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岸英与外婆的合影,拍完这张照后不久,可惜他牺牲在朝鲜

2025年05月17日06:12:08 历史 1940

“外婆,我穿军装拍还是便服好?”1950年10月的一个清晨,长沙照相馆的镜子前,毛岸英将两套衣服摆在藤椅上。向振熙老人眯着眼睛打量外孙:“都试试,穿军装威风。”这段对话被永远定格在泛黄的记忆里,谁也没想到这会是祖孙最后的温情时刻。

当时毛岸英特意从北京赶回,为外婆补过八十大寿。这位毛泽东的长子拎着两盒京八件糕点,在长沙老宅门槛前站了许久。屋里的樟木箱还锁着他儿时的布老虎,墙角的青砖上留着当年与弟弟玩耍时刻的歪扭字迹。向振熙颤巍巍迎出来时,手里攥着早就准备好的芝麻糖——这是岸英五岁那年最爱吃的零嘴。祖孙俩相拥而泣的瞬间,在场的小舅杨开智后来说,连屋檐下的麻雀都惊飞了。

1950年毛岸英与外婆的合影,拍完这张照后不久,可惜他牺牲在朝鲜 - 天天要闻

要说这张合影背后的故事,得从毛岸英的特殊童年说起。1927年秋收起义前夕,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回到板仓老家。五岁的岸英记得,有天深夜母亲突然往他怀里塞了个布包:“跟着外婆要听话。”后来才知道,那是毛泽东率部转移前的最后嘱托。向振熙带着外孙们住过柴房,睡过谷仓,最困难时连盐罐子都要用竹片刮三遍。但老太太硬是教会了岸英打算盘,用树枝在泥地上教他写“中国”二字。

1930年那个阴冷的早晨,岸英在木板床下亲眼看着母亲被拖走。特务的皮靴踏碎了门前的陶罐,杨开慧被捆在竹椅上,仍扭头对外婆喊:“莫教细伢子看!”这段记忆像刺青般烙在岸英心里。后来在延安窑洞,他常对战友念叨:“外婆的围裙兜里永远揣着炒米,那是我们兄弟的活命粮。”解放后他托人给长沙捎去二十斤白面,却始终觉得不够。

1950年毛岸英与外婆的合影,拍完这张照后不久,可惜他牺牲在朝鲜 - 天天要闻

1950年这次回乡,岸英特意带了苏联带回的呢子大衣给外婆御寒。照相那天,向振熙坚持要穿三十年前给女儿开慧缝的靛青大褂。摄影师按下快门时,老人突然伸手抚平外孙的衣领,这个动作让在场所有人都红了眼眶。照片冲印出来那天,岸英已坐在北上的列车上,他特意在背面用钢笔写下:“十月十七日摄于长沙,赠母亲大人存念。”

没人料到两个月后,这位戴着眼镜的俄语翻译会出现在朝鲜大榆洞的指挥所。11月25日早晨,参谋徐宙元回忆,毛岸英正在火炉旁整理会议纪要,敌机呼啸声传来时,他本能地抓起文件往防空洞跑。但凝固汽油弹的气浪瞬间吞噬了整栋木屋,等战友们扒开焦土,只找到烧变形的瑞士手表——这是岸英新婚时妻子刘思齐送的礼物。

1950年毛岸英与外婆的合影,拍完这张照后不久,可惜他牺牲在朝鲜 - 天天要闻

噩耗传到中南海已是深夜。毛泽东的保健医生王鹤滨记得,主席捏着电报在窗前站到东方发白,烟灰缸里积了二十八根烟头,恰是岸英牺牲时的年岁。而在长沙老宅,向振熙每天清晨仍把外孙的拖鞋摆在门廊,直到1952年春节,女儿李崇德实在不忍心,才把那张合影从堂屋正墙悄悄移到了里间。

历史总是充满苦涩的巧合。就在岸英牺牲前三天,朝鲜老乡曾送他一罐辣白菜,他笑着说要带给外婆尝尝湖南没有的滋味。那罐未开封的泡菜后来随遗物送回国内,如今静静陈列在板仓纪念馆的玻璃柜里,与泛黄的照片隔着时空对望。或许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战火中的温情永远带着遗憾,但正是这些未竟的承诺,让记忆愈发刻骨铭心。

1950年毛岸英与外婆的合影,拍完这张照后不久,可惜他牺牲在朝鲜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杨六郎与肃宁地名的传说 - 天天要闻

杨六郎与肃宁地名的传说

地名故事:杨六郎与肃宁 不少人听说过“刘秀夜走三阳”的传说。三阳指的是饶阳、宰阳、高阳三座县城。饶阳、高阳人们都知道,宰阳在现在的地图上找不到了。其实宰阳就是现在的肃宁。 相传杨六郎与辽国交战在宰阳东扎下营寨,每日亲自监督训练牤牛,准备用牤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 天天要闻

【春秋134】郑国:我也不想认两个爹,而且是天天过来揍我的爹

第一次弭兵会盟之后,晋楚双方不再进行直接军事对垒,不搞大决战。春秋中后期,战争烈度显著增加,一场决战,参战贵族死亡或者重伤的概率升高,诸侯及大夫们并不愿意频繁地置身于具有丧命风险的博弈之中。死亡本身还不是最糟糕的,核心人物的故去,导致本国政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 天天要闻

古代钱币价格表—清代

上下五千年,下至唐宋元明清,时间线太长,古代钱币种类太多了,一篇文章讲解不完的,今天先详细解说清代铜币,从顺治帝开始,包括版别,以及价格参照清代古钱币分为各局造,有宝泉局、宝源局、宝苏局等还有铜钱后面带字,价格从普通价格50米到十多w都非常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 天天要闻

探寻民国老物件:岁月尘封中的时代记忆

"从民国警哨到六七十年代刻语录的筷筒,这些老物件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大户人家的红金化妆盒、堪比豪车的三枪自行车标、精确到0.01克的戥子称,每一件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它们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部立体的历史书,见证着那个年代的风云变幻与人间烟火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