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书院前沿论坛#叫板皮凯蒂:当代马克思,还是不懂马克思?

2022年07月01日04:30:17 热门 1513

#中信书院前沿论坛#叫板皮凯蒂:当代马克思,还是不懂马克思? - 天天要闻

我的名字是托马斯皮凯蒂

虽然库兹涅茨曾乐观的预测:随着经济增长,一开始收入分配会恶化,但渐渐地就会改善——因为经济增长的河水会把所有船都抬高。但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我不得不得出一个遗憾的结论:我们正在倒退回“承袭资本主义”年代,经济制高点不仅由财富决定,出身比后天的努力和才能更重要。

既然最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财富,只因为他们本身就富有。那么,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应该怎样衡量,富人到底配得上那么高的收入吗?人生而不平等,我们要怎样彻底铲除这种现象?

11月15日,所有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探讨。

#中信书院前沿论坛#叫板皮凯蒂:当代马克思,还是不懂马克思? - 天天要闻

中信书院前沿论坛

21世纪资本论

2014.11.15 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大宴会厅

托马斯•皮凯蒂(Thomas Piketty) 《21世纪资本论》作者,法国经济学家

对话:托马斯•皮凯蒂

孔丹中信集团前董事长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梅建平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主持:何帆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信书院前沿论坛#叫板皮凯蒂:当代马克思,还是不懂马克思? - 天天要闻

本文作者郑诗亮、谢秉强、朱文倩、丁雄飞,文载2014年8月10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有所删节

承认“精英统治”,左右不讨好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的高级讲师邓肯·凯利(Duncan Kelly),在2014年6月24日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上发表了长文《数量级》(Orders of Magnitude),对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讨论。凯利认为,皮凯蒂的工作是重要的、有启发性的,尽管他对皮凯蒂的一个根本判断持有异议。

这个根本判断,就是如何评价“精英统治”(meritocracy)。在凯利看来,皮凯蒂的书虽然讨论的是资本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但核心问题其实是精英统治。皮凯蒂给予精英统治正面评价,他认为,有了精英统治,才能够选贤任能,现代民主政治也才有了基础。但是,凯利对此深不以为然——因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当道,精英统治已经被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重塑了:一方面,它使得不平等根深蒂固,另一方面,它却披着民主的外衣。

皮凯蒂在书中论述说,资本收益率高于总体经济增长的“食利者社会”被两次世界大战给摧毁了,人们随后迎来了“经理人社会”,“资本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凯利说,顺着书中的思路推演下去,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充斥着富裕经理人的现代社会,迟早会像之前被战争摧毁的食利者社会一样,迎来无可避免的重大社会危机。但皮凯蒂却拒绝下这样的论断,在他看来,基于精英统治的现代民主社会与以前的食利者社会不同,前者基于能力与勤奋,后者则主要依靠裙带关系和租金。凯利认为,皮凯蒂这样的表态,左右都不讨好:左派不开心,因为皮凯蒂承认精英统治的正当性,事实上也就承认了不平等的正当性;在右派看来,不平等这个问题压根儿就不值得去关注。

凯利说,从皮凯蒂的书中不难看出,即便政客有心,他们对眼下的不平等也无能为力:不平等是在几代人的时间中积累下来的,短期的选举政治难以对付;此外,如今富人富可敌国,政府大都囊中羞涩,无力进行再分配。皮凯蒂自己也承认,现代民主政治被市场精英的需求给牢牢地束缚住了,就拿美国来说,富人对主流政治的影响之大,和他们所占总人口数量之小,是完全不成比例的。皮凯蒂一度寄希望于欧洲能够对资本课以重税,但欧盟一开始就是去政治化的,依靠的是技术官僚管理,能担起改革重任的政治精英无处寻觅。

于是,凯利认为,“皮凯蒂的书所呈现的,不仅是一个关于不平等结构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现代民主政治限度的故事”。“财富是如此地集中,以至于我们社会中大部分人几乎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而一旦皮凯蒂把这点给弄清楚了,他其实也就表明了:“现代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与精英统治有多么格格不入。”

最引以为豪的数据有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经济新闻编辑克里斯·贾尔斯(Chris Giles)在2014年5月23日发表的《二十一世纪的资本的数据问题》(Data Problems with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 )一文中,对皮凯蒂书中的数据提出了几点质疑。

一、平均数据问题:皮凯蒂不应该对英国、法国和瑞典的数据简单地求平均值,用来代表欧洲。

二、数据缺失问题:从1870年到1960年的整整九十年间,没有美国百分之十的富人占社会总财富比例的原始资料。

三、美国数据问题:皮凯蒂选择将数据依据从遗产税记录转向“消费者财务调查”,而劳动经济学家斯蒂芬·罗斯(Stephen Rose)在发表于《新共和》(New Republic)的《皮凯蒂和新马克思主义者低估了美国中产阶级》一文中,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数据,发现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此期间实现了百分之三十五的增长。

