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背刺冯玉祥的曹浩森

2025年05月28日04:13:07 历史 1007

引子

#本文摘自《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1983年9月),作者邵天柱,原标题《曹浩森的生平》

文史钩沉:背刺冯玉祥的曹浩森 - 天天要闻

正文

曹浩森是江西都昌县人。一八八四年生于波(鄱)阳湖滨之都昌周溪牌楼曹村。

文史钩沉:背刺冯玉祥的曹浩森 - 天天要闻

祖父曹常相,务农兼渔业,家境清寒,生三子,曹浩森父曹光润(曹静山)居末。光润父兄刻苦让他读书至中举。曾任余干知县一任,任满后即回周溪镇闲居。

曹浩森幼受家教,仰慕仕途,怀着将来扬名显亲的念头,入私塾就读就很用功。废科举兴学堂后,于一九〇四年进入都昌高等小学堂。旧学制高等小学修业四年,入学年余他就毕业了,于一九O五年补县学附生。

一九〇六年,曹浩森赴省城南昌,考入江西陆军小学堂。校长由江西藩台兼,教育长刘浩如。武宁李烈钧,当时任江西新军五十四标一营管带,兼该校军事教练。在陆小,曹浩森第一次与李烈钧相识,并建立了师生之谊。与曹浩森的同期同学有李尚庸、张岂庸、徐雄士等。在同学中,曹浩森的年岁居长,个头高大,为队中排头兵,且其旧学功底好,成绩优良,颇受李烈钧等器重。

一九〇九年六月,曹浩森以最优等成绩,由陆军小学毕业,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同年十二月,选送日本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一九一一年毕业,正值辛亥革命爆发,曹浩森在日本闻讯,即返国从李烈钧在江西投入革命,先后任江西都督府军务部军事科员、军务部副官、江西护卫军第三营督队官等职。一九一二年十月,为求深造,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一九一三年三月,宋教仁被刺后,李烈钧主张武力讨袁。四月上旬,通电反对袁世凯向五国银行缔结善后大借款。六月九日被袁撤职,遂潜赴上海,与孙中山共商讨袁。是月中旬,李回江西具体

组织起兵讨袁事。曹浩森获讯后,即辍学赶回江西参加讨袁,编入讨袁军左翼军司令林虎部,任一团团副,军驻德安。七月十二日,湖口起义开始行动,林虎部按计划于拂晓在沙河(起义前该部已进至沙河,距北军仅九里)发动攻击。初,士气旺盛,兼以地形熟悉,连战皆捷。迄至七月二十一日,袁世凯下“讨伐令”后,北军数路向九江进击,加之起义军六团李定魁叛变,遂转胜为败。前线失利后,曹浩森随同林虎率部队经由德安、永修奉新修水萍乡撤退,开入湖南长沙将军城,弹药及一切装备交给湖南都督谭延闿。

谭送银元十万元,作解散部队之用,曹浩森即同林虎乘日本军舰仓慌东渡。不久,李烈钧亦兵败去湖南,由谭代定日轮去汉口转赴日本。二次革命至此天折。

曹浩森亡命日本后,入陆军第十四团工兵大队充士学候补生。一九一四年七月,北洋军阀政府追究曹曾参加二次革命,给以退学处分,日本政府串通一气,令曹中途辍学。曹遂转赴南洋,游历新加坡马来西亚槟榔屿、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等地,曾任棉兰《苏门答腊报》华文总编辑。一九一五年,充火山华侨敦本小学校长。

是年十二月,袁世凯窃国称帝,改中华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准备于次年元旦即位,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热反对。同月二十五日,蔡锷等在云南发难,反对帝制。消息传至国外,曹浩森即随李烈钧等由印尼潜回云南,组织护国第二军,被任命为护国第二军总司令部参谋厅第二课长。一九一六年六月,升任李烈钧所率之滇军第二军(即护国第二军)三十一团团长,奉命驱逐龙济光,占领广州。六月六日,袁在全国人民的声讨中忧惧自毙。不久,曹浩森之三十一团编隶滇军第三师,驻兵南雄。一九一七年四月,辞职回籍省亲,时离家已五年余。十月归队,被安排至广东警备军总司令部任参谋。一九一八年六月,调充滇粤桂联军总司令部参谋。一九一九年四月,升任总司令部副官。同月,由广东护法军政府参谋本部选送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到日本后,又因北洋军阀政府勾结日本阻挠,未准予人校,于一九二〇年十二月回国。在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孙中山身边理事。一九二一年五月,代表大元帅孙中山赴贵州镇远巡视,任参谋本部特派参谋、赞襄滇黔援桂军第三路、第四路军务兼接桂军第三路司令部参谋长,由贵州随军入广西柳州。十月;得日本政府电,准予入该国陆军大学,于同年十一月再次东渡,在陆大攻读至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毕业。

