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2022年07月12日10:21:04 热门 1907

第二章 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ONE 智能穿戴产业向细分市场过渡,柔性技术引领潮流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回顾2015年,各大厂商在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争夺战可谓是愈发激烈,苹果的Apple Watch智能手表、小米的光感版手环、华为的HUAWEI WATCH等智能穿戴产品相继发布,不少重量级产品也引发了行业、媒体以及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跨界”、“细分”、“专业化”等也成为了今年智能穿戴行业的热门词汇。

1.跨界:“钱”景广阔 竞争激烈

作为目前智能硬件市场最炙手可热的产业,智能穿戴设备市场的“钱景”着实让人心动,自2012年谷歌发布Google Glass引爆市场以来,短短三年时间,智能穿戴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民热议的产业。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据市调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到2020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12.7亿美元,2015-2020年期间的年化复合增速将达到17.8%,而这一规模在2012年仅27亿美元。

在这一庞大的利润趋势下,除了独立的智能穿戴厂家外,不少企业都纷纷玩起了“跨界”,包括Google、苹果、微软、360、百度、腾讯、小米、三星等在内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以创维、长虹、海尔、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厂商,以耐克、阿迪达斯、360等为主的运动服饰品牌等都加入了智能穿戴产业大战,已经发布或即将发布相关产品。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2.细分:精准定位是趋势,解决痛点是生存法则

“细分”是今年智能穿戴领域的又一热门词汇,也是未来智能穿戴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用一个词概括2014年对智能穿戴设备最深刻的印象,相信大部分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同质化”。2014年的智能穿戴市场,多数同类产品功能雷同,外形相似,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之中。

但是从2015年开始,不管是硬件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在向细分领域发展,专为老人和儿童打造的定位产品、专为年轻人设计的运动设备、为预防慢性疾病而推出的穿戴产品以及备受行业关注的专业医疗产品等,都成为了企业在智能穿戴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尤其是儿童定位手表,尽管这个细分客户群体小于运动健康手环和智能手表的市场,但却受到众多家长的追捧。360、华为、腾讯等传统大厂都纷纷加入到了这个细分领域的市场争夺大战,相继发布了360儿童卫士智能手表、华为荣耀小K儿童手表和腾讯儿童管家智能手表等,据了解,近两个月,儿童定位手表产品的出货量达到了300万/月。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对于做细分市场的企业而言,找准用户需求是决定其能否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先决条件,而这一先决条件需要企业对用户“痛点”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这样才不至于成为那些大众浮躁型企业在细分浪潮下的“陪葬者”之一。

与此同时,轻薄化是未来便携式智能硬件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一趋势的实现则有赖于相关技术的研究,尤其是柔性技术在电池和显示屏中的应用,将会给智能穿戴设备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3.专业化:柔性技术应运而生

当前,市场上的智能穿戴产品几乎都配备了心率监测、睡眠监测、计步、卡路里监测等功能,只要消费者能想到的,厂家都可以通过模块化来满足客户需求,但是,由于可穿戴设备产品本身尺寸较小,无法配备大容量电池,对产品续航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再加上不少功能都需要长时间保持待机状态,更是让产品电池“不堪重负”,因此,柔性电池顺势而生。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此外,柔性技术在可穿戴显示屏上的应用在行业内也是备受关注。显示屏是智能手机中最大的硬件产品,这也是制约智能手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显示设备也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试想,即使智能穿戴设备的材料再柔软再舒适,如果显示屏只是硬梆梆的一块平板,似乎也无法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一直以来,轻便和良好的视觉体验是用户在显示技术方面的追求,而柔性显示屏的出现,不仅适应了人类追求视觉自由的本质要求,而且破解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智能终端核心矛盾的客观需要。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目前,柔性电池和柔性显示屏在智能穿戴设备中的应用不算多,2016年的技术瓶颈也依然存在,智能穿戴厂家要想摆脱当前电池和显示屏瓶颈带来的困扰,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技术上钻研,提高生产工艺和效率,再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亲民化”的价格策略,如此,相信智能穿戴厂家在“圈钱”的同时也会赢得口碑,从而达到利益和口碑共存的最佳生存状态。

TWO 无人机市场爆发前夜三道门槛待突破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研究数据称,未来10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将会增长3倍至4倍,到2024年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00亿美元。在如此庞大的利润驱使下,中国涌现除出了一大批无人机企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300家至400家民用无人机企业,其中50%的企业将会被淘汰,无人机市场的红海即将到来。

