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2024年05月17日23:01:15 国际 7782

直新闻按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文是研究中俄关系领域的一位“行者”。2022年,他曾密集调研俄罗斯各地21座城市,曾当面提问普京总统和拉夫罗夫外长。2年以来赴俄调研多达6次,积累了大量一手材料。值得一提的是,王文还是莫斯科国立大学客座教授。

这次普京总统访华受到全世界高度关注。实际上,他此访有个十分重要的背景,那就是中俄建交75周年。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望向未来,中俄关系如何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邻国关系的典范?带着这一核心问题,深圳卫视直新闻17日在北京专访王文。

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 天天要闻

我们对俄罗斯有三个层面的低估

王文表示,过去的两年是对俄罗斯国运的一个罕见难得的观察期,因此他大约有3个月的时间在俄罗斯度过,目的是想深入深入再深入地了解这个我们最大的邻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所发生的一切。通过交叉分析,他认为中国公众对俄罗斯有较深的误解,突出表现在三方面的低估。

第一是低估了俄罗斯政治的稳定性。普京在大选投票中获得了87.28%的支持率,他在俄罗斯对约200人做的调研访问也印证了俄罗斯人强大的认同感。

第二是低估了俄罗斯经济的韧性。实际上,以购买力平价gdp计算,俄罗斯排在世界第五。深层次原因是俄罗斯资源极其丰富,以石油、能源、铁矿石、水资源、森林等资源计算,俄罗斯的资源价值总额超过700万亿美元,排在第二的美国只有四、五百万亿美元。资源对俄罗斯经济和货币都起到重要的锚定作用。这是它能扛住美西方十几轮超两万项制裁的底层原因。而且,美西方制裁还成为俄罗斯重启一些此前荒废掉的工业的机遇。

第三是低估了俄罗斯人的素质。王文提到,即使在小城市,俄罗斯人都展现出较高的艺术素养,艺术展和博物馆有不少人都会盛装出席,这种盛况在美国和欧洲都很难见到。而且俄罗斯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人口比例约为50%,美国约为40%,中国不到10%。王文在二十多个俄罗斯城市调研期间,虽然他不懂俄语,但使用英文可以畅行无阻。

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 天天要闻

图:莫斯科的一家超市

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王文表示,这场冲突是二战结束以来俄罗斯面临的最大规模对外冲突,但至少基于他自己的调研经历来看,目前俄罗斯人的生活工作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城市也和以往一样安全、运作有序,越往东走,战争的氛围就越淡。

在2022年冲突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也曾遭遇经济、金融、贸易方面的较大冲击,“但目前已经基本走出困境”。西方人的战略起初是靠极限制裁打败俄罗斯,甚至肢解俄罗斯,但现在被证明是无效的。王文认为,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是一个高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更应该深入研究俄罗斯,并加强对预期进程的引导。换句话说,10年、2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后,俄罗斯真的崛起了,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对中国是否有亲近感?正如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了,正是由于美国人在起初就参与了这一进程,因此不少中国民众对美国是有亲近感的。

王文认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因此要超越意识形态、超越地缘、超越历史观念的桎梏来看待俄罗斯,把俄罗斯看作一支“潜力股”。“如果是潜力股,我们为什么不去抄底呢?”

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 天天要闻

图:莫斯科国际商务区

俄罗斯人对中国商品“不是喜爱而是偏爱,更是患难见真情”

王文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他在俄罗斯的大小城市观察到,由于近90%的欧美品牌撤出俄罗斯市场,因此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商品的亲近感大大增强,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的影响力也显著增强。以汽车为例,俄罗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十个汽车品牌中有六个是中国的。“这不是喜爱,而是偏爱,原因是患难见真情”。表现在双边经贸数字上,去年两国贸易额超2400亿美元,同比增幅26.3%。这样的增速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大大超出世界的预期,甚至超过了中俄双方的预期。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俄罗斯将在三年后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以经贸为压舱石,王文表示,十分看好未来两国战略关系的持续发展。

