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珉:第一次接触林立果
鲁珉——曾经是一个为全国人民熟悉的名字。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曾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先后击落了5架当时美军最先进的佩刀式f-86歼击机,被志愿军总部授予“特等功臣”和“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
在返回祖国的那段日子里,鲁珉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民的鲜花和掌声包围。
1956年6月,时任空军团长的鲁珉在夜间作战,一举击落一架进入江西上饶活动的轰炸机,首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防空作战中航空兵在夜间击落敌机的战例。国防部为此通令嘉奖,鲁珉因此晋升一级军衔。
鲁珉在抗美援朝中
1969年,时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党委书记的鲁珉被任命为解放军空军作战部部长,从南京来到了北京,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到北京后不久,鲁珉接到了空军司令吴法宪和他的妻子陈绥圻(吴办主任)的电话,吴法宪和陈绥圻告诉他,林立果要到指挥所看看,让鲁珉亲自到门口迎接一下,并让他通知情报部、通信兵部、雷达兵部的部长都来向林立果介绍情况。
林立果这年24岁,刚刚从北大物理系辍学不久,在叶群的招呼下,林立果进了空军。
林立果初出茅庐,涉世不深,叶群向吴法宪提出,要在空军内择优挑选可靠的干部,陪护林立果工作,让他学习一些实际的本领。吴法宪选择的人是比林立果大20岁的空军党办秘书周宇驰。吴法宪嘱咐周宇驰:“要以忠于林副主席的感情,去尽心竭力呵护林立果同志。”
从此之后,周宇驰一天到晚都跟在林立果的身后,每天驾车早接晚送,向他讲解空军的历史和各种相应的知识。当时的林立果化名为“吕果”,只有一些级别较高的同志才知道他的来头。
鲁珉第一次见到林立果,发现他是一个长着一张娃娃脸、个子一米八左右、有些腼腆、不爱说话的年轻人。
鲁珉向他介绍了一些空军的情况,谈话结束后,陈绥圻把大家一起叫去吃饭,在路上,林立果说:“鲁部长是战斗英雄,我要好好向你学习。”
鲁珉回答:“应该向革命小将学习。”作为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比林立果大20岁的作战部长,鲁珉这么说其实并没有问题。
但一旁的陈绥圻不高兴了,她纠正说:“鲁部长可不能这么说,林立果同志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都比我们高,可不能叫‘小将’。”
陈绥圻和吴法宪
林立果进入空军后,他的母亲叶群希望他学学坐机关,写写报告,提升一下文字水平,但林立果却觉得天地宽广,大有作为,老想下部队去看看,他的几次申请都被叶群驳回了。
叶群嘱咐陈绥圻:一定要让他干,写点东西,让周宇驰帮忙整理。
林立果听后大怒:听她的干什么?听她的我还当什么兵呀!
为了调和这对母子的矛盾,空军最后成立了一个调查研究小组,由林立果任组长,还分给他一些参谋,让他具体研究一些空军中存在的问题。
林立果是元帅之子,从小就和部队有着深厚的缘分,而且林彪允许他看国内外的最新资料,了解国际军事的最新动态和新式武器,眼界开阔。再加上他是北大物理系的学生,对技术革新很有兴趣,脑子也活泛,所以他在调研小组里的威信还是挺高的。但是,一涉及到具体的作战,他就很容易露出马脚了。
比如有一次,林立果提出,要让空军训练从空中投掷手榴弹,作为人民战争的一种战术手段。鲁珉听后哭笑不得,劝他说:“我们的飞机在几千米,上万米的高空作战,怎么能从那么高的地方往下扔手榴弹呢?”
在他的建议下,林立果把高空投掷手榴弹变成了用低空教练机向下投掷小型炸弹。
当然,林立果也有一些成功的建议。
他曾建议要改革部队临战中的实际问题,比如一个连队在战场上缴获了敌人的坦克,如何把这辆坦克保存下来呢?他亲自实验,找来一个连的战士,让他们学习开汽车,因为汽车和坦克的驾驶原理是相通的,只要学会启动、转弯、停车这三个动作,就基本算是会操作了。林立果用了两个小时训练战士,果然两个小时后,战士们都能随便开一开了。这个实验还得到了林彪的表扬。
林立果还搞过水陆两用坦克、小型天线、防止飞机撞山器等等,他还曾建议把张家口的黄阳山劈掉一半,朝北装上我们的新式雷达,据说只要苏联一发射洲际导弹,我们就能发现。
林立果在空军搞得非常热闹,由于他特殊的身份,他很快就成了空军上上下下学习的榜样。
林豆豆:林彪在林立果眼里也过时了,也不行
有一句话叫“少年得志大不幸”,这句话用来指林立果是合适的。
在众星捧月般的簇拥中,林立果很快迷失了自己,他身上的内心和质朴渐渐褪去,变成了一个志大才疏、狂妄自负的人。
鲁珉后来接受采访时回忆说:“那时候在空军提起刘亚楼,我们都讲刘司令,是非常尊重的。他,林立果,一口一个刘亚楼。我想,刘亚楼和你父亲是同辈的……小毛孩子太狂了。对叶群,他叫‘他妈的主任’,称呼吴法宪是吴胖子,草包司令。”
他评价林立果说:“他生在那个家庭,比当时的同龄人视野开阔,知道的多,这都可能。但是,真的要他干一番事业,那可差得远了。你当个团长、师长试试?不要说中央那些老人,就是空军里的这些老人,要真跟你干,你行吗?你说来说去,还是个毛娃娃嘛!”