不过,当前中国无人机市场的发展正处于2009年智能手机市场爆发初期阶段的状态,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和民用小型无人机市场,更是被消费者看好。随着无人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各种安全问题也随之见诸报端,无人机的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目前许多无人机都无法自主避开障碍物,安全事故频发;2、无人机在无GPS信号的室内操作缺乏稳定性,易出安全事故。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对于自主避障问题,大疆和零度分别在今年6月和7月推出了智能避障系统“Guidance”和TOF避障系统,前者配套可开发无人机平台“经纬”系列使用,后者也将被应用到零度下一代产品中;在室内安全性方面,以大疆和极翼为代表推出的视觉定位系统是行业内比较认可的技术,尤其是光流的应用,更是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室内即使没有GPS信号,通过光流超声波传感器也可以保证无人机实现精确悬停和平稳飞行。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除了无人机本身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之外,用户操作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隐患,而“手机APP操控+安全方案”是2015年无人机发展的一大趋势,通过将无人机产品与移动终端结合,不仅可以实现无人机的简单操控,降低复杂操作带来的风险,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创新操控体验,目前,以Parrot和亿航为代表的企业已经研发出了搭建移动端的操作平台。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尽管国内无人机的相关政策尚未落地,监管还不是十分明确,但是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今年4月,国内首部《民用无人机系统通用技术标准》的发布更是加强了行业对无人机市场大战的信心,尤其是中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轻小型无人航空器运行暂行规定》也将在近期出台的消息,让更多业内人士感受到无人机政策法规开放脚步的临近。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在无人机领域,国内企业能迅速占领全球市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具有先发的技术优势,尤其是大疆,占据民用小型无人机市场全球70%的市场份额着实让人欣喜。目前,最常见的多轴无人机以四轴、六轴和八轴为主,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飞控系统、导航系统、动力系统以及数据链传输系统四个方面。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1、作为无人机飞控系统的“大脑”,MEMS陀螺仪在飞控系统中对于实现飞行器的平衡控制和辅助导航系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无人机重量,降低功耗,提升飞行时间,甚至可以通过MEMS技术集成更多传感器,为姿态精确控制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2、导航系统是无人机的“眼睛”,主要为无人机提供参考坐标系的位置、速度、飞行姿态,引导无人机按照指定航线飞行,对于无人机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的要求而言,简单的非自主(GPS等)和自主(惯性制导)导航系统无法满足,因此,“多传感器+光电导航系统+GPS+惯性”相结合的多种导航技术解决方案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3、在动力系统方面,市面上大部分无人机产品的动力装置采用的都是活塞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方式推重比较低、寿命较短、油耗也比较高,只适用于低速低空小型无人机,对于低空无人直升机,高空长航时的大型无人机以及消费级微型无人机而言,需要的则是高推重比、长寿命以及低油耗的发动方式,而涡轮式发动机在这些方面均比活塞式发动机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涡轮必将成为未来无人机发动系统的主流。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从宏观来看,2015年中国无人机市场销量不断提升,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迸发,2016年全球无人机市场发展前景也将持续利好,包括更智能、更强大硬件的研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无人机产品将会成为消费者生活中的另一个“智能手机”。

THERE 2016年VR与AR从业者命运几何?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首先来盘点下2015年AR/VR领域大事件,

1月,微软推出了全息影像头戴设备hololens;

3月,索尼发布虚拟现实眼镜;

5月,谷歌与Gopro达成合作,共同开发VR录制设备;

6月爱普生发布VR头戴设备Moverio Pro BT-2000;

9月迪士尼投资虚拟现实技术或引入电影电视的拍摄;

……

这些事件足以证明当前AR/VR市场是何等的火热!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根据Manatt Digital Media发布的2015 Q2 AR/VR报告,到2020年,预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而增强现实预计将占据最大的份额,为120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硬件(份额最大)、商务、数据语音服务以及影视。虚拟现实则只占有300亿美元的规模,主要来自游戏和硬件。

其报告分析称,大众市场应该还是增强现实应用的多,虚拟现实则更适合小众的游戏市场,当然AR在游戏市场也有所应用。不过就目前市场资本的走向来看,VR起码在现阶段是厂商所推崇的。包括三星、索尼、诺基亚、Facebook等国际厂商都在VR领域有相关投资。

市场上关于AR的成形产品,著名有两家——微软Hololens与谷歌的Google Glass,不过目前都没有面向消费者发售。相比之下VR市场则火热的多,有众多厂商包括三星、HTC、Oculus等厂商设备多次在展览中展出。2015年全球移动VR设备销售超300万个,尽管销售火爆,但是VR设备依然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1、在硬件方面,显示分辨率低、可视角度窄、刷新率低引起佩戴者晕眩等不适;而在软件方面同样存在设备操作系统不统一、内容少且质量低、开发工具少等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过硬件层面的问题在2016年将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索尼的4K分辨率早前已在手机上应用,相信使用在VR设备上只是时间问题,而相配套的支持高分辨率、高刷新率的CPU骁龙820、三星猎户座8890、Helio X20也会在2016年相继上市,届时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2、软件内容的服务,是VR设备能持续使用的核心因素之一,内容的丰富程度直接决定了好玩程度。整体来说VR内容服务还是比较欠缺,且会出现两个趋势:2016年由平面视频转换而来的VR视频会比较多犹如当初2D转3D般;大部分的VR内容依然会以立体观影为主,真正的VR游戏和VR影视内容到2017年以后才有可能逐渐丰富。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目前国内超过150家厂商从事VR设备的制造,不过基本上都是基于手机的移动VR眼镜盒,毫无VR体验。明年待用户体验到真正的VR产品后,市场将不再有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就国内而言,在行业标准逐渐形成、主流VR企业的生态圈愈加完善的大背景下,预计将有大部分VR企业难以在16年融到下一轮资金。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2016年将是大众认识了解VR的元年,届时拥有硬件制造优势的厂家在硬件标准的统一上将会有更强大的话语权,这无疑将对国产技术匮乏的厂商造成冲击,同时外界预测2016年Oculus销量超过500万,国内VR设备在Oculus的冲击和VR内容缺乏的情况下,销量很难达到大家对VR行业的预期。在销量上大幅落后,国内厂商在设备系统统一上没有任何谈判的筹码。

