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潜 水 员 都 关 注 了 IFdiving!
© PEDRO SZEKELY /FLICKR
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策略可以抵御天敌和捕获猎物。有些动物利用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下颚;有些动物依靠伪装;还有些动物分泌剧毒......
我们今天要聊的水母就属于最后一种。水母是刺胞动物,它们所拥有的刺丝囊既可以释放毒素,也可以用来捕食、攻击和防卫。
刺胞动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刺胞动物?
刺胞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无脊椎动物,这意味着它们的背侧没有脊柱。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类均为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刺胞动物包括珊瑚、水母、海葵和水螅,现存种类大约有 11,000 种。
刺胞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两个胚层之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刺丝囊
刺细胞是刺胞动物所具备的一种攻击和防卫性细胞,看着就像盘绕的微小“鱼叉”。刺细胞内有刺丝囊 (nematocyst),这是刺胞动物非常典型的特征,囊的顶端为盖板,囊内为细长盘卷的刺丝。根据其排放出的刺丝囊及刺丝的形态,大约有 30 多种不同类型,用以捕食和防卫,有时甚至可以助其移动。
在不受干扰时,刺胞动物的刺丝会安全地呆在其囊内。一旦受到物理或化学干扰时,例如一个毫无戒心的海滩游客撞上了水母的触手,刺丝就会从囊中被排出。整个过程大约只需要 3 毫秒,人根本来不及逃开。甚至在刺胞动物死亡或者触须脱落后,这些刺激仍会被激发。
© PEET J. VANEEDEN
刺丝囊的功能因物种而异。它们有些分布于体表及触手外,而有些则含有毒素,可引起严重的疼痛,甚至可能致人死亡。所有水母的毒素都含有一种被称为“孔蛋白 (porin)”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会攻击不幸被蛰的细胞。根据孔蛋白的数量和比例,刺痛情况不一,轻者可使皮肤红肿,产生痛感,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
如果不小心被水母蜇伤,不要惊慌。
首先检查被蛰处是否留有毒刺,若皮内有刺,应该尽快将其拔出;然后可以用醋湿敷被蛰区域。注意,千万不要以清水或酒精来处理。
澳大利亚箱型水母
澳大利亚箱型水母,别名“海黄蜂”,被认为是海洋中毒性最强的动物之一。一个成年的箱型水母触须上分布着几十亿个毒囊和毒针,足够用来杀死 20 个人,毒性之大可见一斑。
这种水母的毒液主要损害的是心脏,当它们的毒液侵入人的心脏时,会破坏肌体细胞跳动节奏的一致性,从而使心脏不能正常供血,导致人迅速死亡。唯一能够避免遭受箱型水母进攻的方法就是避免在这种水母出没的海域游泳。
幸运的是,大多数的刺胞动物没有这么大的毒性,但无论如何,还是需要注意与这些刺胞动物保持距离。
澳大利亚箱型水母
水母虽然身体结构简单,外观漂亮,却暗藏着致命的武器。
下次潜水时,如果看到水母,被它们凝胶状的身体以及梦幻的颜色所吸引,想想它们的触手上布满“鱼叉”,如果不小心被蛰,可能会死,你应该就不会轻易触碰它们了。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有时候只远远观赏,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