由日归国时,孙中山正在北京治病,遂于一九二五年二月由上海赶赴北京。三月十二日,孙中山逝世,曹浩森便留治丧处参与治丧事务。

一九二五年五月,由李烈钧推荐,曹浩森去冯玉详部任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参谋处长,同年12月,升任参谋长时。帝国主义勾结军阀,正处心积虑,企图扑灭中国革命。于是,攻击冯玉详的国民军“赤化”的舆论甚嚣尘上。冯玉祥不了解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的本质,也不了解何谓“赤化”,惟恐赤化罪名难当,惴惴不安。是年夏,苏联顾问团看到各帝国主义有指使各派军阀共同进攻国民军之势,谓“有守乃能有攻”,建议冯选择重要地带,预先构筑防御工事,经冯同意,选定南口,构筑了相当坚固的阵地。一九二六年三月,冯刚去苏联游历,各帝国主义策动的讨赤联盟军便向国民军五路进攻。四月,国民军被迫撤出北平等地,向南口集结。讨赤联盟军又四面向南口围攻。赖工事坚固,曹浩森等率国民军几方作战,虽大挫敌军精锐,但自身有生力量亦伤亡过半,饷械俱缺,又眼看将与陕、甘断绝联络,乃于八月十五日下令总退却,向西突围。南口失守,曹浩森随军退入甘肃宁夏

当国民军在南口激战之际,广东的国民革命军于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出师北伐。南口大战钳制了北洋军阀的兵力,配合了北伐。九月,冯玉祥自苏联归国,途中遇部属,谈及南口西撤,部队溃散,遂以言词激励,决心重振军威。九月六日冯抵五原,与于右任、邓宝珊等共同组织国民军联军,当即发表宣言,次日举行誓师典礼。

建立了以冯为司令的联军总司令部。十二月,升曹浩森为总司令部副总参谋长。五原誓师,在中国大西北举起了武装讨逆的旗帜,对刚开始的北伐战争,作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

一九二七年三月,曹浩森随军由甘肃平凉入陕西西安,尔后转战河南山东河北。四月底,武汉国民政府将冯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不久,曹浩森继石敬亭、刘骥后,任该集团军总参谋长。随着北伐胜利,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激起了国民党右派的仇视。冯出于“共同北伐”以减轻自己军事负担的心理,被蒋介石的“清党”反共,以完成“继续北伐”的谎言所诱,出面撮合蒋汪合流。在所谓“清党”之后的“继续北伐”中,冯确实发展了自己的实力,成为蒋、阎、冯、李四大军事集团中最强的一支。因而引起了蒋介石的嫉视,企图肢解冯部。

曹浩森在冯军集团中,是属于极少数不是冯的旧班底的高级将领之一,蒋便对他特别进行拉拢,委以重任。先后于一九二八年五月,委曹特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七月,曹刚升任第二集团军训练总监不久,蒋又于九月委曹为江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长,目的为了将曹自冯军集团中拉出,但此次因曹念及与冯玉祥的旧情,未从蒋命就职。

与此同时,蒋对冯亦极力引诱。一九二八年七月,蒋同李宗仁到达郑州,借口北伐成功,要冯倡导各集团军总司令,都到南京供职,并由冯首先带头入宁。冯一时为蒋所蒙,欣然于八月一日到南京,任行政院副院长兼军政部长,并自行呈请取消开封政治分会。

