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进行了300多天了,泽连斯基在12月20日前往了乌东顿涅茨克州的巴赫穆特视察,巴赫穆特是个只有七万人的小城市,是顿涅茨克州的一个铁路枢纽,同时也是乌克兰的盐业中心,自今年五月开始,这个城市就一直被俄军进攻,至今仍未结束。
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是因为乌克兰在斯拉维扬斯克经营了七八年,而巴赫穆特则是斯拉维扬斯克的重要前沿堡垒城市,原来就是对顿涅茨克市和利西昌斯克进行进攻的重要支点,所以俄军在五月初进攻时迎头撞上了这个硬骨头,咬到现在都还没有啃下来,只是将巴赫穆特外围乌军清除了。
不过对乌军来说,巴赫穆特的守军也已经快熬不住了。驻守该地的93旅,58旅等部队伤亡巨大,泽连斯基去巴赫穆特前线,颁发奖章鼓舞士气,正是让这些人能继续支撑下去。
而对泽连斯基来说,在战斗陷入胶着的时段,去前线也是换取援助的最好宣传,他在前线发表演讲,称在巴赫穆特堡垒里的军人都是英雄,并重申了夺取失去领土的重要性。
战争最终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乌克兰和俄罗斯之所以能打这么久,乌军和俄军的作战意志是重要因素。但乌克兰现如今的装备和人员消耗已经达到了乌克兰的国力所能承受的极限,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已经出现了各种拖延。12月6日,欧盟原本要给乌克兰180亿欧元的援助被匈牙利否决,每个月15亿欧元的援助已经泡汤。由于欧盟的议事日程规定,欧盟对乌克兰援助的议案很有可能会被反复搁置,
在没有预告突然到访巴赫穆特后,泽连斯基已经动身前往美国,国会也已经证实,泽连斯基在当地时间21号到访华盛顿,并在国会发表演讲。拜登和泽连斯基在白宫见面,而此次会面,将是决定俄乌冲突未来走向的关键事件。
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已经对外宣布,此次泽连斯基访美是因为受到了拜登的邀请,并强调了美国对乌克兰的承诺依然有效,在访问期间,拜登将宣布一项重要的新安全援助计划,以帮助乌克兰抵御“侵略”。
新的安全援助计划很有可能包括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了大规模导弹袭击,摧毁了不少基础设施,让基辅等地的电力和供暖出现了问题,为了让乌克兰能撑更久一点,提供防空武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防空武器的操作需要专业人员,美国可以名正言顺的将美军派驻到乌克兰,也能让乌克兰军人到美国来训练,进一步加强和乌克兰的军事联系,乌克兰军队的北约化能继续加速。媒体早已提前放风,要增加对乌克兰军人的训练规模。
欧盟的军事援助看来已经不能满足乌克兰目前的要求,不论是资金还是武器,欧盟内部的意见都无法统一。援助给乌克兰的武器主要是当年华约国家留下的重武器库存,包括装甲车和坦克,以及西方的单兵武器和弹药,提供武器最为积极的美英法三国至今仍未给乌克兰提供北约的坦克和装甲车,拜登和泽连斯基的会谈,很有可能会打破这一默认规律。另外,拜登很有可能还会劝泽连斯基缓和态度,给俄乌和谈创造条件,和明斯克协议一样,尽量拖延时间,好让乌克兰囤积进攻需要的武器弹药。
虽然俄罗斯表示美国一旦在乌克兰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必然会成为俄罗斯打击的目标,但俄罗斯并没有能力阻止乌克兰装备这一武器,毕竟就连乌克兰装备的S300防空导弹,俄罗斯也没能力全部清除。
不过战争还没结束,西方媒体就已经急不可耐的开始总结经验了。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作家彼得·康拉德认为,乌克兰战争给世界带来了20个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位专栏作家肯定是个球迷,连切尔西足球俱乐部所有权变更都写了进去。罗曼·阿布拉莫维奇是个俄罗斯移民,但因为他的俄裔血统,他在英国被制裁,被迫出售切尔西俱乐部,还被冻结了在英国的资产。与其说这是对世界带来的20个变化,不如说是英国人看来的20个变化。
