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2023年09月24日20:53:06 国际 1130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2023年7月,一位名叫李昌钰的华人被指控在一起凶杀案中捏造证据,致使被告人蒙受30多年的冤狱。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相比于事件本身,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李昌钰”这一名字上。

李昌钰,何许人也?

他是美国第一位州级华裔首长,先后在世界范围内侦破六千多起重大刑案。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作为刑侦专家,李昌钰先后参与侦察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案件。如“肯尼迪遇刺案”,“尼克松水门事件”“克林顿桃色案”“9.11事件”等。

这些轰动一时的案件背后,总少不了李昌钰来回奔波的身影。

正是这些经历,让李昌钰成为了“华人神探”,被誉为当代的福尔摩斯。

然而,如今已然80余岁,按理说应该功成身退,安度晚年的李昌钰,却突然被卷入一起三十多年前的案件。

任谁来看,都会感到不可思议。

而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还在后面。

2023年9月21日,时隔两个月,李昌钰终于等来了“审判”。

据《卫报》报道,美国法院几乎判定李昌钰罪名坐实,并由州政府向此案涉及的两名嫌疑人赔偿2500万美元的和解金。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尽管李昌钰一再声明自己绝无可能捏造证据,但美国法院仍然坚持自己的判决。

至此,网络上的声音大致分为两派。

有个别网友表示李昌钰遭此指控,是晚节不保。

但大多数人认为,李昌钰只是在为美国腐朽的司法系统“背锅”。

更有媒体表示,无端指责一个为全球刑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华人,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仍然扑朔迷离。

但为什么在事件发生后,舆论普遍倒向支持李昌钰的一方。

除了民族认同感外,恐怕还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1938年,出生于江苏如皋的李昌钰是一名典型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李浩民是当地有名的土豪。

按理来说,李昌钰的童年应当是衣食无忧的。

然而1949年,当李浩民出海经商时,一场海难夺去了他的生命。

随着父亲的离去,李昌钰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个富家公子瞬间变成了一位落魄的少爷。

为了减少开支,李昌钰在后来放弃了好不容易考上的台湾省海洋大学,而是选择了警官学校,只因后者可以减免学费。

此时的李昌钰还不知道,看似迫于无奈的选择,日后将会成就一段传奇。

为了取得最好的成绩,获取全额奖学金,李昌钰在警校中比任何人都要刻苦。

即便是训练得遍体鳞伤,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爬起来,一直到走不动路,直不起腰为止。

如此“拼命三郎”的精神感动了其他同学,也感动了教官,他成功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并且顺利入职。

那时,22岁的李昌钰意气风发,成为台湾省历史上最年轻的警长。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李昌钰的志向,不仅仅是要在探案上精益求精,更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警局内部腐朽贪污,屈打成招的情况。

然而,正所谓“独木难支,孤掌难鸣”。纵然李昌钰竭尽全力,仍然势单力薄,寡不敌众。

甚至频频有人威胁他,不要动了别人的蛋糕。

久而久之,李昌钰的精神变得消沉,他一度怀疑自己职业的意义,甚至想要另谋出路。

就在他最困顿的时候,有朋友提醒他,为什么不尝试去当时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看看呢,说不定会有所启示。

这句话成了李昌钰的救命稻草,他想着,若是能学习先进的侦察技术和检验手段,是不是就能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了呢?

于是,在1964年,李昌钰仅带着一身行李和五十元钱赴美国留学。

独处异国他乡,除了孤寂,生存也成了一个问题。

为了攒够学费,李昌钰当过餐厅服务员,做过银行助理,甚至借助美国人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向他们传授中国功夫。

或许是出于扫尽一切冤假错案的执着信念,李昌钰在这般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了下来。

在半工半读维持生活近十年后,李昌钰用两年半的时间修完了整个四年的课程。

俗话说,当你走过了足够的弯路,剩下的,便只有那条康庄大道。

大学毕业后的李昌钰如同开了挂一般,不到40岁便成了钮海芬大学刑事科学系的正教授。

更是在几年后,将自己的职业理想应用到实践,首开以科学证据将嫌犯定罪的先河。

往后几十年里,李昌钰将会接触到各种刑侦界的“疑难杂症”,并用高超的推理手段,将他们一一化为乌有。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1986年11月,美国康尼狄格州的警方接到了一通电话。

对方是一位中年男子,自称是前中情局特工,他的声音急促,言语中透露着焦急与绝望。

“我的妻子失踪了,你们一定要帮帮我!”

