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2025年05月24日01:32:06 历史 1411

前言:1907年,一位名叫 西德尼·甘博 美国社会学家,代表哈佛大学前往中国进行社会调查。他用了近半年时间月在冀、鲁、豫、陕、晋等省考察文物古迹,并拍摄了大批照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西德尼·甘博在开封

1984年,也就是甘博逝世16年后,他的女儿在鞋盒里发现了父亲在华期间拍摄的照片,随后这些照片便被交给杜克大学图书馆完成数字化并公开展,本期为大家展示的成都老照片就出自于此。(原黑白已被修复上色)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龙亭

这座承载着千年王朝记忆的建筑群,前身为唐代永平军节度使衙署,五代时成为后梁后晋等王朝的皇宫,北宋时作为皇城核心,是帝王临朝与祭祀的圣地。

照片中,龙亭大殿的重檐歇山顶依然巍峨,檐角铜铃随风轻响,台基上的蟠龙浮雕虽已斑驳,却难掩昔日皇家气象!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破败的城楼和城墙

镜头里的开封城楼与城墙,如同一位伤痕累累的老者,默默矗立在时代的风烟中。

现存城墙虽为清代在北宋外城基础上重修,但其基址可追溯至唐代汴州城,曾见证 “汴京百万家,尽仰石炭火” 的繁华。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铁塔

镜头中的开封铁塔并非钢铁铸就,而是一座八角十三层的琉璃砖塔,因表面赭色琉璃砖近似铁色得名。

该塔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 年)的它,历经 37 次地震、18 次水患仍巍然屹立,堪称 “天下第一塔”。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南门外的独轮车

照片中这名乘坐独轮车的女子穿着不俗,想必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少奶奶。推着独轮车的这名男子穿着破旧,想必是她家的佣人。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府大相国寺

唐延和元年(712 年),唐睿宗李旦为纪念自己由相王即位,赐名 “大相国寺”,从此与皇室结下不解之缘。北宋时期,大相国寺迎来巅峰:宋太祖赵匡胤曾在此祈福,宋太宗赵光义亲题匾额,使其成为 “皇家寺院”,享有 “百寺之首” 的尊荣。

此时的大相国寺不仅是佛教中心,更承担着国家庆典、外交接待等功能 —— 天竺僧人在此译经,日本使节在此朝拜,西域商人在此驻足,成为丝绸之路东端的文化枢纽。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大相国寺 罗汉堂细节

作为寺内最具特色的配殿,罗汉堂采用歇山顶式建筑,屋檐微微上翘,形成优美的曲线,檐角高挑如飞鸟展翅,既符合传统木构建筑的力学原理,又暗合佛教 “超凡脱俗” 的意境。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缠足的老妇

大相国寺门口的妇女,他们缠足的小脚被粗布层层包裹,脚踝处的勒痕清晰可见,成为封建礼教最直观的实物注脚。

缠足始于北宋,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当时的女性从四五岁起便用布帛紧缠双足,使脚骨变形弯曲,形成 “三寸金莲”。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残破荒凉的王旦墓

北宋名相王旦的墓园在 1907 年已沦为一片废墟,墓冢坍塌大半,石羊石虎倒卧在荒草丛中。

王旦历仕真宗朝,辅政十八年,临终前叮嘱 “薄葬,勿修垣屋”,如今墓园的残破恰合其遗愿。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府府衙

开封府府衙的仪门紧闭,门前石狮半掩于荒草之中,却仍能从 “开封府” 匾额的斑驳中感受到一丝威严。

这里曾是包拯 “昼断阳、夜断阴” 的传奇舞台,北宋时称 “南衙”,掌管京畿地区的刑狱与政务。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府鼓楼

鼓楼的飞檐在 1907 年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苍凉,“声震天中” 的匾额已褪色斑驳,唯有楼下的市井喧嚣依旧。

