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安书单 |编辑:静安书单| 本文为个人通过网络素材结合个人观点撰写。文中素材均来自源网络,请理性看待
美国和印度的关系最近真的是悬了,尤其是莫迪和普京走得有点近,这让美国感觉“心里不舒服”。你说,美国一边想着拉拢印度来对付中国,另一边又看着莫迪和俄罗斯眉来眼去,这换谁心里能不犯嘀咕呢?美国也不客气,敲打开始了!
咱们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今年7月,莫迪跑去了莫斯科,和普京会了个面,还打着“调停俄乌冲突”的旗号。这事一出,美国马上跳出来,沙利文警告印度别太靠近俄罗斯。就这事,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国是担心印度的“站队问题”。你和俄罗斯走太近,那我美国的脸往哪搁?而且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对美国的利益影响不小,印度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帮俄罗斯,美国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可问题还没完,印度国内也出了事儿。反对派领袖甘地跑去和美国国会议员奥马尔见面,奥马尔可不是个安分的角色,她公开批评印度的人权问题。这下好了,印度国内的政治斗争又和美国扯上了关系。美国这一出,不就是在暗示:你敢和俄罗斯走近,我就支持你的反对派。你说,这是不是明晃晃的威胁?美国的国务卿布林肯的顾问也不得不出来说几句,想缓和局面,但外界的疑虑还是很难消除。美国这手段,看似软,但刀子都快架在脖子上了。
细品一下,美印关系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是错综复杂。一方面,美国需要印度,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印度是对抗中国的关键一环。但另一方面,印度不想完全被美国牵着走,它有自己的算盘,比如和俄罗斯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这对印度来说,不仅是能源需求上的考虑,也是地缘政治上想保持平衡的战略。可美国那边不乐意了,感觉自己投了那么多资源,却换来印度“脚踩两只船”。换你是美国,你也会觉得不爽吧?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到底能不能继续玩这种“平衡术”?美国真能容忍莫迪和普京的“哥俩好”吗?从眼下的局势看,美国肯定会继续施压,比如在人权问题上不断敲打印度,甚至不排除直接支持反对派。毕竟,美国的逻辑很简单:你要是不听话,我就找你国内的反对派给你添点堵。政治斗争,往往就是这么玩儿的。
回过头来看看,印度自己也不容易。一边是美国的“拉拢”,一边是俄罗斯的“友情”,两边都不好得罪。美国这手段确实厉害,软硬兼施,让印度有点骑虎难下。可印度也不是没想过对策,它的目标很清楚——最大限度地利用大国博弈来捞取自己的利益。不管美国怎么敲打,莫迪不会轻易放弃和俄罗斯的关系,因为那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话语权的重要一环。
这一系列事件也引发了对国家外交政策的深刻反思。美国能容忍印度的“不忠”到什么程度?印度又能在两大国之间平衡多久?两国关系的走向,最终还得看利益的博弈。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外交较量不会很快结束,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暗战”上演。
接下来我们可以期待的是,美国的敲打会更频繁、更隐蔽,而印度的平衡术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到底谁会笑到最后?这场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