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配置豪华,战力亚洲第一,为何在黄海海战不敌日本海军

2020年04月16日13:30:05 历史 1966

清末的中国,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痛定思变的清廷为求自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举措就是打造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师。

由于财政孱弱,三支水师的实力并不相仿,其中以北洋水师的资金投入最多,实力也最强劲。

根据当时《美国海军年鉴》的排名来看,北洋水师的综合实力一度曾经跻身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位置。

可是没过多久,北洋水师的实力就被日本海军迎头赶上甚至反超了,其中缘由究竟为何呢?

北洋舰队配置豪华,战力亚洲第一,为何在黄海海战不敌日本海军 - 天天要闻

同为东亚之国,近代中国和日本的命运有些许相同的地方,二者都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手段叩开了国门。不过面对如此惊天变局,日本人思想转变的速度就要大大快于清朝那些传统的士大夫了。

自明治天皇登基开始,日本就确立了“武国”的战略方针,欲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为了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日本踏上了一条对外侵略扩张的激进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要任务就是建设海军。日本虽为蕞尔小国,却能集中全国之力投入到海军建设中。

反观清廷一边,虽然不情不愿地开始了洋务运动,并且打出“自强”的旗号建设近代海军,但其本质不过是为了谋求自保而已。虽然一次性砸钱建成了煊赫一时的北洋水师,但自那之后便沉浸在亚洲第一的美梦之中无法自拔。

北洋舰队配置豪华,战力亚洲第一,为何在黄海海战不敌日本海军 - 天天要闻

在1886年,清廷派出以“定远”级铁甲舰为首的六艘战舰访问日本,耀武扬威的意图不能再明显,给日本人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但清朝的铁甲巨舰并未吓到日本,反而成了刺激日本人疯狂造船的动力。上至明治天皇,下至平民百姓,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集资造战舰的运动之中。

北洋舰队配置豪华,战力亚洲第一,为何在黄海海战不敌日本海军 - 天天要闻

天皇每年从自己的私产中掏出三十万日元,政府人员也献出了工资的十分之一,普通的国民捐款不超过一日元的数以万计。当时的日本国内的各大报纸连续大篇幅的报道了捐款不到一日元的事迹,使得财政困难的明治政府得以推行雄心勃勃的购舰和造舰计划。

北洋舰队官兵访问日本时所写的《东巡日记》中写道:“其制造技艺精益求精,孜孜日以上达。由此观之,日本海军之勃兴,他日不难与欧洲诸国并驾矣。”

北洋舰队配置豪华,战力亚洲第一,为何在黄海海战不敌日本海军 - 天天要闻

对于其海军基地建设同样令北洋舰队官兵震惊:“吴港既开三年,其基础之精进,其步之速,竟将与欧洲比肩,令人一见而生敬畏奋发之心,实不可限量。”

对于世界造舰趋势的发展,清政府的有识之士不是熟视无睹,只是限于禁令,根本无法购买新式战舰,甚至连战舰保养维修的必要零件也无法购买。清廷统治者忙于修缮皇家园林,而朝廷里的一些官员也上奏挪用海防经费。

光绪十七年,户部奏酌拟筹饷折,建议南北洋购买外洋枪炮、船只、械器暂停两年,所省价银解部充饷。

多年未有新式军舰加入北洋舰队,貌似强大的北洋舰队经过岁月的侵蚀也逐渐失去它往日的风采。

北洋舰队配置豪华,战力亚洲第一,为何在黄海海战不敌日本海军 - 天天要闻

在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国内最大的造舰厂也被摧毁,短时间内再也无法建造新式军舰,而日本的军舰建造技术蒸蒸日上,所造的军舰在性能上也超过了清政府所造的军舰。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北洋水师不仅补充不了新战舰,就连现有战舰的维护都成了大问题。

很多战舰的锅炉经过多年的运作已经处于报废的边缘,难以达到下水时的最高航速;战舰本身需要修复的地方也很多,可是很多必需的零件国内根本无法仿造,但清廷却禁止向国外购买。

此消彼长之下,日本海军的实力能够在短期内反超北洋水师,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