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资产拍卖再流拍,说说海鑫的故事

2022年07月05日00:51:06 热门 1825

钢铁虾:(您距离钢铁虾只差关注

曾属于山西前首富李兆会的海鑫集团,其五公司总计价值22.19亿的应收账款,6月9日再度流拍。这一次的起拍价为6600万元,比5月22日第一次竞拍时的1.4亿元,缩水了一半有余,然而这个价格依然无人问津,24小时内无一人报名出价。

钢铁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资产拍卖再流拍,说说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闻

阿里拍卖页面上显示的拍卖信息,本次拍卖的标的物为海鑫集团五公司(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海鑫国际焦化有限公司)截止2014年11月12日(破产受理日)的843笔应收款项及1项股利。应收款项包含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账面金额22.19亿元,评估价值1.24亿元;股利为对海鑫集团某子公司享有的股利、未分配利润1594.79万元。

钢铁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资产拍卖再流拍,说说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闻

“下一步可能还会再降价,因为我们的目的肯定是得卖出去。”接近海鑫集团管理人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谈起今日的流拍时,语气颇为无奈。

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海鑫集团的重整计划其实早在2015年通过了,6年过去了,新集团的业务早已开始正常运营,只不过应收账款这个收尾的项目一直没有处置完,本次拍卖其实对集团重整没有影响。

钢铁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资产拍卖再流拍,说说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海鑫集团五公司享有的对外应收款项及股利

然而短短11年,资产一度达到70亿的海鑫钢铁,却走向破产。从2012年开始,钢铁市场已经出现明显的产能过剩,市场全面转冷,海鑫钢铁自2014年3月开始全面停产,并于2015年9月卖身建龙钢铁集团,彻底退出市场。

2014年8月,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被申请人海鑫钢铁无力清偿到期货款2.08亿元为由,向该法院申请对海鑫钢铁进行重整,海鑫钢铁法定代表人为李兆会。

海鑫集团破产9大原因,山西首富就这么倒下了...

位于山西运城闻喜县的山西海鑫集团号称“万亩钢厂”,其曾是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是山西规模最大的民企。1987年,海鑫集团创始人李海仓以集资的40万元资金,经过艰苦创业,几乎是以一年办一个新厂的速度不断扩张速度,形成了占地3.6平方公里的大型钢铁集团,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钢铁帝国”。

钢铁故事:昔日山西首富旗下资产拍卖再流拍,说说海鑫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转折点起始于2003年1月22日,当时年仅48岁的海鑫集团掌舵人李海仓在自己的集团办公室遇刺身亡。28天后,李海仓之子——不满22岁的李兆会被迫从国外中断学业,回国接管了资产规模逾40亿元的海鑫集团。

“李兆会那么年轻就执掌海鑫集团,完全是他爷爷做的主。”一位当地企业界人士称。李家兄弟6人,李海仓排名老三,是李海仓的父亲李春元一锤定音,理由是“子承父业”,庞大的企业交到了李兆会手上。

然而多年之后,曾经兴盛一时的海鑫钢铁在李兆会手中从繁盛走向了破产。海鑫钢铁曾贡献闻喜县过半的财政收入,在遭遇困境后,当地政府曾对其提供援助,但最终难挽其颓势。

因为儿子和父亲有很大的不同,最后管理企业的结局和命运也不一样。一起解密山西曾经最大的民营企业,海鑫集团倒闭的九大原因,其掌舵者也曾是山西首富。

第一,李兆会太年轻,接班时自称压力太大。

李兆会曾在接班时说,“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十年后终于还是败在了他的手里。正如李兆会自己说:“现在财富对我来说是种压力,我明白海鑫有9000多人等我开饭,我一个决策失误,会砸掉许多人饭碗。这个压力对我太大了。”

第二,良好的政商关系也在李兆会手里中断了。

据在海鑫集团工作多年的人士介绍,集团创始人李海仓精明能干,眼光长远,又善于和各种人交往。在世期间,李海仓和当地政界经常来往,把政商关系处理得头头是道,为地方政府税收、就业、政府面子工程出力、出汗、出钱。而接班人李兆会,海外留学背景,含金钥匙出生,经常看不起地方政府,当地的政府想见他都找不到人。

