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2025年03月26日03:10:14 国际 7197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尼采曾说过,“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 近几年来,互联网时代兴起,各种各样借助热度炒作的网红,营销号势如破竹,他们借助热度吸睛赚钱,炒作,让人避而远之,但也有人明明有看点有热度却从不炒作,他们甘于平凡,对比起炒作赚钱,他们更喜欢脚踏实地的生活。

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她就是石奶引,那个印在一元人民币上的贵州女孩,那她如今的现状如何呢?

心灵手巧,无私奉献

说起石奶引,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谁,她不是什么名人,但她年轻时候的照片大家一定见过,就是第四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侗族饰品打扮的少女。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在众人眼中,这个少女可能是名人,明星,又或者是什么德高望重的人,可惜都不是,这个少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侗族女孩儿,现如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侗族妇女,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

石奶引原名石婢学,1961年出生在庆云乡一个小山村,家里条件也不是特别的好,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侗族农民,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石奶引在小时候便生的十分漂亮,端庄,她有着少数民族标志性的又黑又密的长发,大大的眼睛,并且有着乡村少女特有的灵动活泼,十分阳光,被村里的人称为村中一枝花。石奶引像六十年代大多数女孩儿一样,并没有读书,而是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农活,学习织布刺绣、唱歌等减轻父母的负担,由于她的心灵手巧,她14岁的时候便学会了许多的东西

石奶引家中有许多的弟弟妹妹,而石奶引是大姐,所以一直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干农活,任劳任怨。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机缘巧合,广为人知

石奶引这样一个平平凡凡的姑娘,她的照片又是怎么到了人民币上的呢?

不得不说,这就是缘分了,在石奶引16岁的时候,石奶引的容貌十分的出色,头发乌黑秀丽,经常被人夸赞。有一次和一群同龄的小伙伴们去赶集,途中有人在背后拉了她一把,然后告诉她想要画她的画像。

从小在少数民族的淳朴热情的熏陶下,石奶引没有选择拒绝,而是十分配合,随即侧脸站定,供他画画像。当时的石奶引并不知道这个画像是要做什么的,她也不曾想到,她的画像会上了人民币,被整个的中国人民所看到。

在第四版人民币出现之后,石奶引并没有发现人民币上的画像就是她的,还是在几年之后,有人拿着画像告诉她,画像上的人和她特别相似。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刚开始的她是没有在意这件事情的,在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说了之后,她仔细观察了照片的角度,她才想起来曾经赶集时遇到的事情,也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一个大山里的姑娘的画像成了通用整个中国的人民币上的照片。

平凡生活,幸福美满

石奶引一生有两次婚姻,第一段婚姻只有一年便因感情破裂而选择了离婚,第二段婚姻是在媒婆的介绍下,她和石学海进行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情歌对唱定情。

两人对对方都比较满意,于是没有过多久,23岁的她便嫁给了佰你村的石学海,第二段婚姻算得上是幸福美满,夫妻二人举案齐眉,勤俭节约,日子也是过的十分幸福。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在1985年,石奶引生下了他们的女儿,女儿的出生更是增加了家里的幸福之感,在女儿出生两年后,石奶引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儿女双全,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两人建了新的房子,日子也过的是蒸蒸日上,十分的美满幸福。

因为两人没有文化,只有力气,石奶引还是在后来的村子里组织的扫盲班里认识了几个字,所以像很多家庭一样,他们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靠下地干活石学海务农劳作干活,石奶引还通过织布、刺绣染布等补贴家用。

他们在大山深处过着普通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记者拍的石奶引的照片中,由于多年的辛勤劳作,风吹日晒,除了那头乌黑的长发,已经看不出来曾经画像上的样子了,石奶引的手也因常年的织布,染布变成了黑色的。在她知道了人民币上的画像是她时,她淡淡的说:“知道了又能咋样,还得下地干活”。

她的画像印在人民币被众人所知时,30多年以后,石奶引已经将近50岁了,记者采访石奶引时,石奶引说她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女儿了,他们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出去打工了,像天下很多母亲一样,石奶引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女儿可以平安健康。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淳朴善良,乐于助人

可能在众多人的想象中,画像能印在人民币上的石奶引不是像媒体上所说的那样贫困,她应该是十分富有的,可惜石奶引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没有名也没有利,甚至她只是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户。