2016年是AR/VR发展元年应该不会存在太多的疑问。前景广阔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清市场的竞争形势,无论是在硬件制造能力上还是软件内容服务上,国内厂商基本上没有拿的出手的。而在硬件与系统标准制定之后,国内小厂的生存空间将会变得很小,届时AR/VR领域也将从蓝海正式转为红海。智能手机发展轨迹,AR/VR将会花更少的时间走完。

FOUR 机器人迈入2.0时代,人机协作是热点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随着后智能机时代的渐近,智能硬件的接棒者在智能机器人身上得以体现,凭借高分辨率的图像采集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算法,机器人视觉在效率及精度上远高于人工;机器人可适应24小时不间断、重复性的工作;同时,对于不适宜人工工作的危险工作环境或光线环境,机器视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这让机器人在2015年大受追捧。

电子行业对品质的高要求和快速迭代,带动了机器人的市场需求。随着公众对产品质量的重视和自动化改造的深化,机器视觉在汽车、医药等行业的渗透率也在逐渐增加。与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机器人、安防等概念的共振带来新的机遇,想象空间巨大。机器人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不仅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未来更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想象空间得以拓展。

事实上,目前机器人并没有大行其道,鉴于其本身的造价成本过高、智能交互能力的不足以及产业链尚不成熟等因素,在2015年,机器人正逐渐从高起点、高难度的工业用途和军用走向更加广泛的市场应用领域,进入2.0时代。市面上出现的包括远程临场机器人、运输机器人、真空清洁机器人以及汽车的进阶版人类运输移动机器人……将进一步演化出人机互动,我们可以在各种机器人身上看到这点,而这一现状所引发的一大可以预见的后果就是,基于移动交互机器人技术创建的新兴公司数量将在2016年会迅速增加。

从市场来看,高质量低成本的传感器、电子产品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通讯系统的出现,大部分机器人制造所需的材料如今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以商品定价买到了,机器人硬件已经商品化了,与此同时,机器人硬件的造价成本也在逐渐降低。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如今生产制造业及物流业的需求推动了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发展,机器人解决方案正在逐渐形成一种技术基础。回顾2015年,人机协作概念已然站上了风口,有关协作型机器人新产品纷纷亮相,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协作型产品主要包括优傲机器人、ABB双臂机器人YuMi、KUKA的iiwa机器人,以及发那科的CR-35iA绿色机器人等。这类机器人一般具备安全功能,一旦检测到有人碰触就会立刻停止工作、受到人的推力也会巧妙地避开。从演进路径看,机器人正向2.0时代迈进,并朝着人机交互,人机交流,人机一体的方向发展。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展望2016年,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进程更为突出,机器人具有两大属性,一个是机器属性,另一个是人的属性。第一代机器人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更多的偏向于机器属性,即作为一种专用的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类的简单工作,第一代机器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往往只能在结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即只能在预先编程的情况下,做一些程序化的、重复性和规定性的工作。从功能实现角度看,大多数的机器人缺乏环境感知系统、视觉功能和力觉功能,也没有触觉功能,因此也就不能适应复杂的非结构环境和空间下的自主工作,而机器人2.0时代这将逐渐改变。

后智能机时代,智能硬件谁来接棒? - 天天要闻

此外,在灵活性、灵巧性操作层面,机器人的作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消费者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上。一方面,现有机器人产品在精度、性能等方面不能满足上述新领域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随着3C消费电子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生产线模式重新切换方面对机器人的柔性生产和灵活制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华强电子杂志 《后智能机时代 智能硬件谁来接棒》第二章)

文章来自:华强智造Hi空间(微信公众号:HQ-Innovator)

“小编炮”搜罗的极客爆品、智能硬件领域最新数据趋势,创业圈内一起嗨的活动,你都想知道的话,来找小编炮咯~~ 长按 HQ-Innovator 复制到微信搜索关注!大声说Hi!!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