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生+孙子兵法眼光多毒?林彪2大对德国预言,苏联开战前才明白

你永远也搞不懂,黄埔生结合《孙子兵法》后的眼睛有多“毒”,我们苏联人可算领教了!

谁再说中国将军是泥腿子,谁才是真正的没文化,而且目光短浅。

林彪第2次预言已经过去了80多年,至今还让人头皮发麻。

我们苏联所有将军和元帅,有名的没名的都曾为林彪的第1次预言惊异不已过,简直太颠覆认知了。我们这些将军和元帅可都毕业于与西点军校齐名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啊,说啥也难相信一个中国土生土长的将军战略眼光竟然比我们还毒辣!

林彪被称为战争精算师,一点不为过。

林彪的第1次预言:马奇诺防线就是镶着金边的垃圾,够惊天动地吧?但预言成功。

德国真的没有用他们的坦克之矛面对马奇诺防线的坚硬之盾,反而从阿登山脉比利时边境插入法国腹地,马奇诺防线真的成了镶着金边的垃圾。

法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所有欧洲专家全部傻眼。

这虽然让我们惊呆了下巴,但心底里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个中国泥腿子将军的毒辣眼光,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蒙对的。

但林彪第2次预言竟然也无比精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本土将军也具有世界级的战略眼光。

当时中国国力虽然比我们苏联差远了,但有这样毒辣眼光和雷霆手腕的一群人,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级强国。

林彪的第2次预言就是:德军不会集中力量进攻乌克兰,对乌克兰的攻击绝不是德军的全部野心,他们的野心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苏联,不是打击苏联,而是要消灭苏联。德军要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整条西线上发起全面闪击战

可当时我们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条约让斯大林和其他苏联领导人都松了口气,他们一致认为苏联家大业大,德国绝对不敢撕毁条约。

但所有人不知道的是,这一招,人家中国早在2200年前的秦朝就玩过了,这叫“远交近攻”。

但当林彪在我们军事会议上做出“德国不会只进攻乌克兰,德国的野心远不仅如此,将对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整条线对苏联全面发起闪击战”的预言时,我们苏联将军和元帅们笑得直摇头,丝毫不掩饰他们的嘲笑,说林彪预言对了马奇诺防线,十有八九是“蒙”的,因为这个中国将军的预言越来越离谱了,竟然预言德国的目标是拿下莫斯科

这简直比男人生孩子还离谱。

先不管德国会不会进攻我们苏联。就算进攻我们,也是首当其冲进攻乌克兰。

现在的德国,那是以战养战,肯定以掠夺资源为首要任务,那么闪击乌克兰将是最好的进攻路线,没有之一。

如果不是这么考虑的人,那肯定不知道乌克兰是多么富有,肯定不了解乌克兰对德国意味着什么。

面对乌克兰这么大块蛋糕的诱惑,只要是人类还需要吃东西,就没有谁能禁得住这个诱惑。

而且德国人绝对没有胆子把苏联一口吞掉,除非希特勒疯了。

而事实证明,林彪眼光确实毒辣,希特勒的确疯了。

林彪眼光毒辣

克林姆林宫

为什么说林彪眼光毒辣,能做出这样准确的判断?和所有人一样,林彪来苏联之前,对苏联的军事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钦佩不已,但真正到了之后印象大打折扣。

总结为以下几点:虽然苏联抢先完成了部队现代化建设,但在战略战术方面始终不尽人意,而且傲慢自负,不知变通。

不只是这两次军事会议,其实很多事情都暴露了很多问题,苏联虽然有战斗民族的猛人气势,但缺点也很明显,说白了就是有点野蛮,不讲策略,只要对手战术稍微灵活一点,苏联军队立刻手足无措。


典型例子就是1939年11月苏联和芬兰的战争。

我们苏联人一开始就没瞧得起芬兰,面积小人口少,军事资源跟我们苏联比,那简直是蚂蚁和大象的差别,光军队数量,那就是6:1。

而芬兰却凭借优秀的战术执行力打了我们苏联的脸。

1939年,我们苏军开始没当回事,以为18个步兵师加上5个坦克旅,约50万人,足够了。到后来增至约100万人,4个集团军7个坦克旅45个步兵师,装备1500辆坦克和800架飞机。

相比之下,芬兰军力很不够看。

总兵力10个师,总数12.7万人,直到最后才不得以扩张,之后增至30万人,全国绑在一起只有870辆轻型坦克装甲车,空军共397架飞机,包括154架型号大多比较老旧的轰炸机。

这不是妥妥的“大锤”砸“鸡蛋”吗?按理说就我们苏军这兵力和武器配置,半个地球都能拿下了,但事实是被小小的芬兰阻拦了脚步。

苏军精锐第7集团军的9个师密密麻麻铺天盖地,从卡累利阿地峡源源不断涌入芬兰边境,芬兰人慌了,这搁谁谁不慌啊!