报案人名叫理查德,他的妻子叫做海伦,是一名空姐。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据理查德所说,海伦失踪前,二人曾因为一些家庭琐事发生争吵,自己失手打了她一巴掌。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暴行,海伦怒不可遏,选择离家出走。

而理查德本人也正在气头上,认为妻子过不了几天就会自己灰溜溜地跑回家。

然而,时隔一周,妻子不仅没有回家,甚至音讯全无。

这让特工出身的理查德顿时有了不详的预感,急忙选择报案。

在接受调查时,理查德好几次控制不住情绪,声称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警方连忙安慰他,并承诺一定会找到他的妻子。

然而,凭空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

案件始终没有进展,当地的警方转而向李昌钰寻求帮助。

拿到卷宗的第一刻,李昌钰立马就发现了不对劲:

在理查德家干了多年的保姆,在警方接到报案前两天突然辞职了。

办案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其中必有蹊跷。

于是,他找到了这位当事人,在交谈中,他感到对方的紧张,像是在回避些什么。

这一系列反常的表现,引起了李昌钰助理的怀疑。

但李昌钰并没有咄咄逼人地审讯,而是温柔地和她唠起了一些家常,并循序渐进地引入正题。

终于,保姆卸下了防备,说出了自己辞职的原因。

原来,在海伦失踪的前一天,保姆在卧室中听到了夫妇间的争吵,并且远比理查德描述得更加激烈。

而奇怪的是,第二天早晨,也就是海伦失踪第一天,理查德匆匆地让保姆先离开几天。

当她再次回到理查德家时,却发现家里被打扫得异常干净。

这让她心里起了疑惑,因为理查德从不自己打扫卫生。

更可怕的是,过了几天,她发现海伦房间的地毯上有一滩血迹,当她正准备清洗时,理查德却慌忙地将地毯扔掉了。

此时,保姆心中有了一个可怕的推断,她连忙找了个理由辞职,想要报警,却苦于没有证据,担心遭到报复,便对警方有所隐瞒。

听到这儿,李昌钰立马转移调查重点,将目光放在了理查德身上。

为了不打草惊蛇,李昌钰他开始四处走访,询问最近有没有看到可疑的人。

很快,有一位环卫工人提供了线索。

某个深夜,当他开着扫雪车的时候,发现有一个男人开着碎木机,这在平时并不常见,因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碎木机?

李昌钰心里一沉,直觉告诉他,这极大概率是处理尸体的工具。

有了线索,李昌钰立马和警队前去环卫工人所负责的约拉尔湖片区,并笃定理查德很有可能将尸块扔进了湖里。

然而,要在偌大的湖里找到早已被分解地七零八落的碎片,无异于大海捞针。

这时,李昌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将一头死猪放进了碎木机,并将碎片丢进了湖里。

结果不出所料,尽管大部分碎片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仍然会有一小部分残留物漂在岸边。

于是,警方立马在岸边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果不其然,经过长达几小时的努力,他们找到了大量的骨头碎片和女性头发,经过DNA比对,与海伦高度吻合。

随后,打捞队还在湖里捞出了电锯,李昌钰利用激光电解法查出了编号,并经过走访,确定购买者正是理查德。

面对着如山的铁证,狡猾的理查德终于承认了。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与高智商罪犯的博弈,让李昌钰声名大燥,“当代福尔摩斯”的美名由此而来。

然而李昌钰本人却是事了拂尘去,深藏功与名。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所做的一切,不单单为了自己,更是在为美国华人进入主流社会开创道路。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位断案如神的华人侦探,晚年会遭此“无妄之灾”。

事情还要追溯至1985年,在一场骇人听闻的案件中,受害人卡尔被发现死在家里。

他的身上留下了27处刀痕,头部遭受重击,血液溅满了墙壁。

当地警方立马进行了大范围排查,锁定了嫌疑人——17岁的亨宁与18岁的博奇。

在当时,李昌钰虽说还没有“火出圈”,但在美国的司法系统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正是在他的提议下,美国大多数州的断案程序由“重口供”逐渐转向了“重物证”。

因此,即便所有的间接证据都不利于他们,甚至其中一名嫌犯向家人透露了自己行凶的事实,也依然无法进行定罪。

这是因为此案仍然存在着一个疑点——在嫌疑人行凶当晚乘坐的车辆中,没有发现受害人的血液以及DNA。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时,李昌钰在现场找到了一个关键的物证——一条带血的毛巾,经过化验后提供给了法院。

检方认为这足够证明嫌疑人在行凶后曾用它清洗过血迹。

至此,整个证据链连贯起来,两位嫌疑人因此被判50年监禁。

对于李昌钰而言,这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案件。

然而,奇怪的是,在20年后,嫌疑人亨宁突然向法院提出抗议,认为自己是含冤被捕。

虽说在当时,整个案件的审判结果并没有太多争议,但出于“程序正义”,案件得以重新审理,作为决定性证据的带血毛巾被送去机构检测。

可结果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检方声称,毛巾上的污渍并不是血迹,而是某种无机颜料。

因此,作为证据提供者的李昌钰面临着“捏造证据”的指控。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罪名,李昌钰一再强调,自己在当时做过血液检测,能够肯定毛巾上的残留物是血迹。

然而,尽管李昌钰一再抗议,美国法院仍然判定有罪。

“华人神探”涉嫌伪造证据,背后疑点重重,李昌钰晚节不保? - 天天要闻

这个结果显然没法服众,不仅是因为人们相信李昌钰的为人,更是因为本案的疑点实在太多。

第一,嫌疑人若是真的有冤,为何不在当时就进行申诉,而是要在服刑20年后才选择翻案?

