雾里,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司法警察李硕的驻村故事,藏在沾满牛粪的皮鞋里,飘在《归雁》曲调的山风里。这位从城市法院走进彝乡的年轻人,用三百多个日夜的坚守,写下了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