不久,曹浩森亦于十一月受命,赴宁任军政部陆军署署长。

冯赴宁后,便察觉蒋之阴谋,遂于一九二九年二月五日以到后方养病为名,匆匆离开了南京。曹浩森亦随冯弃职出走。五月十九日,冯玉祥在华阴召集本部将领,商议反蒋。由于冯部韩复榘等叛变,计划失败。五月二十五日,蒋介石以南京政府名义明令讨冯,冯遂命曹浩森偕同邓哲熙太原会见阎锡山,约其共同倒蒋。阎闪烁其词,约冯面谈,虚言将与冯一道出国游历,待机再行倒蒋。冯受骗,在曹浩森等陪同下,于六月至太原会阎。冯等到了太原,使阎得以挟冯及冯军集团以自重,身价大增。蒋介石立即派阎为山西宣抚使兼办军事善后事宜,并亲到北平,邀阎前往面谈,贿以二千万元,备加拉拢。阎自见蒋后,既不谈出洋,也不谈反蒋,甚至避不见冯,将冯等软禁于建安村中。曹浩森见势不妙,驱车出走,去宁会蒋。

曹浩森到南京时,尚忧心忡忡。蒋介石听说曹浩森到,立即召见,不仅未加责备,反而百般安抚,嘱其仍回军政部供原职,使曹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自此,他脱离冯军集团,一头栽进蒋介石的怀抱。一九三〇年五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后,曹浩森便竭力替蒋出面调停,在客观上起了瓦解冯军集团的作用,使冯玉祥所统率的各部分崩离析。冯玉祥兵败后,愤然弃军移居汾阳峪道河。其旧部孙连仲,投山东省主席韩复矩,企图重新建立根基于胶东,并假韩之名去电蒋介石请求批准。而其时蒋对韩复榘亦有疑忌,接韩电后,疑忌益深,于是再次施用阴谋手段,设法将孙部调虎离山。曹浩森有心邀功于蒋,得此良机,遂为蒋出谋划策,以“剿共”为号召,拉孙连仲部至江西参与围攻红军的战争,以达到一箭双雕之目的。此策得蒋赞许后,曹又自告奋勇,亲临济宁,摇唇鼓舌,说服孙连仲接受蒋介石的改编,继而分批邀请孙部到南京受蒋传见,给予甚厚赠与。孙部原于冯玉祥统领时甚为艰苦,得小惠而忘大义,于是奉蒋命,开赴江西围攻苏区和红军。曹浩森此举,背信弃义,引起冯对他的很大不满。曹浩森自从投靠蒋介石后,唯蒋命是从,因而极得蒋宠。一九三一年一月,曹浩森升任军政部常务次长兼陆军署署长。同年六月中旬,他陪同蒋介石到江西,组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初,蒋打算任他为行营附设的“剿匪”区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曹坚辞不受,拥蒋自任委员长,意在以示“自谦”。但对蒋要他以赣人身份作反共号召,则心领神会,不遗余力。他身兼总司令部党政委员会委员及政务设计委员会主任数职,一到江西,便四出演说,大肆鼓吹反共。因反共卖力,一九三二年三月,曹浩森被任命兼任军事委员会陆军事务处长,尚未就职,六月又随蒋介石人鄂,被委兼豫鄂皖三省总司令部参谋长,协助何应钦致力“剿共”。一九三四年升任军政部代理部务兼代军事委员会第二厅主任。曹浩森深感蒋介石知遇之恩,当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以后,还于一九三五年四月出面编印所谓《江西剿匪史料》,撰写前言,恶毒诽谤、诅咒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和根据地,对蒋则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一九三六年,曹浩森当选国民党四全大会代表,调升军政部政务次长。一九三八年又当选国民党五全大会代表。一九三九年兼任军政部特别党部特派员。一九四O年当选国民大会军为代表。

一九四一年,蒋介石调熊式辉当军事代表团团长,出使美国,熊卸江西省主席任时,坚持所谓“赣人治赣”的荒谬主张。曹浩森与熊式辉既是同乡(熊为安义人,与曹同为旧南康府治人),又是同学(熊与曹自陆小至陆大多年同学),一向臭气相投。如熊将去任时,曾组织一伙反共政客、帮闲文人为自己编写《赣政十年》一书以树碑立传,曹为表其对熊反共手腕的仰慕之心,亦赋诗以贺,称熊“宣勤十载,治具毕张,桑梓之福,邦国之光”云云,为熊式辉在江西的十年反动统治涂脂抹粉。熊因此极力推荐曹接任其职。于是,曹浩森自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六年,在江西充任省政府主席五年余。

