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案例显示,非军事区难保和平,金门的提议,显露的是投降意图

这两天的台海,很热闹。除了我们的军机军舰时不时过去附近活动之外,受台湾地区控制的金门,也提出了想要在当地设立永久非军事区的倡议声明。

在目前的台海局势下,金门同胞提议设立非军事区可以理解,其实在战时(法理上,内战并没有结束)宣布和平化其实无异于投降。这也能体现出,他们不愿意成为“台独”炮灰的决心。

除了倡议金门成为永久非军事区,远离战争外;金门方面还提到了希望强力推动金厦跨海大桥的早日兴建,及营造金厦特区生活圈,来带动金门的经济发展。

金门的提议和愿景,也是看中了缓冲区的经济纽带作用。

对于金门的倡议,国台办也予以回应“金门乡亲的呼声,我们听到了”。尽管当前台海形势比较紧张,台湾地区民进党当局受美国操弄,一意孤行与大陆断联;但大陆方面正持续努力恢复两岸交流。无论恢复小三通还是恢复两岸直航航点,都摆出了大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的态度。

可见,想要地区稳定发展,关键还是心平气和地谈。而怎么谈,跟谁谈也很重要。

海峡不是三八线,非军事区也未必带来稳定

金门这个地方很特殊。它的行政区划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市,但实际被中国台湾地区当局控制。金门位于台湾海峡,也是大陆跟台湾的中间地带。可以说,一旦台海爆发危机,金门会是最先感受到压力的地方。

除了金门,还有马祖。这两个地方作为大陆方面的行政区域,由台湾地区实际控制已经几十年。虽然人和地没有回来,但有一层这样的归属关系,加之距离大陆更近,两地的民众和大陆其实是更亲近一些的。

这里就必须提一下“金马撤军论”了。有人将金门设置非军事区的倡议同“金马撤军论”作类比,说这是它的延续。但实际上,美国提出“金马撤军论”,和“台独”分子呼吁撤军金马,都是为了切断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系,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而为了打击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金厦海峡间还有过一段时间的相互炮击。

所以说“金马撤军论”谈及的设置两岸缓冲区,和今天所说的非军事区不是一码事,这个不能混为一谈。

当然,大陆人民可以理解金门不想当炮灰的心情。但在国际惯例上来说,非军事区多被视为中立领土,并形成“国家”之间的事实边界。

也就是说,尽管设置非军事区虽然可以避免冲突发生,但由于金门情况特殊,在这里设置缓冲区,如何设,叫什么名字,还需要两岸仔细商谈。

这就是跟朝韩三八线最大的区别。

三八线一开始是美苏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区域划分界线,之后变成朝鲜跟韩国两个政权的分界线,随后才调整为非军事区。

文在寅时期,在进步派的努力之下朝韩关系缓和,见证双方和平会谈的板门店一度成为旅游景点。韩国在非军事区开发和平之路的徒步旅游线路,并希望在此基础上开展更多跟朝鲜合作的经济项目。

以现在的朝韩关系看,设置非军事区也不是完全能带来稳定,重点从来不在于非军事区之内,而是双方政坛之上。半岛想达成共同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保守派执政时期是不可能了。

当然,半岛有半岛的情况,缓冲区实际上还是可以成为经济纽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这也是金门发出倡议的原因。

自家人的事情,可以商量着来

虽然同样都是美国从中作梗,但大陆和台湾完全不同朝韩。是否设置非军事区只是个名头,两岸和平更重要的,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在遵守“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台湾人自认炎黄子孙、不勾结外部势力干涉的一颗中国心。

简言之,只要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大陆跟台湾就能坐下来好好聊。这其实比让朝鲜跟韩国好好聊的条件,容易多了。

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诉求,也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金门的倡导是民意的体现,这种声音也可能不会仅限于金门出现。

推动“金厦跨海大桥”早日兴建,恢复小三通和两岸交流,都是可以商量着来的事情。大陆方面事实上一直也在通过相关政策,支持金门的经济发展,并为其提供便利。除了经济上的支持,民生方面也没落下。2018年,大陆正式向金门地区供水,而与金门通电、通气、通桥等前期技术准备也基本完成。

大陆的发展规划,是包含了台湾同胞在内的。金门也好,本岛也罢,只要真心实意认同一个中国,其实可以尝试各种方式加深联系互惠互利。而若是像如今的民进党当局那样只想着勾连境外势力搞分裂,其他一切追求和平的手段,最终都会成为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