这20个变化里,有英国人对俄罗斯的幸灾乐祸。包括认为俄罗斯和普京被削弱,俄罗斯侨民出现在了国外,孤立了俄罗斯的经济,阻断了俄罗斯的信息,阻断了俄罗斯在体育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国际联系。也有对乌克兰的假情假意,包括让1400万乌克兰人沦为难民,加强了乌克兰的民族意识。还有就是作为一个专栏作家对战争和世界的幼稚认识,什么给军火商带来了利润,给未来战争带来启示,延长了欧洲和亚洲的航线,担忧北非的饥荒,世界的核危机,北极的战争风险,增加了对台湾问题的关注,最后还不忘幻想,什么体现了魅力领袖的重要性,结束了德国的和平主义,加强了北约,让西方更注重节能。
整篇文章每个所谓重要意义的变化都是槽点。俄罗斯的衰落和发展并不看单一指标,想唱衰俄罗斯和看好俄罗斯只是看立场罢了;核战争威胁自从冷战以来就一直存在;台湾问题一直都广受国际社会关注;英国的通货膨胀和罢工早在2021就已经开始,俄乌冲突只是催化剂,根本还是英国经济出了大问题;俄乌冲突,必定导致难民和侨民增多,而对俄罗斯的制裁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化肥和粮食,自然会导致非洲饥荒;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和孤立,会导致俄罗斯的消息少之又少,切断与俄罗斯的体育、科学、艺术的国际联系只会让西方虚伪的面目暴露;
北约不但没有加强,美国的负担还变得更重了;西方世界的节能环保已经开始开倒车,重启煤炭发电就是例子,重视节能,只是因为电费和取暖费账单已经付不起了;军火商的利润一直都很高。至于其什么乌克兰民族意识、魅力领袖,完全就是没了解乌克兰历史的胡编乱造,以及充斥意识形态的自我吹嘘。
这种专栏作家写的水文,充满了西方,特别是英国人的傲慢。英国政府积极配合美国政策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对国内问题不闻不问,首相半年换了俩,还以为自己是日不落帝国给全世界指手画脚,还写的狗屁不通,不如去分析一下英国到底是如何变成这副样子,女王泉下有知,迟早给现在的英国媒体气活过来。
这篇文章洋溢着好像西方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取胜的乐观气息,完全不顾欧盟被抛弃,美国躺着收割欧洲的现实。12月19日,欧盟各国在布鲁塞尔的欧盟能源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在每兆瓦时180欧元,并将在2023年2月15日启动。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已经表示,限制价格的决定“不可接受”。现在的国际能源市场,并不是买方市场,欧盟各国对俄罗斯能源依赖都十分严重,以价值观为导向制定的限价政策,违背了市场规律,欧洲只能去找美国。
美国的液化气出口商不会放过这种赚钱的机会。首先,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价格不会比俄罗斯低。毕竟现在的欧洲市场价格大概是130欧元每兆瓦时,欧盟现在设定的价格上限,反而会提高天然气价格,现在俄罗斯与欧洲的管道天然气还没有完全断绝,一旦限价,俄罗斯可能会切断与欧盟的天然气管道,到时候欧洲天然气价格肯定会再次提高。而目前还没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美国的LNG船运天然气成本就比俄罗斯管道天然气高,美国乐见欧洲对俄气限价,毕竟欧洲依然需要消耗天然气,这部分市场,美国可以用一切手段抢到。
掌握了市场需求,还拿捏了欧洲的软肋,美国利用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优势瓜分欧洲的产业和财富自然更加顺畅。对付欧洲,美国都不需要采取强制手段,对来美国的欧洲企业进行补贴,多多出口天然气,就能躺着把欧洲的财富变成自己的。
而且欧盟早就和美国达成协议,未来将升级自己的基础设施,以接收和储存更多的LNG船运天然气,美国以后不但能控制欧洲的价值观,还能控制欧洲的能源,不怕欧盟的报复。
虽然欧洲的媒体们已经开始劝本国政府和欧盟考虑自己的政策,为悲观的未来进行预测,但现在政策已经制定,2023年,欧洲的日子会更加难过,而现如今已经陷入多重危机的欧洲还能坚持多久,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