四、英国数据问题:皮凯蒂关于收入最高的百分之一人口的财富的长期时间序列来自英国经济学家托尼·阿特金森(Tony Atkinson)的研究,2005年之前,还有英国国税局(Inland Revenue)的数据作为补充。2005年后,英国国税局并入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er Majesty's Revenue and Customs),英国相关部门也不再发布此类数据,因为觉得不可靠。

此外,贾尔斯认为,2010年的数据也存在问题。皮凯蒂在书中选择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的遗产税记录,而不是英国国家统计署(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的“财富与资产调查”(Wealth and Assets Survey)中的数据,他曾向彭博(Bloomberg)解释称,英国国家统计署的财富与资产调查“质量非常低”。贾尔斯认为此说不确,并指出皮凯蒂需要解释他为何采用数字较高的美国调查,却拒绝数字较低的英国调查,以及为何拒绝英国税务及海关总署的明确建议,即不要使用其最新的个人财富调查来估算整个英国的财富。

贾尔斯由此得出结论:皮凯蒂书中有问题的数据所占比例高达八成以上,“如果某人宣称发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进而预测这将会导致财富不平等程度日益上升,并利用近年财富不平等程度貌似加剧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那么数据就对该书的论点非常关键”。

对此,皮凯蒂迅速作出了回应,他声明,《金融时报》所指出的“数据问题不影响结论”,并在网上公布书中全部数据的Excel文件。与此同时,皮凯蒂向《卫报》(The Guardian)表示,《金融时报》的批评是“有意误导”,随后他在voxeu.org网站上逐条批驳了贾尔斯的质疑。

比马克思更伟大?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自今年年初以来,接连发表了数篇文章介绍、评论皮凯蒂其人其书。1月4日发表的《人,生而不平等:再论有关资本主义影响的一个老话题》一文称《21世纪资本论》一书,是对“何种力量正在阻碍资本主义果实被更广泛的分配?”这一问题的权威性指南。5月3日发表的《资本主义及其批判者:当代的马克思》与《比马克思更伟大?》两文,都在标题中将皮凯蒂与马克思这位资本主义最伟大的批评者相提并论,不过,具体到文章内容,英国人特有的冷嘲热讽体现得十分明显。

《资本主义及其批判者:当代的马克思》一文说,“《21世纪资本论》一书无疑让左派狂喜,让右派愤怒,让大众对这门沉闷的学科兴趣大增。然而,如果皮凯蒂先生最终确实把论辩的调子定在了不平等这个问题上,整个世界将因此变得更穷。因为,与那本十九世纪同名著作一词来形容皮凯蒂,说皮凯蒂给出的对富人课以重税的政策建议,使“《21世纪资本论》一书滑向了左倾,失去了可信度”,并讽刺皮凯蒂说,“他瞄准富人试图榨干他们的做法带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味道,却缺乏学术气息。也许这正说明了《21世纪资本论》为什么成了畅销书,但这本书的确是本很糟糕的行动蓝图”。

《比马克思更伟大?》一文说,“《21世纪资本论》具有许多优点。它对当今人们最为关心的经济问题的分析既清晰又透彻,对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也提供了一种简明明的解释”。然后,此文列举了针对皮凯蒂的四类批评:

第一类批评指责皮凯蒂太不谦虚,竟然袭用马克思的巨著名。

第二类批评,则集中于皮凯蒂提出的“r > g”这一公式上,说“r”的定义过于模糊,“尤其是与许多经济学研究中充满微积分计算的章节加以比较的话”。有些批评家认为,皮凯蒂“忽视了经济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规定,随着积累的增加资本回报应该下降。第一百台机器人对生产的推动可能就不及第一台机器人。任职于美国企业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这个自由市场智库的凯文·哈赛特认为,随着财富的积累,财富回报应该迅速下降,资本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也应该下降(而皮凯蒂认为会上升)”。

第三类批评则主要着眼于“皮凯蒂是否过高地估计了未来与过去的相似程度”。吉米·派索柯吉斯在《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上发表的文章中说,“就像过分悲观的看法让马克思对经济增长能力的预言破产那样,过分悲观的看法同样也会动摇皮凯蒂的理论”。同时,也有一些批评家质疑说,“今天的财富主要是劳动收入大幅升高后的结果,与十九世纪靠遗产生活的‘懒散富人’(idle rich)的财富之间无法加以比较。r>g这一公式所指出的资金回报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长期关系,并不能套用在解释比尔·盖茨和杰夫·贝佐斯的财富积累上”。

第四类批评集中在引起分歧、争议最多的政策建议上,亦即“对不断增加的经济不平等现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应对”。皮凯蒂所提出的“在全球范围内征收财富税被广泛认为在政治上不可行”。凯文·哈赛特和格里高利·曼昆都认为,皮凯蒂的建议“出于意识形态而非经济学的考量”。

皮凯蒂不懂马克思?

