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博物馆,向来是件正经事。那关于动物的博物馆你逛过吗?
在上周六,pandapia熊猫乌托邦七周年特别策划主题慢直播“神奇动物在这里”的最后一场——“神兽出没”的直播中,我们云逛了成都大熊猫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
这次云看展,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新奇的“神兽”,老师们的讲解也我们知晓了很多动物神奇的知识。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小馨
说到国宝大熊猫,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萌、可爱、想rua。但是在科普老师的眼中是不一样的。
芝麻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赵昕老师和我们云逛了成都大熊猫博物馆,穿越大熊猫的八百万年,让我们认识了大熊猫的古老历史:
“大熊猫是一种很成功的物种,也是智商很高的动物。”
“竹笋永远的神!”
“熊猫是一种自带流量的物种,有着特殊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来促进社会对珍稀物种保护和关注。”
左赵昕老师 右周询老师
大熊猫的演化史
众所周知,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从竹笋、竹叶到竹秆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在不同季节,大熊猫所喜好的食竹部位是有所变化的,从而最大限度的从食物中获取更多营养。
干酪 芝麻 大美 青青 妮娜 成兰 小馨
春天的竹笋最鲜嫩多汁且富含蛋白质,夏天竹笋和竹叶储量丰富且易寻找,秋天的竹叶最富含脂肪,冬天的竹秆全是植物纤维,有助于抗饿。
食竹策略
大熊猫不仅爱吃,而且会吃。熊猫用自身饮食习惯告诉我们——吃素也是会长胖的!
翻看适合熊猫吃的竹类科普书
成都大熊猫博物馆,不仅有大熊猫的各种神奇的小知识,还记录了最初大熊猫保护工作的艰辛。
科考人员野外工作照
博物馆里展示了老一辈大熊猫研究保护人员的野外调研工具、笔记记录等。也存留了很多前人科考的影像资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不易,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大熊猫保护工作里面。
科考人员野外工作记录 拓本
在城市里,很难看到各种动物,甚至在野外偶遇动物也是一件几率很小的事。那想要了解世界各地的珍奇异兽,就来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一饱眼福吧~
成都博物馆自然部副主任周询老师在直播间陪我们一起从本地出发,逛遍了世界各地自然风光。
自带wifi的毛冠鹿,以园润和润九为设计原型的熊猫模型......在“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可以非常明晰的看到大熊猫生活环境周边和大熊猫的动物朋友们。
生活在高原地区的雪豹的叫声和它的外表具有非常鲜明的反差萌,威武外表下叫声其实是喵喵叫,你对雪豹的印象是不是大有改观?
“大熊猫囡囡”也成为新的计量单位,网友们在看直播的同时也在用囡囡来计算每种动物的重量。周老师说棕熊的体积大约是熊猫的1.5倍左右,立刻就有网友说1.5囡。
北极熊的毛是什么颜色?很多人会觉得应该是白色的吧,但是在科普老师的讲解下我们才知道,北极熊的毛其实是透明的,它的皮肤是黑色的,在光线的作用下显得其毛色呈白色。奇怪的知识是不是增加了?
从广袤亚欧大陆到神奇澳洲大陆,从冰原极地到风情非洲再到多样美洲,“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带我们看遍世界各地神奇风光,认识了各地“神兽”。
非洲展区
保护动物首先就是要从认识和了解动物开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还需要不懈努力。两位老师在直播中给我们带了一堂生动别样的动物认知课,别开生面的直播形式也让网友们直呼讲解专业、科普认真,打开了看展新方式!
直播最后,也迎来了园润九岁生日会的回顾,菜花园组合同框出镜。
周老师介绍道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里的大熊猫模型设计原型之一是园润。同时园润也是周老师的心上熊,能在直播间跟园润一起过九岁生日,她感到很开心。
两位老师的讲解也使得本次直播精彩纷呈,B站直播在线人气峰值高达11万。
随着最后一期直播“神兽出没”的结束,pandapia熊猫乌托邦七周年特别策划主题慢直播“神奇动物在这里”系列慢直播正式落下帷幕。
三场慢直播分别从观看国宝大熊猫的一天到见证动物园里动物朋友的生命历程,最后感受以动物为主题博物馆带来的动物文化的奥妙。
共计引发了20373条弹幕的热烈讨论,累计193.05万人次在直播间与动物相伴、感受动物文化、发现动物之美。
接下来,我们也将继续记录人与自然的情感故事,关注更多动物生命故事,与大家一起和动物“对话”~
独家直播合作平台
bilibili
特别鸣谢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管理分局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动物园
成都博物馆
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管护总站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B站|抖音
今日头条|西瓜视频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本公众号的原创内容(包括图片、文字、视频、产品形象等),著作权均归品牌“pandapia熊猫乌托邦”所有,仅供阅读传播,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其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