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2月5日,俄罗斯突然传出消息,此前大幅削减了外交访问活动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次日访问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两个中东国家。
显然,俄罗斯在俄乌局势中占据了主动后,普京又开始谋求更进一步,开始了自己的中东之行。
普京突访中东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在外交上面临了很大的困境,西方国家联手孤立俄罗斯,在今年3月,还操纵国际刑事法院发布了对普京的通缉令。
本来在战争之下,普京就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国内事务当中,再有了这一道“通缉”,出于安全考虑,普京的对外访问活动自然更加缩减。
然而,这一回,普京却一反之前的谨慎姿态,将中东的阿联酋和沙特定为新一轮出访的目标。
虽然沙特和阿联酋这两个国家确实没有在《罗马规约》上签字,国家刑事法院的“通缉”在这两个国家没有效力,但是这两个国家也确实是美国的重要“基本盘”。
即使是不考虑两国受美国影响的因素,只说美国还在两国国内各有数千人的驻军,在几乎与美西方撕破脸的当下,俄罗斯就不可能完全放心。
事实上,俄罗斯方面显然也存在担心,据报道,在普京出访时,俄罗斯派出了4架苏-35S战斗机护航。
由此也可见,在对安全并不放心的情况下,普京还要跑到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去进行一轮访问,显然是有所图谋的。
俄罗斯的中东布局
能够被美西方国家长期关注,大笔投资也想要稳住的中东,其战略价值自然是非同凡响。
中东地区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交汇处,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其还控制着通往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和连接亚洲与欧洲的多条重要航线。
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中东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要冲,长期以来都是全球政治和经济活动的焦点地区。
到了近现代,中东还被发现是能源富集之地,拥有约占全球60%的石油储量和40%的天然气储量。
在工业时代,这些能源对于工业化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能源的发现,更令中东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
俄罗斯自然也非常明白中东地区的战略价值。
虽然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因试图投入西方阵营,向西方示好,主动在美西方进一步渗透中东时,主动退让,放弃了不少苏联时期拉拢的好伙伴。
但是随着俄罗斯逐渐看穿西方依旧把俄罗斯视为假想敌,不会接纳俄罗斯的真面目,俄罗斯也调整了自身战略,重回中东。
俄罗斯重回中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中东地区的动荡和恐怖主义活动,可能波及到俄罗斯的南部和北高加索地区,威胁到俄罗斯的领土完整和社会稳定。
同时,俄罗斯也希望能够通过在中东地区的存在和影响,保护和扩大俄罗斯的能源、军火、核能等领域的利益,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而且,当摆脱“投西”幻想,下定决心要重塑自己的大国地位后,中东地区会是展示和证明俄罗斯大国地位和作用的重要舞台。
当然,挑战和制衡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也是俄罗斯的重要考量。
2015年,俄罗斯以反恐为名出兵叙利亚,标志着俄罗斯正式重返中东。
而在此之前,俄罗斯已经以外交斡旋,经贸合作等方式,重塑自己对于中东的影响力。
在正式重返中东之后,俄罗斯在这两方面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其中一个典型,就是俄罗斯与中东产油国及其他世界主要产油国达成了欧佩克+合作机制,极大地增强了产油国在定价方面的话语权,维护了产油国的利益。
正是因为如此,中东产油国对于欧佩克+合作也十分欢迎。
在欧佩克+合作达成之后,中东多次反抗美国的“产量指导”并从中获利,这令美国的算盘落空,也令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大增。