美国小说家、马克思主义批评家本杰明·孔克尔在《伦敦书评》上发表了长达七千多词的书评《穷光蛋和富二代》。他在文中指出,之所以会形成“皮凯蒂热”,原因之一是,在如今这个边际效用学派占据着经济学主流地位的世界上,皮凯蒂想要恢复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精神,而持有这种想法的经济学家在当今已经为数不多了。自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边际效用学派为经济学带来了“边际革命”以来,经济学仿佛成为了一门科学,孔克尔形象地称之为“用数学模型为资本主义构建了‘不在场证明’,但却刻意地忽略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而这样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现代经济理论高度数学化的模型与资本主义的现实大相径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得不到足够重视。皮克迪能以政治经济学的关怀,重新激活围绕着经济价值的争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许多人虽然一再将皮凯蒂和马克思相提并论,孔克尔的观点却与他们恰恰相反。他认为,《21世纪资本论》最大的胜利就是书中丰富且范围广泛的数据信息,但是,“皮凯蒂理论解释的成就完全配不上他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统计数据”,“r > g的公式只具有描述性的价值,却没有什么解释性的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孔克尔对皮凯蒂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

皮凯蒂在书中把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长率处理成两个独立的变量,他反复强调,无论分配模式如何,再分配之前的“净”资本收益率的平均值总是维持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而经济增长率则主要是受科技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孔克尔认为,分配和生产是经济生活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他引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里的论述:“如果在考察生产时把包含在其中的这种分配(按:指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以及产品的分配)撇开,生产显然是一个空洞的抽象。”

孔克尔指出,皮凯蒂没有说明20世纪中期不平等现象反常的减少与经济增长率异常的增高之间的联系,他还过分夸大了战争对资本的破坏这一影响。对劳工组织的力量以及苏联的震慑作用,皮凯蒂也都视而不见。因此,皮凯蒂无法真正解释为何1914-1974这段占了工业资本主义三分之一寿命的时间,r > g这个公式失灵了,这是皮凯蒂理论的显著缺陷。

孔克尔进一步分析,皮凯蒂的理论缺陷从他对资本的广泛定义上就开始了。依据皮凯蒂的定义,社会上每年的收入流量中除去因消费而消耗掉的部分,保存下来的剩余部分全部变为资本总存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任何有可能取得收益的财富都属于资本。这种定义同样适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问题在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前,资本积累和资本消耗是大体持平的,直到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自由市场下的竞争机制和利润最大化的机制才导致了无限制的资本积累和扩张。孔克尔认为,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真正的“核心矛盾”,即随着资本的积累,它反而会破坏自身的这种积累(资本收益递减原则),而且还指出了资本主义独特的机制,即一种通过剥削劳动力工资以获得利润的驱动力。与之相比,皮凯蒂的r > g公式完全不能算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矛盾”。

孔克尔同样对皮凯蒂提出的全球财富税方案提出了质疑。皮凯蒂曾在采访中表示资本主义将长久存在,对资本收税是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但仍然保持经济的开放和竞争机制。孔克尔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党不分左右,都是倾向于维护统治阶层利益,因此绝不可能推行这样一项损害统治阶层利益的政策。较之于政治改革,孔克尔认为由不平等问题引发的社会革命倒更有可能发生。在孔克尔看来,资本主义将会迎来它的终结,他甚至预测后资本主义社会将会是一种市场社会主义的形式。

在文章末尾,孔克尔讥讽道:皮凯蒂试图研究资本和不平等的问题,却对马克思的理论不熟,他甚至还对美国媒体感慨,说自己读萨特、阿尔都塞和巴迪欧的时候,发现他们对资本和不平等的问题兴趣并不大,他有读这些哲学家的时间,不如好好熟悉一下马克思的著作,这样的话,这本书一定会比现在写得更好。■

#中信书院前沿论坛#叫板皮凯蒂:当代马克思,还是不懂马克思? - 天天要闻

热门分类资讯推荐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 天天要闻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

曾小贤的上司Lisa榕,现实中不仅才貌双全,还嫁给了CEO虽然说《爱情公寓》这部剧在剧情上充满了争议,但是一定程度上,这部剧也是很多人的回忆,是伴随了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且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成为了经典,他们的口头禅也一直被拿来玩儿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 天天要闻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没红,被陈赫拉进爱情公寓爆红,如今怎样了

谈到《爱情公寓》这部火爆一时的欢乐喜剧,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爱情公寓》中那个把曾小贤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现实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剧中的形象也判若两人。1981年出生在辽宁沈阳的榕榕,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成为了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