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韩国当前民调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候选人,李在明身上背负着多项重罪,只需确定一项就能让李在明从热门候选者沦为阶下囚。
然而,李在明又一次幸运地躲过了“绞杀”。5月7日,首尔高等法院宣布将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的重审日期,推迟至总统大选后,这几乎意味着韩国大选已经没有多少悬念。
尽管李在明身上有众多罪行指控,但能够威胁到李在明竞选韩国总统的,目前只有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这一条。
根据韩国《公职选举法》,已登记的候选人除非被判实刑,否则资格不受影响。李在明目前要做的,就是尽量拖延法院宣判的速度。一旦李在明胜选,他将会和特朗普一样,“自动解除”所有罪行指控。
需要指出的是,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已经经历了三次反转。一审判决李在明有罪,但有1年的缓刑期;二审宣布李在明无罪,这为李在明竞选总统铺平了道路。
然而,韩国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反转。本月初,韩国最高法院宣布二审判决无效,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需发回重审。检方指控李在明2021年谎称不认识涉腐官员金某,涉嫌欺骗韩国民众。除此以外,李在明涉嫌在土地规划问题上“散布虚假信息”。
这一戏剧性转折,让韩国社会的分裂再次加剧。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金珠玉法官,公开要求最高法院法官辞职,指责其“政治介入审判”;
釜山等地法官亦在内部平台声讨,称此举损害司法公信力。共同民主党则公开指控最高法院“双标”,称最高法院对对尹锡悦戒严令保持沉默,却对李在明案“超速裁决”,要求启动国政调查。
在这种背景下,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出现了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转折。5月7日,首尔高等法院以“保障候选人选举权利”为由,将原定5月15日的庭审推迟至6月18日,而韩国大选在6月3日,这几乎彻底消除李在明的参选资格风险。
由此一来,李在明几乎提前锁定了下一届韩国总统的位置。要知道,韩国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支持率达到了46.6%,碾压韩德洙的34.3%,和金文洙的27.8%。
并且,韩德洙以无党派身份参选后,韩国保守派票仓被分流,国民力量党甚至考虑强行取缔金文洙的候选人身份,让韩德洙拼尽全力同李在明一较高下。
李在明的核心支持群体为20岁到39岁青年,这一年龄段58.7%的选民,都支持李在明。韩德洙的核心支持群体则是韩国40岁以上的人士,这充分体现出了韩国社会的分裂。
就目前来看,不论是谁当选了韩国总统,韩国的局面恐怕都很难好转。不论是尹锡悦戒严的残局,还是经济复苏的难题,还是司法系统的撕裂,都不是轻易可以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