这一点,从本次普京访问阿联酋时,阿联酋不但允许俄罗斯荷枪实弹的战斗机入境,还派外长前往机场亲迎,并为普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就能够看出一二。
为了表示对普京的欢迎,阿联酋甚至出动飞机,在空中喷射出象征俄罗斯国旗的三色烟带。
而随后沙特对普京的接待也是充满诚意,组织高规格接待团等在机场,经常“迟到”的沙特王储兼首相这次也是早早等在了会议地点,还亲自出门迎接普京的到来。
而本次冒险前往阿联酋和沙特访问,普京自然不仅仅是为了向西方国家展示一下存在感。
在会谈当中,普京与两国进行了有关能源合作、地区合作等多方面的探讨。俄罗斯和中东媒体都高度评价了本次访问的意义,美西方则是一片叹息。
俄罗斯的大国雄心
在俄乌前线战火未熄的当下,普京选择出访中东,显然,在这场实质上是与美西方国家展开的对抗中,俄罗斯已经稳住了局势。
如果不是在战场上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国内经济也顶住了美西方的制裁,恢复了稳定,想来普京也不会如此放心地去中东搞外交。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由于对乌克兰投入了巨额援助却没能看到乌克兰的战果,欧美已经出现了许多要求停止援助乌克兰的声音,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将这种声音付诸实践。
就连美国,虽然政府方面态度依旧看似坚决,但是国会已经不再认可对于乌克兰的援助,以至于新的援乌计划迟迟无法得到批准。
就这样,乌克兰能够得到的支援越来越少,即使泽连斯基依旧在各种国际舞台上发挥他身为演员的天赋,试图动员起美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但是效果始终不佳。
而乌克兰能够在前线与俄罗斯向抗衡,所依靠的就是美西方国家的支援,当支援力度被削减之后,乌克兰军队在战场很快展现出了颓势。
不久前,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颓然地承认,乌军的反攻依旧陷入了僵局。
除了援助的缩减,乌克兰还面临着严重的“内斗”问题。
随着战争的进行,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声望渐隆,泽连斯基感受到了威胁,两人矛盾日渐显现,如今这种矛盾已经摆在了明面上。
本来战场陷入颓势,还要面临装备缩减和将相不和,乌克兰的失败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难怪前美国中情局分析师开始公认谈论“乌克兰正在失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昆顿·布朗为代表的众多欧美高层开始建议乌克兰早日和谈。
在经济上,俄罗斯同样顶住了压力,尽管欧美对俄罗斯实施了全方位的制裁,但是俄罗斯的经济却是不降反增,充分展现出了俄罗斯的韧性。
凭借一己之力对抗西方世界取得了这样的胜利,俄罗斯国内也是十分振奋的,普京在11月28日的讲话中,十分高兴地发言道:“我们已经变得更加强大。”
他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动已经取得了一项重大胜利,那就是俄罗斯重新获得并巩固了“作为世界大国的主权”。
欧美媒体把这段讲话解读为俄罗斯的自我夸耀,说这是普京认为俄罗斯已经恢复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虽然这种解读显然带着美西方霸权思维、冷战思维的恶意,但是这也确实证明,俄罗斯希望重塑自己的世界影响力。
当前,因为巴以冲突中,美西方国家对于以色列的偏袒,中东国家普遍对美西方不满。
俄罗斯在这种时候插入中东,与中东共谋利益,并且应该也会在中东关注的巴以问题上为中东提供一些帮助,这对于俄罗斯争取中东国家好感是十分有效的一步。
而且,在出访阿联酋和沙特之后,普京回国就接待了伊朗总统,恐怕也会对目前的中东局势有所影响。
这也难怪美国媒体在报道有关消息时,话里话外全是不满,但显然,这些已经不是美西方能够阻止的了.....
信息来源
普京出访中东两国释放信号 环球时报
普京访问中东两国!四架战机全程护航,每架携带四枚空空导弹 每日经济新闻
汉和称苏-35战斗机将赋予中国空军十年优势 新华网
“闪电”出访中东两国,获高规格接待,普京中东之行释放信号 凤凰卫视
西方多国政局生变,乌克兰盟友不再愿意全力援乌? 澎湃新闻
白宫警告援乌资金即将耗尽 环球时报
大生意:美对乌军援转换成了对数十个州的军工投资 光明网
德媒:普京认为俄已恢复全球超级大国地位 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