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看电视剧《人生之路》是因为路遥,是因为路遥的小说《人生》,还有三十年前看过的电影《人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心里面一直留住了高加林,更留住了刘巧珍。这么好的东西,如果用电视剧来表现,是不是更加的细腻感人?带着这样的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来看《人生之路》。
结果,我有点失望了。我觉得剧中的人物和故事,与原著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只是高加林和刘巧珍的名字还保留着。既然没有联系,为什么非要打出路遥和《人生》的名头呢?是蹭热度吗?
其他人物和情节我暂且不说,剧中的刘巧珍,是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的那个刘巧珍的美好形象
为此,我昨天晚上又刻意把电影《人生》搜出来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我不知流了多少泪,电影结束了,我依然很难过,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它对我心灵的震撼和净化,使我不得不承认,艺术作品的魅力真的不能小觑。
电影是尊重原著的,因为原著本身就很感人,为什么要去篡改呢?
电影或者说原著中的刘巧珍是一个农村姑娘,她美丽、善良、淳朴,又有少女的羞涩。她自己没有文化,但她羡慕文化人,所以她对当小学老师的高加林由尊敬到挚爱。在高加林当老师的时候,她觉得两个人在知识上是有差距的,所以一直在默默地爱着高加林。
高加林小学老师的职位被书记的儿子顶替掉,只能回到黄土地当农民,他苦闷绝望痛苦。这时候刘巧珍为他揪心,替他承担他一时无法适应的生活。用少女的细心、温情、纯洁的爱情给了高加林生活的希望和热情。为此她不怕父亲的打骂,村人的嘲笑,不怕高加林家里的穷困。
演员吴玉芳把刘巧珍那种淳朴的美,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观众会随着她的揪心而揪心,随着她的喜悦而喜悦。
最后高加林为了自己的所谓前途,选择了城市姑娘黄亚萍,刘巧珍被抛弃了。她没有指责,没有怨恨,虽然痛苦万分,也不让家人责骂高加林。只是伤心地说一声:“加林哥,不要说了,我明白了……”善良的令人心痛,也坚强得令人心痛。
高加林被人告了,被迫回村种地,巧珍的大姐要在村口截住羞辱一下高加林,以出出心头的恶气。刘巧珍听说,赶紧追过来,恳求姐姐,不要难为高加林,说:“不管怎样,我心痛他……”
这一个个情节,都能让人感受到一个农村姑娘的美丽、羞涩、温柔、坚强、自尊。
而《人生之路》里的刘巧珍,一出现就是像男人一样,开着个大拖拉机,腿脚动作幅度很大跳上跳下,伶牙俐齿,性格泼辣,,完全没有一个八十年代农村姑娘的羞涩。。
她爱高加林,但并不能让人感觉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爱。虽然没有文化,却机灵无比,警句频出。一句话,就可以让高考无望,万念俱灰的马栓,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反正李沁版的刘巧珍根本没办法让人感受到她的温柔,善良得让人心痛,坚强得让人心痛。也就是说,演员在演,观众在看,但观众的心却没办法跟剧中人同喜同乐。
一个艺术作品,不能打动人,何谈感化人,激励人。如果一个电影或者电视剧,剧中演员痛哭流涕,观众却淡然观之,不能算是好作品。看看电影《人生》,剧中人物痛苦,没有眼泪,只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观众却已泪流满面了。
感兴趣的朋友,有时间可以看看电影版《人生》,看看有没有跟我有同感的朋友。继续关注《人生之路》,看看后面的情节和表演,能不能打动观众。
(照片来自网络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