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科技民兵
过去的这一年半对华为来说,可能是最近20年来最痛苦难熬的一段日子
如果没有美国的打压,华为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将达到恐怖的35%以上、华为手机也会彻底超越三星实现全球第一的目标,华为麒麟芯片在性能上也将完成对高通的完美超越!
如今,这一切都随着美国对华为最新禁令的生效而戛然而止
根据媒体消息,今年5月15日美国对华为最新禁令的120天缓冲期已经结束,从9月15日起,无论是芯片还是软件,哪怕不是在美国生产的,只要含有任何美国技术成分,如果想出口给华为,就要得到美国商务部的许可才行
刚刚年满33岁的华为,迎来至暗时刻!
对于全球半导体市场来说,这个消息同样是个重磅炸弹。作为年销售额8,588亿元的科技巨头,华为的合作伙伴遍及全球,每年光芯片采购额就高达几百亿美金,禁令一出,全球多个芯片企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比如华为的存储芯片主要来自美国的美光和韩国的海力士,一旦华为不再购买,二者的销售收入将至少降低15%;三星电子和LG也会因为无法向华为提供显示器和手机面板而损失460亿左右
作为台积电除苹果之外的第二大客户,华为的订单占台积电总销售额的14%左右,一旦华为停止下单,台积电短时间很难找出可以替代的客户,直接损失约360亿左右!
同样的,虽然华为有自研的麒麟芯片,但是每年仍然战略性的购买高通的芯片,根据高通估计,如果华为不再购买,高通年销售额损失高达540亿元!
眼看到手的订单就这么飞了,芯片企业们再也坐不住了!
根据媒体最新消息,包括台积电、高通、三星、海力士、LG、联发科在内的一众厂商决定放手一搏,正式向美国商务部发出申请,希望在9月14日之后能够继续为华为供货
事实上,除了担心营收受到影响以外,这些芯片厂商普遍有另一个更大的担心:万一中国半导体彻底崛起怎么办?
一旦逼迫中国真正掌握了芯片的核心技术,以后想卖,中国也不会再买了。这并非故意吹捧,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虽然整体落后美国较多,但是在制程要求不高的芯片方面,中国已经有了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除了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之类的产品需要7纳米或者5纳米芯片以外,像电视、空调、汽车、高铁、火箭、卫星、工业机器人、电梯、医疗设备、智能手环、无人机等绝大多数场景下,28纳米的芯片足够了
最多三年时间,中国将彻底实现28纳米芯片的100%国产化,芯片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所有设备,比如:
硅片设备、热处理设备、光刻设备、刻蚀设备、离子注入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抛光设备、清洗设备、检测设备、电子特种气体、光刻胶、CMP 抛光材料、高纯湿电子化学品、靶材
中国全部都有布局,而且像国产光刻机、蚀刻机、电子特种气体、靶材等都已经完全满足28纳米芯片的需要,比如上海中微半导体生产的5纳米蚀刻机已经正式用于台积电的5纳米芯片生产线,其他设备最多1~2年也能完全跟上,这就是中国芯片产业最真实的现状!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在前几天的新员工座谈会上所说:“华为会继续保持对海思的投资,同时会帮助前端的伙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相信若干年后我们会有一个更强大的海思”
短期内来讲,台积电、高通、三星、海力士、LG、联发科的直接损失或许没有字面数字那么大,但是长远来看,从失去华为的订单开始,西方半导体技术在中国产品中的比重,将会逐步降低
按照国务院《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主流芯片的自给率将从全年的30%提升到70%,这意味着,中国芯片的进口金额将从去年的3040亿美元减少至1500亿美元左右!
从今天起,华为的“南泥湾”项目已经正式上升为中国整个半导体产业共同的目标,多说无益,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