这座明代建筑曾是全城的报时中心,每日 “晨钟暮鼓”,鼓声可传十里,鼎盛时鼓楼上放置着巨型更鼓,由专人按时敲击。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民间斗鸡

开封的民间斗鸡会在 1907 年的镜头里热闹非凡,两只雄鸡正展开激烈啄斗,周围观者或呐喊助威,或屏息凝视,气氛紧张如战场。

斗鸡习俗在开封起源于北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 “博鸡” 活动,到清代已成为百姓节庆时的重要娱乐。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斗鸡会参赛者

正对甘博镜头的参赛者们,身着粗布衣衫,腰间别着汗巾,手中的雄鸡却昂首挺胸,目光如炬,尽显 “战斗” 姿态。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府东岳庙

东岳庙的朱漆大门在 1907 年的照片中已褪色斑驳,门楣上 “东岳大帝” 的匾额鎏金剥落,却仍有信徒络绎不绝地走进庙门。

这座供奉泰山神的庙宇,始建于北宋,是百姓祈求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的精神寄托。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犹太人的石碑

刻于明代的《重建清真寺记》石碑,静静矗立在开封犹太会堂遗址旁,碑文用汉字记录着一个特殊群体的历史:“宋孝宗隆兴元年,有犹太教民远涉波斯,来抵东京,进贡西洋布,帝嘉其诚,敕建清真寺。”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府二曾祠

这座为纪念曾国藩曾国荃兄弟而建的祠堂,是晚清 “湘派” 势力在河南的象征。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风格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精巧与北方院落的开阔,假山、池水、回廊一应俱全。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河南贡院号房

河南贡院的号房在 1907 年的照片中排列如整齐的棋盘,每间狭小的木屋仅能容一人蜷坐。

贡院始建于北宋,明清时成为河南乡试的场所,至 1907 年,科举制度已废除三年,号房却仍保持着考试时的模样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开封繁塔

繁塔在 1907 年的镜头里显得格外孤傲,三层塔身矗立在空旷的原野上,看似 “未完工” 的残缺,实则是历史的馈赠。

这座北宋开宝七年建成的佛塔,原高九层,元代遭雷击损毁,明代重修时仅存底部三层,却因祸得福,成为国内少有的 “半截塔” 奇观。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未知牌坊

由于这张照片没有任何标注,笔者在撰写文章时查阅了大量资料也没有看出这是何处的牌坊,或许早已拆除了吧,如果有知道的观众老爷,不妨在评论区交流一下!

1907年,美国社会学家拍摄的开封,100多年前的开封竟如此发达! - 天天要闻

▲孩童

妇人怀中攥着糖葫芦的两岁孩童望向路人的懵懂目光,与古城飞檐下的风铃声、市井吆喝声交织,在时光长河中定格成一幕跨越世纪的温情剪影。


写在最后:1907 年的开封老照片,是时光赠予我们的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百年前古城的大门。这些泛黄的影像里,有王朝的背影、市井的烟火,也有苦难与坚韧。

如果你对某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或历史细节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细品古都的千年韵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宋王朝全面推行新法:熙宁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 - 天天要闻

宋王朝全面推行新法:熙宁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深远影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以其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和政治制度创新而闻名。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在宋神宗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外压力,改革的呼声愈发强烈。熙宁四年(1071年),宋王朝开始全面推行新法,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
沙和尚原来是什么身份 - 天天要闻

沙和尚原来是什么身份

根据小说《西游记》的记载,沙和尚原来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沙河为妖,甚至还要派遣飞剑去刺他!根据当代文学家对小说《西游记》的研究,沙悟净的卷帘大将是属于玉皇大帝的贴身保镖,执掌玉皇大帝的贴身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 天天要闻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在《红楼梦》构建的那个繁华与衰落交织的世界里,薛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经以皇商身份坐拥巨富,其财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商业家族却逐渐走向了衰败,从富可敌国的皇商沦为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