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的高铁争霸战最近迎来了一波高潮,主角却不是越南,而是泰国。在泰国总理佩通坦访华后,中泰高铁二期工程已经敲定,而未来这条高铁甚至将连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彻底构成东南亚的“黄金高铁走廊”。然而,越南却没有什么好消息传出来,反而让人哭笑不得——他们打算自研高铁了!是的,你没听错,是“自研”高铁。
这个消息一出,很多网友都乐了:越南到底是真有能力,还是一次“大型意气表演”?毕竟,修高铁可不是说说就行,从技术积累到资金支持,哪一样都不是小事。本文就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越南“自研高铁”背后的逻辑。
越南的“高铁梦”,一言难尽
其实,越南早在十几年前就喊出了“高铁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越南提出要修一条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的南北高铁。按照设想,这条高铁全长约1570公里,总投资高达550亿美元。然而,越南国会在看到预算表后,立刻吓出一身冷汗,果断投了反对票——毕竟,这笔钱已经接近当年越南GDP的40%了,修不起啊!
之后的十几年里,南北高铁的计划反反复复。2019年,越南又拿出一个“缩水版”方案,将预算从550亿美元降到了580亿美元……对,没看错,新版预算居然还涨了。结果同样是搁浅了。而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日本高铁技术合作,也因为成本高昂、回报周期过长而中途流产。
事实证明,高铁的确是个“烧钱的大工程”。不是工业基础雄厚的大国,想削尖脑袋“挤进圈子”,真心不容易。
泰国加速跑,越南急得直跳脚
就在越南的高铁计划一拖再拖时,旁边的泰国已经开始“搞大动作”了。最近,泰国总理访问中国,确定了中泰高铁二期工程的合作方案。这条高铁不仅连接曼谷和中国昆明,未来甚至有望延伸至新加坡。要知道,这条高铁在建成后,将不仅是泰国经济的运输动脉,也将成为整个东南亚的贸易枢纽。可以说,泰国已经跑在了区域合作的“C位”。
不仅泰国厉害,连老挝和柬埔寨这种体量小的国家,也在高铁上动作频频。例如,中老铁路早在2021年就开通运营,成为老挝经济的“新引擎”。柬埔寨则启动了与中国合作的扶南运河项目和一系列铁路建设,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相比之下,越南的高铁却迟迟没有开工迹象,被周围国家甩得越来越远。这种落后局面,越南当然不会甘心。眼下,各国争着依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搭顺风车,唯有越南骑墙观望,深怕“技术受制于人”,结果反而被困在了原地。
越南为什么选择“自研”?真有实力吗?
说实话,越南宣布“自研高铁”的消息本身,着实让人哭笑不得。毕竟,高铁技术是当今世界顶尖工程学成果之一,目前掌握完整高铁技术的国家,不超过10个。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在工业基础、资金支持和研发能力上都“砸了”几十年的功夫。从中国自己的例子来看,1997年才首次进行高速列车的系统研究,到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再到如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铁网络,整整花了20多年时间。
越南的工业体系呢?据公开资料,高精尖工业几乎是空白区,重工业的高级装备、零部件生产能力都严重依赖进口,连制造一节地铁车厢都困难。至于设想中的“高铁自研”,连必要条件都还没有建立起来。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越南是真的准备奋发图强,还是被“急红眼”了?
自研高铁背后的三层“隐情”
其实,越南高喊“自研高铁”,背后有它不得已的理由,甚至可以说是“被逼上了绝路”。
1. 被边缘化的恐慌心理
面对泰国、中老等国在区域合作中的加速甚至成功,越南的焦虑可以理解。越南一直希望通过修建南北高铁,连接国内城市,同时融入东南亚的贸易网络,但迟迟没有结果。而其他国家通过中资合作已经实质受益,如果越南再拖下去,真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2. 不想过度依赖中国
越南的历史包袱和外交策略,注定让它在经济合作上对中国有戒备心理。过去几年,越南对中国提出了不少“过分条件”,比如技术转让、完全本地化施工等,但中国显然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要求。于是,越南又寄希望于德国、日本或韩国,却发现,对方的兴趣有限,毕竟这些国家只看重高回报项目,而越南的高铁计划条件很难吸引它们真正投入。
3. 试图“曲线救国”解决电力问题
越南总理范明政最近视察了一些钢材公司和汽车制造商,要求它们研究高铁技术。此举表面上是为南北高铁项目储备本土技术,但实际上也可能另有隐情——越南近年来制造业高速扩张,但电力供应严重不足,许多工厂面临“用电荒”。南北高铁项目若能推进,有可能成为拉动电力建设的动力来源,从而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越南高铁自研会成功吗?恐难避开“痛点”
回到最核心的问题:越南到底能不能“自研”出高铁?从现状来看,成功的可能性极低。技术差距、工业基础、资金缺口,这三座大山几乎是越南很难绕开的“拦路虎”。
高铁技术像是金字塔的顶端,需要大量的科学积累和工业体系支撑。从轨道材料到列车设计,再到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发,每一项都考验着国家的综合能力。而越南目前的工业水平,更适合做些基础铁路或者轻轨建设,高铁对它来说,确实有点遥不可及。
至于经济预算,南北高铁的初步预算恐怕在500亿到600亿美元之间,占越南GDP的10%以上。国际经验显示,高铁项目回本周期至少在10年以上,越南没有雄厚资金支撑,风险极大。说白了,这是一场“砸钱”的游戏。
不作死真的不会死
换一个现实的问题来说:越南为什么不选择与中国、泰国合作完成南北高铁?事实上,最大的阻力并非外部,而是越南自己。越南这些年始终想在中美之间搞“竹子外交”,两边都不想得罪,又想占便宜。但区域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已经积极加入“一带一路”的供应链体系,美国等西方国家越来越难插手东南亚经济。
如果越南继续固执己见,不愿融入由中国主导的区域合作体系,就可能一步步被甩在后面。不作死真的不会死,但越南似乎总想试一试“作大死”,结果注定是既没技术又没合作对象,徒留一地鸡毛。
南北高铁能为越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个没错,但如果继续“自研”和“忽悠”套路,高铁这件事可能真成了个笑话。现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看越南最终是继续挣扎,还是选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