对于美西方一些舆论炒作上个月中俄经贸轻微回调2%,据此宣称中俄经贸已经触及天花板,王文认为,炒作者绝口不提的是,这普京访华把两国经贸合作的空间进一步打开,基础进一步夯实。“个别月份的波动是正常的,既有汇率因素也有外贸市场因素”。

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 天天要闻

图:出口至俄罗斯的中国汽车

普京“特种兵”访华是中俄深度互信的体现

王文注意到,普京7日宣誓就职,16日就来华访问,而且行程安排特别紧凑,堪称“特种兵”,这印证了俄罗斯将中国放在该国的外交优先位置。普京这次还带来不少高级官员,在新一届政府就位初期就把中俄合作压紧压实,与中方广泛交换意见,回国后预计也会根据访华成果调整各项工作安排。这是战略深度互信的表现。

普京这次访华前接受新华社书面采访时强调,他与习近平已经会晤超过40次。王文认为,没有元首交往的引领,中俄关系是无法走到今天的高水平的。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40多次,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人与除了亲人和同事之外的人的见面次数。两国元首深厚的友谊超越了政府间,还影响了两国文化和社会层面。

这对中国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北方边境的安定是国家安定的根基之一。中俄之间的4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不设防”,王文说,他曾经驱车从黑龙江漠河到黑河800多公里,左手边就是中俄界河,看到俄罗斯的那些山脉没有一个边防站,这么高度的战略互信、安全互信,使得中国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建设。

“所以是两位元首的高瞻远瞩,让两国都免于互为大国进程中的安全的困境,更使得两国之间的交往超越了过去西方传统中的大国的博弈、军备的竞赛、周边的冲突的困境,使得我们越来越多聚焦于为提升国民的福祉而努力”。

不是俄罗斯依赖中国,中俄是平等的

美西方近来炒作中俄走近是因为“俄罗斯依赖中国”。王文认为,这是挑拨离间,“不是俄罗斯依赖中国,中俄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体现在两国都高度战略自主,合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本质。

2022年和2023年,王文对话被称为是“普京的哲学家”的俄罗斯政治学者亚历山大·杜金。他对杜金强调,“中国保持独立性,比直接支持俄罗斯要珍贵得多”。王文在专访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俄罗斯很清楚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传统。中国的独立性首先就是一直遵循着以联合国宪章为中心的国际规则,也不断去捍卫和平、合作共赢的国际规范。

王文认为,俄乌冲突是不幸的,“是俄方对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生存空间、侵害俄罗斯发展权的反应”。只不过是俄罗斯用了一种激进的方式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可忍孰不可忍”,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去打碎西方的压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始终保持独立自主,保持自己的看法,不会在军事行动上给予俄罗斯任何的所谓军事的援助,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主权、尊严和更好的国际体系的变革而努力。

但是中方的克制仍被遭到美西方的抹黑,它们将这一问题阵营化,并趁机针对一些中国企业采取所谓“制裁”。王文指出,美方的制裁是非法的,任何超过联合国授权范围的单边制裁都是不符合国际法的,是中方绝对不能接受的。

王文强调,反对美西方将中俄正常贸易视为中国支持俄罗斯的看法。贸易是主权国家的权利。“跟俄罗斯交往就等同于支持俄罗斯对俄乌克兰军事行动,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王文表示,他曾不止一次在国际场合跟西方说,“如果中国真是要像你们支持乌克兰那样去支持俄罗斯的话,你们就输透了”。

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 天天要闻

图: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

乌克兰危机:中国是唯一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的大国

“中国没有给俄罗斯任何一架无人机,中国没有给俄罗斯任何一辆坦克或者军备,中国具有那么强大的制造能力,甚至强大到比西方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强,如果我们真要支持俄罗斯的话,难道俄罗斯在这场军事特别军事行动中还要打得那么长久吗?你们是要逼我们去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吗?”

“西方欺人太甚,从这个问题上也能反映出来”。王文强调,中国也和乌克兰保持良好关系,西方对此视而不见。实际上,中国政府提出的原则和主张,乌克兰政府也是赞同的。中国希望能政治解决这场危机。

“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给战争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和装备的大国”。所以,中国才是真正和平的一方,中国政府特使三轮穿梭斡旋解决问题,恰恰是美国希望这场冲突持续下去,满足所谓的霸权利益。

专访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 天天要闻

图:2023年5月,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大使访问基辅期间与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会谈

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么?