当画像的事情被媒体传播以后,有很多人给这个他们心目中很有钱很富有的石奶引写信,希望她能给予他们一些帮助,石奶引不认识字,她也不会说普通话,她只会地地道道的侗族传统语言,但她并没有将这些信丢掉或者拒收,而是一封一封的收集起来,让认识字儿的儿媳妇读给她听,并且希望有一天自己有能力了可以去帮助他们。

如今石奶引已经59岁,青春不再,但这个山里姑娘身上的淳朴善良让许多人都十分动容,她并没有因为媒体上报道自己的情况而选择去寻求帮助,去让别人或者政府帮助自己家里摆脱贫困,她更没有想着不劳而获,她还是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养着家禽,下地劳作。

印在一元人民币的少女,30多年后才知道是自己,如今已是59岁老人 - 天天要闻

她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她身上的淳朴善良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后来有资助中心的人去找她帮助她家里摆脱贫困,让她真正的离人民币更近一步。

石奶引身上的朴实、善良、全无贪念值得每一个人去细细品味,平凡的人有平凡的活法,那个印在一元人民币上的女孩,她还在平凡的生活着,过着自己的日子。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27:0,蓝营全面溃败!赖清德无后顾之忧,公开要与大陆唱对台戏 - 天天要闻

27:0,蓝营全面溃败!赖清德无后顾之忧,公开要与大陆唱对台戏

岛内蓝营面对赖清德全面溃败,使得后者又有底气与大陆唱对台戏,但一项举动凸显了他的惶恐不安虽然岛内蓝营举行了25万人的“倒赖”大集会,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一边宣称要“罢免赖清德”,另一边却希望民进党当局停手,其软弱性尽显无疑。而赖清德的姿态很明
漳州高新区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 - 天天要闻

漳州高新区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王雨欣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5月8日,漳州高新区举办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专题培训示范班,贯彻落实“牢记嘱托学谷公、为民造福当先锋”活动要求,把学习弘扬谷文昌先进事迹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机结合,引导
漳州高新区领导带队调研龙江岁月园区 - 天天要闻

漳州高新区领导带队调研龙江岁月园区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陈星彤 游钟山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5月8日下午,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建进带队调研龙江岁月园区。区领导罗永生,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调研。
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 天天要闻

突发坠机,全部遇难

智利圣地亚哥首都大区总统代表贡萨洛·杜兰8日说,7日失联的一架医疗救护飞机在该大区库拉卡维市被发现坠毁,机上6人全部遇难。杜兰8日向智利媒体通报事故情况时说,这架飞机原计划从圣地亚哥飞往智利北部城市阿里卡,7日晚失去联络。搜救人员当晚展开搜救行动,但强降雨等复杂天气为搜救带来困难。直到8日下午,智利空军才...
100美元的自行车,美国自己生产要卖1000美元 - 天天要闻

100美元的自行车,美国自己生产要卖1000美元

在3月20日至4月20日的一个月内,一家美国自行车企业支付了约310万美元的关税。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聚焦了关税对于一家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自行车企业的影响。
美国佛州鳄鱼咬死人,此前黑熊曾袭击人致其死亡 - 天天要闻

美国佛州鳄鱼咬死人,此前黑熊曾袭击人致其死亡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一起短吻鳄袭击致人死亡事件。在奥兰多以南基西米湖与老虎溪入湖口附近,一对夫妇划独木舟时,约2.5英尺(约0.7米)深水域突然出现一头大短吻鳄。受惊的短吻鳄猛甩身体,独木舟侧翻,两人落水。丈夫试图击退它无果,61岁的辛西娅·迪克马不幸遇难,其丈夫是否受伤尚不明确。官方称,捕鳄者虽捕获一...
基辅让和平之花羞答答开,三大原因令24小时停火 - 天天要闻

基辅让和平之花羞答答开,三大原因令24小时停火

5月8日,包括基辅议员贡恰连科在内的多个乌方信息源显示,前线乌军接到了停火的命令。所以,尽管乌军总参谋部宣布,俄军700多次违反停火协议,以至于当天双方交火154次,而且,俄军也指责乌军500多次违....
市民开麦,讲述城区文明故事 - 天天要闻

市民开麦,讲述城区文明故事

今天(9日),2025年徐汇区“城市文明开放麦•汇光者说”道德模范事迹宣讲会暨“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群众性主题活动举行。现场,徐汇“城市文明开放麦·汇光者说”项目启动,五位道德模范代表成为首场活动的“开麦者”,为现场的党员观众带来了一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