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我心中泛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仿佛又一场战火即将在遥远、饱受苦难、动荡不安的非洲爆发。正如诗人所言,“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似乎命运的捉弄总是如此。
在尼日尔政变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在7天内恢复尼日尔总统巴祖姆的职务,否则将进行武装干预。如今,7天已经过去,冲突一触即发。
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西共体。这是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75年,目前拥有15个成员国,总人口达3.85亿,占非洲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西共体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点:首先,15个国家一致同意在2027年发行统一货币,这借鉴了欧盟的经验,但实施起来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其次,西共体在成员国内部冲突或政变时经常派遣军队进行干预,这在过去几十年中已多次发生,涉及国家包括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马里和冈比亚等西非国家。
在这15个国家中,尼日利亚是人口最多的,达2.2亿,是西共体的领袖国。事实上,西共体总部设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然而,政变问题一直困扰着西共体,最近几年内已经有三个国家爆发政变,分别是2021年的马里政变、2022年的布基纳法索政变以及2023年的尼日尔政变。
然而,尼日尔政变对西方来说几乎是灾难性的。从政治角度看,巴祖姆政府是西方在非洲萨赫勒地区仅存的盟友;从军事角度看,法国和美国都在尼日尔驻有军队,法国甚至拥有一个拥有1400名士兵的军事基地;而从经济角度看,尼日尔是铀矿石的主要产地,而铀矿石则是核大国法国的生命线。因此,对于西共体的决定,法国表示坚决支持,并宣称将全力支持西共体挫败尼日尔政变的努力。
然而,事情绝不会如此简单,因为形势异常复杂。首先,尼日尔民众对法国心怀敌意。尼日尔曾是法国的殖民地,虽然法国在这里努力经营,但事实是,许多民众深感反感西方殖民者。政变发生后,甚至有人冲击法国大使馆,高喊着“法国滚出去”的口号,将西共体的最后通牒归咎于西方的挑唆。
其次,政变者也有一些同情者。尼日尔的邻国马里和布基纳法索都警告称,任何对尼日尔的军事干预都将被视为对自己国家的宣战。这三个国家都站在政变者一边,反对西共体的干预,一旦战事爆发,情况可能会失控。
第三,我们不能忽视俄罗斯的影响力。有趣的是,尼日尔政变后,一些民众不仅反对法国,还高喊支持俄罗斯的口号。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策划了政变,但这反映了西非地区民意的复杂性。随后,政变者还与瓦格纳公司接触,寻求后者的军事支持。
此外,政变者手中还握有一些筹码。首先,他们掌握着西方急需的铀矿石,其次,他们拥有民众的同情以及周边国家的支持,再次,被推翻的总统巴祖姆仍然在他们的掌控之下。尼日尔军方甚至公开宣称,如果西共体进行武装干预,他们将处决巴祖姆。
随着紧张局势升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纷纷紧急撤回侨民,而尼日尔人民则走上街头示威。外界报道称,许多尼日尔人,甚至包括儿童,挥舞着俄罗斯国旗,高喊“打倒法国”的口号,向法国军事基地进发。
事态便是如此。尽管局势仍在迅速演变中,但总体来说,令人感到悲观。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