王文认为,美西方干扰中俄走近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原因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害怕中俄结盟,进而打破美西方尤其美国的霸权。实际上,中俄早已强调是“结伴不结盟”,这有利于国际秩序。

美西方害怕中俄走近会对它们制定的不平等国际政治、贸易、金融、文化等秩序产生冲击。事实上,美西方长期霸占并想继续长期维持欺负发展中国家的权利,但这不符合世界潮流。实际上,中俄主导的金砖、上合等组织获得了大量新兴经济体的支持,反对的只有少数美西方国家。这些国际合作的新公共产品代表了发展中国家求变革、要发展权利的基本诉求,不应被诋毁。

王文曾就发展中俄关系提出十点建议。他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不认为发展中俄关系就破坏了中国跟西方的关系,恰恰相反,中俄关系越好,中国跟美国的关系、中国跟西方的关系反而才得到基础的保证。“你想想看,如果中俄关系走坏的话,中国跟美国的关系、中国跟西方的关系难道会变得更好吗?只会被西方人更加欺负,更加被西方人用所谓贸易、科技、能源、货币以及意识形态区域的问题被打压,所以我觉得它不是一个取舍的问题,相反它是并进的关系。越发展中俄关系,中国跟美国跟西方的国际关系,未来才有可能更好地变转和更好地推进,否则两边都失去”。

王文认为,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发展对外关系是“进行时”,中国愿意与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发展良好关系。

作者丨陈柯,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制片人;黄茹娟,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稀土争夺战打响?澳大利亚驱逐中企,要求中企60天出售8000万股权 - 天天要闻

稀土争夺战打响?澳大利亚驱逐中企,要求中企60天出售8000万股权

‘稀土是一种在物理与化学领域都十分特殊的物质,现代工业、国防以及高新技术都需要用到稀土。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那一定需要有稀土资源的支持才行。稀土不可再生,并且无法替代,而全球对稀土资源的博弈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并且我国作为稀土大国,
孙吴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 - 天天要闻

孙吴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

6月14日,孙吴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郁帮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兆华、付文国、王清林、王大程及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出席会议。政府副县长官志军、县人民法院院长关志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翠平、县监察委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付文国主持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
胡朝晖任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委主任 - 天天要闻

胡朝晖任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委主任

据三峡日报报道,6月12日,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工作2024年第2次调度会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出席。市领导丁庆荣、杨卫华、靳鹏,市三峡工委主任胡朝晖及市政府党组成员曾庆东、秘书长李昌清,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中船712所、三峡电能
俄外交部发言人:“华盛顿不需要和平的欧洲” - 天天要闻

俄外交部发言人:“华盛顿不需要和平的欧洲”

来源:参考消息网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13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罗斯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任何针对北约的侵略计划,但莫斯科知道北约有这些(侵略)计划。报道称,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想再次强调,俄罗斯过去没有、现在
联合国机构预计苏丹超过75万人将面临饥荒 - 天天要闻

联合国机构预计苏丹超过75万人将面临饥荒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联合国机构初步预计,到今年9月,苏丹将有75.6万人面临“灾难级别的粮食不安全”状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3日要求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停止围困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并要求各方立即停止在这一地区的冲突。4月22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西部恩图曼市的卡拉里社区,一家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向流离失所者提供免...
大方县羊场镇: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大方县羊场镇: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活动

为增强群众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近日,大方县羊场镇在航发社区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居民们围站在小广场,工作人员向大家讲解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火灾预防、火源管理、疏散逃生和灭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活动中,共发放印有安全知识的围裙100余个...
大方县开展乡(镇、街道)组织委员“擂台比武”活动 - 天天要闻

大方县开展乡(镇、街道)组织委员“擂台比武”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会会议精神,推动组织委员能力素质全面提升、全面过硬,6月12日,大方县以“擂台比武强素质 以赛促学锻精兵”为主题开展乡(镇、街道)组织委员“擂台比武”活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田出席活动并致辞。“擂台比武”活动现场此次“擂台比武”,对照中央、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