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2020年03月29日07:36:28 历史 1025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当年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限他在十日之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抬头望天,他明知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还是淡定表示只需三天。结果,诸葛亮借由大雾天气和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使周瑜哑口无言。可是,为何曹操宁愿射光十万支箭,也不曾射出一支火箭呢?难道是他考虑不周?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其实不然,诸葛亮十分聪明,他将出兵时间选在了凌晨4点左右,那时候大雾最浓,能见度极低。反观曹操,他本就敏感多疑,见到如此大雾,料定诸葛亮定会有所作为,但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选择将营寨紧闭,同时做好防御措施,防止敌人袭营。此外,曹操营寨内的士兵都穿戴好盔甲,随时准备应战。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当前方暗哨传来诸葛亮船只袭来的时候,曹操隔着浓雾,根本无法看清敌船,只能下令放箭,进行全方位打击。不过,诸葛亮担心的正是如此,他为了集中获取箭矢,不停地大声擂鼓,让曹操可以大致判断他的方位。众所周知,当箭矢绑上带火的布条之后,杀伤力会降低,而且射程也会变短,曹操为了不浪费箭矢,就没打算使用火箭,此其一。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其二,在浓雾中使用火箭会暴露己方的位置,双方在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作战,谁先发现对方,谁就占据优势,曹操自然不会率先暴露方位。另外,由于曹操营寨的位置固定,他不确定敌船上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一旦射出火箭,尽管可以引燃敌船,但如果上面空无一人,而且笔直地向己方营寨一头撞来,他的大营很可能会烧成一片火海,得不偿失。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其三,火箭的造价昂贵,成本太高。三国时期,硫磺、火油是稀有材料,不像竹子、羽毛那么廉价,不能随意使用。更何况,由于事发突然,曹操也来不及让将士们拿出火油、布条,再绑在箭头上,一旦贻误战机,后果不堪设想。再者,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晴天使用火箭的效果,不知比雾天好了多少倍。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最后一点,曹操不喜欢采用火攻的方式获胜。当年的曹丞相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拥兵百万,大有席卷天下之势。如果对付小小的孙刘联军都需要火攻,岂不让世人笑掉大牙?更何况,诸葛亮才是玩火的高手,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都是他的杰作。获胜后,他自己都说玩火不好,容易折寿。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何曹操宁愿射光10万支箭,都不曾用一支火箭? - 天天要闻

事实上,诸葛亮早就做好了防火措施。《北堂书抄》卷一百三十二记载:战时,皆取船上布幔、布衣渍水中,积聚之,以助水淹。贼有火炬、火箭,以掩灭之也。违令者髡翦耳。由此得出结论,即使曹操使用火箭,也注定徒劳无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 天天要闻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8日18时2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4岁。秦文俊,193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49年7月在武汉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并参加工作,1952年7月加...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据韶州清风消息:日前,经韶关市委批准,韶关市纪委监委对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邬贤有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甘于被“围猎”,将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
宁德市委书记调整 - 天天要闻

宁德市委书记调整

福建日报5月20日消息,日前,福建省委决定,张永宁同志任宁德市委书记。张永宁(资料图)福建省委组织部5月13日发布任前公示公告。其中:张永宁,男,汉族,1967年10月生,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拟任设区市党委正职。公开简历显示,1989年,张永宁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晋江县养正中学任教,...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 天天要闻

古代盛行“表哥娶表妹”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原因其实很简单

影视剧常常会设定一个“青梅竹马”的桥段,尤其是古偶剧,还是古言小说。编剧或者作者,设定的“青梅竹马”大多是从小一起长大,对彼此都很了解的小伙伴,同一个村子的,或者家里离得不远的。严格来说,在古人的观念里,这都算不上青梅竹马,他们觉得真正的青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这位明朝“全能学霸”何以成为“第一流人物”? - 天天要闻

《国士丘濬》新书发布:这位明朝“全能学霸”何以成为“第一流人物”?

中国网5月19日讯(记者 郑伟)丘濬是谁?他是历史地位被低估的“先明一代文臣之宗”和“理学名臣”,是政治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和“戏剧家”;他是史学家钱穆先生所推崇的“第一流人物”,是青年作家何杰华笔下“‘横站’于时代的‘国士’”,同时也是读者眼中明朝的“六边形战士”和“全能学霸”。5月17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