第二,本案的嫌疑人只是两名没有社会身份的“小毛贼”,李昌钰完全没有必要冒着自毁前程的风险去陷害他们。

况且,按照李昌钰的说法,他在此案中只负责搜集证据,并没有参与后续的审判工作。

换言之,就连李昌钰本人也不知道“带血毛巾”会成为决定性证据,那么,他“捏造证据”的动机又何在呢?

如果说以上两点只是主观的推测,那么这关键的第三点,则令人感到愤慨。

在为嫌疑人“平反”后,9名参与办案的人员都面临着指控,然而,唯独李昌钰的罪名,是没有经过陪审团认定,而迅速成立的。

这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对此结果,李昌钰通过媒体发表了公开声明,表达了对于判决的失望,而他本人究竟会不会选择继续上诉,我们还无从知晓。

如今,“法制”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法律的威严是不容任何人挑战的。

在我们所希冀的正义中,不应当有人含冤入狱,更不应当让法律被政治,种族,甚至资本所左右。

一方是享誉世界的“华人神探”,一方是声称“公正平等”的美国法院,究竟谁对谁错,在事情彻底调查清楚前,我们谁也不能妄下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方不经过陪审团认定而迅速定罪的行为,显然违背了“程序正义”。

于情于理,我们都希望这件事不要以一个充满争议的结果收尾。

不仅是因为同理心,更是出于我们对正义与法律的信仰。

正如罗翔所说:

一次犯罪只是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则是污染了水源。

本文作者 | 簧小淮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热浪席卷欧洲,法国政客就装不装空调吵起来了 - 天天要闻

热浪席卷欧洲,法国政客就装不装空调吵起来了

【文/观察者网 王一】今年首场热浪正“炙烤”着欧洲大陆,多国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导致山火、学校停课、停工等。而在酷热侵袭之下,政客们还在围绕“是否应该推广空调”争论不休。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政客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等外媒7月2日报道,本周以来,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发布了高温预警...
重庆城科组织党员座谈会 传承初心使命 - 天天要闻

重庆城科组织党员座谈会 传承初心使命

7月1日,在重庆南川区太平场镇河沙村,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城”聚南川乡村振兴促进团师生精心组织了一场“七一”座谈会,聚焦“忆峥嵘岁月·话初心传承”。活动特邀河沙村当地60余名党员、村民齐聚一堂,分享奋斗历程,共话初心使命。活动现场,党员同志们庄严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响彻会场。在交流座谈环节,老党员们讲述...
重庆市两名干部被查处 - 天天要闻

重庆市两名干部被查处

央广网重庆7月2消息(记者陈静)7月2日,重庆市纪委监委机关公众号“风正巴渝”发布消息,重庆市两名干部被查处。...
牛约堡被曝后厨“脏乱差”,多只蟑螂到处爬行,涉事门店否认,官方回应:正在核实 - 天天要闻

牛约堡被曝后厨“脏乱差”,多只蟑螂到处爬行,涉事门店否认,官方回应:正在核实

7月2日,据福建电视台第一帮帮团报道:记者探访福建厦门牛约堡林后店后厨时发现,有多种食材裸露,多只蟑螂到处爬行。过道处的两箱未开封面包胚箱体标签显示,这批面包胚生产日期为2025年6月1日,标注“常温保质期10天”,而当日已为6月13日。牛约堡禾祥西路店在多个外卖平台月销量均超1000单,号称“堂食餐厅”,但记者在...
不懂“兔死狗烹”,马斯克陷入困局 - 天天要闻

不懂“兔死狗烹”,马斯克陷入困局

马斯克的困局:是功高震主还是不懂明哲保身?总之,是他不懂中国传统文化,才导致今天的局面。 近日,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要驱逐“拥立第一功臣”马斯克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纠葛,实则映射出美国政商关系的微妙与紧张。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她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 - 天天要闻

家国情·奋斗正当时丨国新办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她的一句话,让全场动容

“除了看不见,我什么都能做。”在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武汉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莺的这句话,让全场动容。两岁那年的一次高烧,让黄莺成为了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2015年6月,她作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学生,以高出当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被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