与苏军相比,芬兰军队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芬兰人就靠战术和天气的配合,愣是阻拦住了苏军进攻的脚步。



苏军每到一处,芬军早已疏散了民众,食物一点也不剩,住房和村庄全部损毁。想补充下食物,找个房子休息下,根本找不到。

让苏军最头痛的还是芬兰人埋的地雷

公路田野无所不在,让所有士兵心里发毛。拉开门,门上有炸弹;踢一脚死猪,死猪肚子里也有炸弹,甚至茅坑里都放着炸弹。各种藏炸弹的手段简直匪夷所思。

苏军发起进攻后,已经习惯了大兵团推进,密集队形步坦协同,根本不管天气和地形直接毫无保留推进。伤亡一批,下一批接着还是像头熊一样推进。


虽然很猛,但能看得出来,指挥严重缺乏创造力,机械地执行命令,对方战术和战场形势是在变化的,墨守成规只能束缚自己。

而且,精良的装备在苏军手里并没有得到充分运用。

几乎一半坦克白白损毁,剩下的坦克只能撤回营地,撤回的同时后面还断层地跟着50%的部队。

尼基塔·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感叹道:斯大林大发雷霆,谁都无法接受如巨人一样强的苏联,竟受挫于芬兰。


表面是赢了,实则赔大了

碰到这事儿,就是石猴孙悟空的心都得滴血,我们苏联是打赢了,但在这场战争中人员损失几倍于芬兰。再加上无数的战略物资,表面是赢了,实则赔大了。

但我们并没有吸取这次教训,接下来面对德国的进攻再一次暴露出老毛病。

德军的闪电战在西线全面开战后,我们在前期的战术中死守阵地,这不是白白送给德国人爆炒的机会吗?

1941年6月,巴巴罗萨行动开始,苏德战争正式打响,正如林彪预料的那样,德军从波罗的海到黑海1500公里战线上全面西进,整个西线全部开战,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安全。

巴巴罗萨行动之前,我们苏联对德国往苏德边境拼命调兵没有产生丝毫怀疑,完全没把林彪当初的话放在心上,这时候才想起这位中国泥腿子将军的预言,真是一语成谶。

最令人窒息的是,巴巴罗萨行动第1天,德军就摧毁了1500架苏联飞机,1500架赶上一个国家的全部家当了,要不是我们苏联家大业大,这第1天就被打得再也起不来了,到了第3天,共有3392架飞机被摧毁。

一直到巴巴罗萨行动第21天,我们苏军足足后退了500公里;

战争一开始,我们西部大面积领土就沦陷了。



在三个月时间里,我们1500多辆坦克被摧毁,8000多架飞机损伤,足足300万人被俘,刷新了整个人类战争史记录。不说别的,单单基辅合围,苏军官兵沦为俘虏人数高达60多万。

眼光毒辣的林彪战争还没开始就发现了端倪,但骨子里无比傲娇的我们做梦也没想到德军野心比天还大。

其实,战争初期双方兵力差距并不是很大。我们一部分资料认为,在“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国掏空家底出动了550万军队,而我们苏军却只有290万人,由此判断苏军的实力弱于德国,这是不准确的。


  • 第一点,德国海陆空所有部队全部加在了一起,而我们仅算了陆地部队,不是横向对比。
  • 第二点,我们苏联还有第二梯队并没有计算到这个数字中。

研究人员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合得出了新的结论,那就是:西部苏军陆军的数量在390万左右,不可谓不强大,欧洲之雄不是吹的。与此对应德军地面部队总数量也有320万。由此可知,我们苏军兵力到底还是强于德军。


而且我们苏联家大业大,即使被摧毁了上千架飞机仍有还击能力,这就说明战争一开始苏军实力强于德军,这是无可争议的。

我们将军和元帅们做梦都没想到,战争初期的一系列失败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在德军机械化部队全力推进下,我们丢了乌克兰这一煤炭粮食产地,丢了波罗的海三国这一北方缓冲区,就连重要战略屏障白俄罗斯都丢了,整条战线上除了布列斯特塞瓦斯托波尔等少数要塞抵抗时间较长,其他地区皆快速沦陷。



原因是什么?

除了准备不够充分之外还有很多原因,归根到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战斗民族的自大,预料到了德军进攻,但错估了德军的决心,没想到德军的剑锋竟然直指莫斯科,而这更说明了林彪战略眼光的毒辣,现在我们不得不承认:

林彪的第一次预言:马奇诺防线是镶着金边的垃圾,一语中的。

林彪的第二次语言:对德军的巨大野心和战略走向的一语成谶。

而这才是林彪五次预言的前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