“我一直认为他的野心大得很,他搞那些事,都是为了扩大影响,捞资本、树形象。在他的眼里,那些老的都不行,都不在话下。后来我听林豆豆讲,林彪在他眼里也过时了,也不行,他们只不过要林彪这个牌子。”
林豆豆
林立果是一个擅长弄虚作假的人,鲁珉讲了几件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目睹过的事情来说明这件事。
那时候,毛主席曾对江腾蛟有过一个批示:“此人不可重用。”可林立果就给江腾蛟送了另一个条子,要他“好好学习,养好身体”,他说这是林彪写的,但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江腾蛟感动得不得了,把鲁珉养在他架的鸽子送了两对给林立果,让他转送给林彪。结果有一天,鲁珉去曾国华家做客,却看到这两只鸽子被转送给了曾国华。
很多话,林立果都说是林彪讲的,但谁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一些事他不办,,说要去问问首长,但谁也不知道他回去有没有问。鲁珉感慨道:“他这个人讲的话,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呢?”
在林立果蜕变的路上,有一个人起到了严重的负面作用,这个人就是周宇驰。
周宇驰与妻子
周宇驰原本是航校的宣传科长,后来被调去给刘亚楼当秘书,没过多久,刘亚楼就把他撵走了,具体原因不得而知。65年刘亚楼病逝后,周宇驰才得以重回空军,但吴法宪又把他送到了林立果那里。
周宇驰为人狂妄,讲话口气很大。他为宣传林立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有一次,他把一群人弄到一起说:“大家要认识到林立果同志是天才,要相信他,相信到他说太阳从西边出来,你也要说对的程度。”
他还说:“大家要支持林立果,就像你们存钱一样,一本万利,零存整取。”
鲁珉听到妻子向他转述了周宇驰的这番话后非常反感,另一方面又感慨于周宇驰的无知——只有无知的人才会如此公开地宣扬自己的投机,他这样的人,只会帮倒忙,一步步把林立果推向毁灭之路。
周宇驰善于伪装,背后常常说吴法宪无能,可一到吴法宪和陈绥圻面前,又装得恭恭敬敬,其人品由此可见一斑。
吴法宪
有一次,林立果在调研小组发表了一个讲话,周宇驰四处找人润色后,未经请示就在空军内部四处传播,这个报告就是那个著名的“讲用报告”。
有一次,吴法宪私下对林立果等人说:“你下部队,可以在那里指挥一切,调动一切。”周宇驰又未经请示,就把吴法宪的这番话向空军作了传达,林立果的名字在空军一下子变得无人不知,威震八方,搞得吴法宪非常被动。后来吴法宪在法庭上说,“两个一切”越传越开,他也不敢否认,害怕得罪林家。
鲁珉急见李德生:首长,我犯了大罪
1971年9月11日,江腾蛟把鲁珉带到了西郊机场的一间小平房开会,在这次会议上,林立果向周宇驰、江腾蛟、鲁珉、李伟信、于新野下达了一道骇人听闻的命令,听到命令后,鲁珉的头像炸开了一样,他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回到家后,鲁珉既不愿意服从命令,又害怕被这伙人杀人灭口。他站起坐下,左右徘徊,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的胳膊腿打断,以此拒绝林立果。
鲁珉的妻子武杠桥认为这样损失太大,身为一位医务工者,她提出用盐水擦眼睛,这样眼睛很快就会变红变肿,就可以进医院了。鲁珉采纳了这条建议,以“急诊”的名义住进了空军总医院。
进入医院后,鲁珉的下一个问题是,这样才能及时地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中央。
他不敢相信吴法宪,过去的很多事告诉他,说不定他会被吴当场抓起来。该找谁呢?鲁珉想到了一个人——张文秋。张文秋是毛主席的亲家,刘思齐和邵华的母亲,鲁珉和她关系很不错。
13日上午,他给张文秋打电话说,自己有紧急情况向毛主席汇报,希望她替自己传达。张文秋告诉鲁珉,自己要见主席,也要一层层向上报告,最少要一个星期。
鲁珉随后又想到了自己的同学鲁瑛,《人民日报》的编委负责人,让他给自己联系周总理。鲁瑛说他们想见周总理也不简单,快不了。
最后,鲁珉想到了总理派到空军指挥所坐镇指挥的李德生(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9月14日中午,已经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李德生刚躺下,就接到了军委1号总机传来的电话:“空军司令部作战部长有急事找你。”
李德生秘书接到电话说,鲁珉在电话另一头说:“我要投案,揭发重大问题。”李德生顾不上两天连夜没睡觉,立刻就叫鲁珉来见自己。
鲁珉赶到后,一进门就放声大哭:“首长,我犯了大罪……”鲁珉随后详细地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向李德生汇报了一遍。对于鲁珉的交待和揭发,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毛主席后来说:林搞政变,有的是想干不敢干,有的是叫干不愿干,鲁珉就是叫干不愿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