曹浩森在国民党政界虽任要职多年,但都是作幕僚长,养成了奉命唯谨的习惯。加之他恪守儒家教条,素以所谓“廉洁”自励,名为军人,而道学气味十足,几近于迂。为了自鸣“清白”,坚持不用亲属,他有兄弟、姐妹各三人,亲友众多,而同乡亲友甚至亲弟前来祈求差事,亦概不允。因此,始终未形成自己的集团。他自重庆来赣就省主席职,身兼保安司令、军管区司令数职,原省府旧班上下慌乱,深恐一朝天子一朝臣,派出专员率领车队,前去湘赣边界的界化陇车站迎驾时,曹仅带随员两人,行李数件,车队车辆全部放空而回,一时传为“官场佳话”。至泰和(抗战时江西省政府所在地)后,曹又于就职的第一个周会上郑重空布:“汉有肖规曹随之说,我曹某主赣,保证熊规曹随”云云。

在“熊规曹随”的口号下,曹浩森充当江西省主席后,的确是按照熊式辉的老一套,亦步亦趋,他表面上道貌岸然,甚至扮出一副“廉使”、“清官”模样欺世盗名,实则与熊式辉一样,重用特务,收买中共叛徒和变节分子,大肆推行特务统治,千方百计破坏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利用泰和、上饶等集中营,残酷镇压和迫害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在其统治江西的五年期间,中国共产党江西地下组织遭到巨大破坏。

一九四六年,曹浩森卸任去南京,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其间,还到江西视察过一次。一九四八年九月,携妾李甘稚自南昌去台。一九五二年二月五日,在台湾结束了他反共的一生。

资料来源:

《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二辑(1983年9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宋庆龄:旗袍女士爱国的一生 - 天天要闻

🇨🇳宋庆龄:旗袍女士爱国的一生

您轻轻翻开泛黄的历史扉页,时光指针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传来的婴儿啼哭声中,谁都不曾想到,这个生于动荡年代的女孩,将用毕生心血在中华大地书写不朽传奇。十五岁的渡轮载着青涩少女驶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雾沾湿了她的教科书。
《人生若如初见》大结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开放的载沣才是赢家 - 天天要闻

《人生若如初见》大结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开放的载沣才是赢家

刺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亡梁乡死了,清廷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这是已经预知的结局,无法改变。刺杀梁乡这个任务原本是交给顾买臣的,但是被顾买臣拒绝了,他虽然跟梁乡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也不想以怨报德。或许我没办法救他,但也不会亲手杀了他。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后,其父再被拘 - 天天要闻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后,其父再被拘

暴继业被羁押在无极县看守所。(受访者|供图)恢复自由近三年后,暴继业再次被公安机关拘留。暴继业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南塔影村人,2022年7月20日,他的二儿子暴钦瑞因被控涉黑(案件被称为“5·25”专案),在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死亡。当时,被“指居”的除了暴继业父子,还有暴继业的两个兄弟和他们的儿子,及...
日本古寺“龙骸”之谜破解:千年木乃伊竟实为貂类遗骸 - 天天要闻

日本古寺“龙骸”之谜破解:千年木乃伊竟实为貂类遗骸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保存数百年的神秘“龙骸”,近期被科学家揭开了真实面目。这具曾被误认为神话生物的遗骸,如今证实是11世纪意外死亡的雌性日本貂。这项发现不仅解开了困扰学界数百年的谜团,更展现了历史传说与科学考证的奇妙碰撞。据日本正仓院资料记载,室町时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教于1429年参观东大寺时,在修缮中的寺庙发...
陈梦有没有过自己的时代?她和孙颖莎谁厉害? - 天天要闻

陈梦有没有过自己的时代?她和孙颖莎谁厉害?

北京时间5月28日,陈梦冲上热搜,原因是她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再谈我的时代争议,她说奥运夺冠后仍遭质疑很煎熬。陈梦直言那段时间非常煎熬,如果还有人问自己是不是我的时代到来了,陈梦说自己不敢说了。但巴黎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