第三,李兆会这个不满22岁的小伙子具有“留学”背景,虽然执掌海鑫集团却似乎并不喜欢实业,但是不擅长管理企业,导致企业管理一片混乱。

有当地海鑫集团的工人表示,李兆会成为董事长后,鲜见他到工厂巡视,倒是李海仓的五弟李天虎显示出企业管理的才干。在叔侄俩发生矛盾之后,李天虎被赶走,海鑫的局面更加每况愈下。

第四,在这钢铁行业由“香饽饽”走向“白菜”的十年里,李兆会远离钢铁主业,频频活跃于资本市场。“抛弃钢铁玩投资”让他饱受争议。

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中色股份所持民生银行1.6亿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的牛市高点抛售,套现超过10亿元。此举将李兆会推上了当年胡润百富榜第78位,成为最年轻的山西首富。

在这之后,李兆会先后在资本市场买入山西证券兴业证券、银华基金、中国铝业、益民商业、鲁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均无法再现当初民生银行的成功。

第五,亲友们忙着自己赚钱欢,而置企业的生死存亡于不顾,海鑫倒闭的命运无可避免。

在停工前的最后一年多,李兆会已经不再信任他的叔叔们,而是安排他的妹妹李兆霞管理海鑫集团。有人士称,实际上,在海鑫走下坡路期间,很多“亲近”的人都在忙着为自己赚钱,没有人再顾及企业利益,而这种情况在李海仓和李天虎执掌时是不可想象的。

最终海鑫集团倒下了,成为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当地不少企业界人士感叹,如果当初海鑫集团传给李海仓的兄弟而不是涉世不深的儿子,企业命运也许会被改写。

第六,除了海鑫钢铁家族式管理的原因外,钢铁行业经济环境的恶化也成为加速海鑫集团倒闭的原因。

2014年钢铁行业就已经进入寒冬,2015年依旧如此。据中钢协统计,1月至4月,会员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下降15.76%,企业遭遇大面积亏损,甚至一些民营钢企都难以为继。陷入经营困境的海鑫集团也不例外。

第七,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银行还要抽贷,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了。

据业内分析师称海鑫倒下也有银行抽贷的原因,银行正因为钢铁行业吸收资金过猛,最先开始从钢铁贸易商抽贷,后来又对生产商抽贷。

自海鑫集团全面停产后,资金漏洞再难以东挪西补。海鑫债权人超过4000户,这些债权人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包括平安银行南京分行、中信银行上海分行、江苏银行上海分行、杭州银行上海分行等。另一方面是与海鑫有工程合作的大大小小的建筑队、工程公司、供货商等。面对海鑫兵败如山倒的债务压力,银行不抽贷才怪。

第八, 据从税务、工商等部门获取的会计报表等资料显示,海鑫集团涉嫌造假账、偷逃税款以及向关联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产。

其中“造假账”的指控依据来自两份山西海鑫国际线材有限公司会计报表,各项数据存在巨大差异。以2013年4月为例,海鑫国际线材公司会计报表上的高线平均售价为每吨2934元,而其市场报价为3550元到3620元之间;会计报表上的棒材平均售价为3097元,但其市场报价(大同地区)在3550元-3580元之间。

海鑫的破产现在不能排除人为故意的嫌疑,它长期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产品给自己的关联公司,涉嫌偷逃税款,转移资产,最终难以为继。这债务问题还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第九,负债累累成为压垮海鑫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海鑫钢铁的真实负债,新华社引用公开数据称,海鑫钢铁现有负债及对外担保数字约为104.59亿元,而整个集团的账面资产仅100.68亿元,这意味着其负债率超过100%。

事实上,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因2014年初一笔30亿元的逾期贷款未能及时归还,“潘多拉的盒子”悄然揭开,海鑫钢铁的6座高炉,终于被迫全部熄火。

这个曾拥有9000多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之后凄凉一片,曾经的繁华已经如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一声长叹,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

后来海鑫集团重整后为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目前具备年产560万吨铁、600万吨钢、300万吨热轧卷板、260万吨精品建材、160万吨优特带钢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产品覆盖高强度建筑用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等20多个品种130多种规格;炼铁、炼钢主体设备达到国家大型钢铁企业装备水平,轧钢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拥有与国铁相连的铁路专用线,是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

信息来源:第一财经、阿里拍卖、凤凰财经综合中国经营报、华夏时报、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