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既有正面激战,也有情报、舆论等领域的交锋,只要战火一日未息,这样的你来我往般的对抗就不会停止。
3日晚,随着泽连斯基主动承认,乌军已从利西昌斯克撤离,围绕此地展开的新一轮激烈攻防战,最终还是以俄军获胜落下帷幕了。
不过,泽连斯基也表示,在西方远程武器“到位”后,乌军将重新夺回对乌东地区的控制权。
然而,你方唱罢我登场,正当俄军在利西昌斯克取得显著成果之际,乌军突然剑走偏锋,对俄军基地发起了突袭。
4日,梅利托波尔市市长费多罗夫表示,乌军分别在凌晨3点和4点45分,使用远程多管火箭炮对该州发起了空袭,第一次发射超过了12枚火箭弹,第二次则发射了大约8枚,目前该地4个俄军基地中的一个,已被摧毁。
费多罗夫认为,此轮袭击过后,将会有大量人员从梅利托波尔撤离,其中包括俄军。
几乎同时,扎波罗热州军民行政机构总委员会成员弗拉基米尔·罗戈夫也证实了,乌军在凌晨时分对梅利托波尔发动了2轮炮击,称“梅利托波尔彻夜不得安宁”,并初步证实该市多的区域遭到攻击,建筑物出现损坏。
目前,尚不清楚人员伤亡情况,俄方也并未对此事做出回应。
在这之中,至少5个观察点值得注意。
1,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突袭。
时间上,凌晨3点、4点,恰好是人们进入熟睡、最放松警惕的时间段。
导弹数量上,20多枚火箭弹分两轮突袭,但第二次发射的导弹却比第一次少,很有“补刀”的嫌疑。
很显然,乌军此次发动袭击旨在“一击得手”,给俄军造成巨大损失。
2,这是一场带有浓郁“报复”意味、旨在提振士气的袭击。
在乌军突袭梅利托波尔时,恰好是俄军高调宣称拿下利西昌斯克的时间点。利西昌斯克的失守,意味着俄军完全控制卢甘斯克地区,乌军被迫撤退背后,势必会出现“士气低落”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场“取得重大成果”的突袭,不仅能对俄军“还以颜色”,还能提振己方士气。
3,这可能是一场令俄“损失惨重”的袭击。
从梅利托波尔市长等人的表态来看,20多枚导弹轮番落下,俄军显然没有全部拦截,估计有不少“漏网之鱼”打中了关键设施。
倘若,俄军的一个军事基地真的在袭击中被摧毁,那对俄方来说,将是一个巨大损失。
这里要说明一点,梅利托波尔作为乌南部地区的“军事重镇”,一直是俄乌双方争夺的焦点,在冲突爆发的第3天,也就是2月26日,俄国防部便宣布“完全控制”了梅利托波尔。
基于这一点,俄军在梅利托波尔部署了军医院、军事基地等重要设施。
对梅利托波尔的情况,乌方也心知肚明,曾在4月15日使用“圆点-U”导弹炮轰了俄军医院,导致院长和2名俄方士兵受伤。
此外,这次宣布乌军突袭梅利托波尔,并摧毁一座俄军基地的梅利托波尔市长费多罗夫,在俄军控制该市后便被俘了,直到3月16日,乌方才用9名被俘的俄军士兵换回了费多罗夫。
由此来看,俄军在梅利托波尔的军事基地究竟有没有被摧毁,仍存在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俄军确实没有完全拦截乌方导弹,空袭的确给俄方造成了不少损失。
4,这又是一场“加剧美俄关系”的袭击。
请注意,乌方这次是动用远程多管火箭弹袭击的梅利托波尔,而乌克兰本身并没有此类武器,因此这指的就是美国近期向基辅提供“海马斯”多管火箭炮。
毫无疑问,乌克兰用美制武器袭击俄罗斯,这不仅会进一步加深俄乌冲突的激烈程度,还将加剧美俄关系的紧张。
别忘了,在这之前,俄罗斯不止一次地发出警告,称美国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火的行为是在“玩火”,将加剧美俄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概率。
倘若,在“海马斯”导弹的帮助下,乌军果真摧毁了一座俄军基地,那美俄之间的梁子就更大了。
5,这是一场“改变俄乌局势走向”的突袭。
一方面,按照俄罗斯原定的计划,俄军拿下利西昌斯克后,控制顿巴斯地区后,将挥师南下,寻求控制乌南地区。
另一方面,泽连斯基也在4日表示,乌军已经开始在赫尔松、哈尔科夫以及海面上推进了,做好了“绝不放弃任何一样东西”的准备。
如今,乌军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突袭梅利托波尔,既体现了乌军如今实力的提升,对“海马斯”等远程武器的熟练运用,也是在向俄方释放威慑信号,并提前操练到手的西方武器,为后续将发生的激战做准备。
总之,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俄乌之战或许已经进入了中后期,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越是最后,越容易突增变数,战斗也往往越激烈,最终的结果也将随之改变。
毕竟,背水一战、反败为胜,甚至是“一招翻盘”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能说,越是到最后,就越是比拼战术、战略和耐力的关键时刻。如今的俄乌局势,仍存在诸多未知数。
第2,西方对乌克兰的强力军援,确实正在改变战场形势。
别的不说,美国这次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便在关键时刻给了俄方一击重击。更别说,在刚刚落幕的G7、北约峰会上,西方各国又宣布了新的对乌军援计划。
可见,西方的“煽风点火”,既在改变俄乌战场局势,也在给冲突落幕带来更多阻力和不确定性。
第3,俄乌之战行至正酣,战火升级、外溢的风险也在增加。
毕竟,西方要是不计后果地“煽风点火”,俄罗斯不会无动于衷,更不会毫无反应,谁也不知道,早已憋着一口恶气的普京,会不会直接找美英法德算账。
总之,还是那句话吧,战争是残酷、冷血、无情的,除了带来无尽的灾难与浩劫之外,不会有任何好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场从春天打到夏天的战斗,是时候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