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2021年01月05日09:10:22 历史 1361

  提到越王勾践我们总能想到他卧薪尝胆的故事,就是这么励志的一个人却在灭吴兴越后对功臣文种、范蠡大下杀手,但聪明如范蠡当然没让他得手。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勾践为什么要杀范蠡呢?其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大家应该都知道韩信“敌国破,谋臣亡”的感慨,勾践谋害范蠡就是基于这一点。第二,在勾践卧薪尝胆期间曾做过一些不太体面的事情,比如尝粪品病等等,这些文种和范蠡全都知道,换言之也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让我不得不灭口啊,其实就是面子在作祟;人们大多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而对于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如果被人看见了就容易生出嫌隙,勾践在一朝称霸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隐瞒之前那些不堪经历,对于知道这些经历的人他也要强迫他们遗忘。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第三,勾践就是典型的共患难易,同享乐难;在卧薪尝胆时勾践和范蠡、文种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勾践希望文种和范蠡能帮助自己称霸成功,而文种和范蠡则需要用辅助勾践称霸成功这件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但在勾践称霸成功后他与范蠡、文种之间立刻变得对立,勾践认为只有杀了他们才能平衡好其中的利害。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那为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文种死范蠡活?范蠡和文种皆是因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才投奔了勾践,希望能通过帮助勾践绝地反击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事实证明他俩的确是又聪明又有能力,但要说大智慧还是范蠡更胜一筹。文种曾在给越王献策时交给他“破吴七术”,勾践仅用三术就破吴,可想而知文种有多厉害,可如此厉害之人放在身边总是心有不安,于是勾践在称霸后便着急逼死了文种。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可惜了文种再聪明也没用,他没看清自己的对手是何种人。范蠡此人最会察言观色,在看到情况不对,一点没犹豫就跑了,什么东西都不带,从范蠡身上可以看出他的舍与得,其实范蠡在跑的时候就告诉过文种,勾践不是什么好人,让他赶紧逃命,但文种想着我都还没享受胜利的果实,于是便留了下来。最终结果大家也知道了,可见有舍才有得。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范蠡的智慧之处首先在于知道自己有多大能力,也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于是在面临选择时才能做好取舍。其次范蠡的执念并不深,他比文种活得更加潇洒,因此在舍与得之间才更加容易做出选择,也才能“大得”。最后就是范蠡其实是一个懂得知足的人,这种人往往可以将生活过得很好,也能适应生活上的各种变动。这也给我们以启示: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清醒而理智地看待问题,切勿让外界蒙蔽了双眼。

面对勾践的屠刀,范蠡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或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佛门高僧到抗元名将!广东惠州古代十大风云人物速览 - 天天要闻

从佛门高僧到抗元名将!广东惠州古代十大风云人物速览

在岭南文化的版图中,惠州犹如一颗镶嵌在东江之畔的明珠,历经千年岁月沉淀,孕育出无数杰出人物。从隋代高僧到宋末名将,十位历史名人在不同领域各展风华,用智慧与热血书写传奇。让我们通过“档案 + 生平”的视角,走进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
河南巩义:北宋皇陵麦金黄 - 天天要闻

河南巩义:北宋皇陵麦金黄

5月25日,河南巩义,千年宋陵——永泰陵内小麦金黄。石像生立于麦田周围,宛如“麦田守望者”。不日,这里即将迎来麦收季。图为永泰陵内小麦金黄。经晓佳 摄图为永泰陵内小麦金黄。经晓佳 摄图为石像生“守望”着麦田。经晓佳 摄图为石像生立于麦田两侧,宛如“麦田守望者”。经晓佳 摄图为游客在永泰陵内游玩。经晓佳 摄图...
一块荒地定乾坤:牧童变帝王背后的真实人性博弈 - 天天要闻

一块荒地定乾坤:牧童变帝王背后的真实人性博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来自权威资料,图片源于网络。若文章中涉及到版权,请和我们联系,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中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有错误或不实之处,还请您谅解和指正,创作不易,感谢支持。前言历史长河中的某些瞬间,往往被后世赋予神话色
剑河公路:沉入湖中的彩带 - 天天要闻

剑河公路:沉入湖中的彩带

编者按:本文选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世纪大坝 清江明珠——三板溪水电站文史资料专辑》第187页。作者为时任剑河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姚本正。三板溪水电站库区南加段(图片来自网络)三板溪水电站库区淹没剑河境内公路10条,总里程120.12公里。它们分别是:1956年3月至1981年9月分段修建的展架至剑河至满天星至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