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功臣中,军功显赫的韩信,足智多谋的张良,安顿大后方的萧何,这些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刘邦能够成就帝业,离不开这些英雄豪杰的辅佐。但有一位看似平凡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人,他是刘邦最忠诚的车夫——夏侯婴。
夏侯婴就是给刘邦赶车的,如果你只把他当成一名普通的车夫,那就是太小看他了。他不仅驾车冲锋陷阵,还要保护领导周全,关键时刻还能救人,人称滕公夏侯婴。
夏侯婴与刘邦在沛县时候就认识了,那时的刘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夏侯婴是沛县专职赶马车人员。夏侯婴作为驾车技术娴熟的车夫,与刘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夏侯婴每次赶车出公,回来他都会到泗水亭,跟当亭长的刘邦聊天。一聊聊好久,十分投缘,俩人关系很铁。
男人至死是少年,关系铁的俩兄弟开始动手动脚,切磋武艺,刘邦不小心把夏侯婴打伤了。刘邦虽然是个小亭长,但小大算个吏,在秦代那个法律,吏打伤人算犯法。一旦旁边有心人去告发,刘邦就要受罚。
刘邦成天斗鸡斗狗,荒唐事干了不少,看不惯他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这事就被人举报了。上面一查,刘邦死不承认,他不可能承认自己犯法的事,而夏侯婴也不说是刘邦打的。如此一来,举报此事的人就成了诬告者,诬告依然也是犯法。
这举报者继续申诉,这案子又打回来继续审理,来来回回审了好多次,夏侯婴因为这事被打了好几百棍,但他死不改口说不是刘邦打的他,最后他还坐了一年多的牢。他宁愿自己受罚也不愿意出卖刘邦,这份情谊在谁看来都十分难得。
后面刘邦在沛县起义,夏侯婴就一直跟着刘邦,帮他赶马车,成了刘邦的专职司机。每逢战事紧急,老司机夏侯婴总能凭借着出色的驾车技术,一次又一次救刘邦于水火中。在崎岖的道路上,在敌军的围追堵截中,一辆马车奋勇疾驰,巧妙地避开各种险阻,为刘邦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在那个时代,马车怎么可能跑得过骑马来追杀的人呢?老天真是眷顾,车夫司机技艺真是高超。
刘邦和项羽对峙,正面打仗从来没赢过,刘邦是屡战屡败,屡败屡跑,几乎成了刘跑跑。可见夏侯婴在刘邦的生命中有多重要了,生死之交莫过于此。
彭城大战,刘邦吃了项羽的败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刘邦依然靠着夏侯婴给他赶着马车逃跑,途中,刘邦想起在老家沛县的家人,家人要是落在项羽手里,可不得了。可项羽的大军来势汹汹把百姓们都冲散了,路上满是逃难的人,像是一股杂乱无章的逃亡大军。
马车飞快地往前冲,夏侯婴没忘记在人群中找刘邦的家人,果然在人潮中遇到了刘邦走散的一对儿女,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找到自己的孩子们,相信刘邦开始应该是开心的。可后面的楚军越追越紧,刘邦觉得车夫上多了两个人,嫌跑的不够快。他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一对儿女给踹下车去。
刘邦踹下去一次,夏侯婴停车下去捡一次,这样来回好几次,刘邦恨不得杀了夏侯婴。要不是刘邦自己赶车不行,他怕是要把夏侯婴也踹下去,自己驾着车跑了。
夏侯婴对着刘邦说:两个孩子又没多重,带着一起走。他把车厢给刘邦,带着俩孩子坐在前面,生怕又再要下去捡。当然也是上天眷顾,居然让他们脱险了。
这事让吕后和刘盈都十分感激夏侯婴,救命之恩,危难时刻见真情。刘盈登上皇位后,夏侯婴继续给皇帝赶车,官职为太仆。汉惠帝刘盈专门挑了最好的房子,离皇宫最近的房子给夏侯婴,表达感激之情。
夏侯婴救了刘邦一家子的命,他还救了韩信的命。韩信早年并不顺利,各路辗转到刘邦这里时,也不是立马就被慧眼识珠。
韩信在刘邦阵营未成名之前,13个人一起触犯军规,要被斩首示众。等到要斩韩信时,夏侯出现了。韩信用力喊了几句话,夏侯婴一听此人说话并不粗俗,看着是有点能耐的人。他就让旁边的人把韩信放了,大家都知道夏侯婴是刘邦身边十分受尊重的人,听了他的话把韩信放了。
夏侯婴就和韩信谈话,他自己没有排兵布阵的能力,没有出谋划策的能力,但他有慧眼识珠的能力。他立马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只是他的推荐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后面萧何再次给刘邦推荐韩信,刘邦才重用起韩信。
看这夏侯婴,一路做好事,一路救人,忠义之士。他也是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第一批被封侯的人,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