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放话想要访华,却一直没收到邀请的特朗普,派一位中国通抵京

2025年04月03日02:40:19 历史 3333

不断放话想要访华,却一直没收到邀请的特朗普,突然派了一位“中国通”抵达北京。

据联合早报报道,近日,在美国驻中国大使候选人珀杜等待参议院确认任命期间,现任美国在台协会政治组组长武安妮,被确认将担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

根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透露了上述消息,并称武安妮将领导美国驻华使团,直至参议院确认大使的任命。

要知道,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的关税不断加码,已经累计征收了20%关税。作为回击,中国也对美国鸡肉、小麦、蔬菜和乳制品等加征10%至15%关税,中美“贸易战”处于持续升级的阶段。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关键时刻,武安妮可以说是临危受命。

不断放话想要访华,却一直没收到邀请的特朗普,派一位中国通抵京 - 天天要闻

据相关网站介绍,武安妮曾在美国国务院的中国事务协调办公室,担任高级职务。她还曾在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多个职务,在对华事务这一块已经是相当熟练。

目前,武安妮的具体上任时间尚未确定。2021年,武安妮因在联合国对中国事务中的表现,获得美国外交服务协会颁发的“建设性异议”奖。

随着特朗普逐渐对中国露出“獠牙”,开启了新一轮的对华“关税战”和“贸易战”,特朗普政府企图复刻其第一任期的对华施压策略,继续遏制中国的发展。

然而,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历经“千锤百炼”,早就将美国的套路剖析得一清二楚。美国要如何“出牌”,中国的心里都明白的很。

因此,中美新一轮的博弈就此拉开帷幕。美国的农产品,便是中国重点打击的首要对象。随着中国反制措施落地,美国的农业出口开始叫苦连天。

不断放话想要访华,却一直没收到邀请的特朗普,派一位中国通抵京 - 天天要闻

据不久前的报道称,有30多艘货船的美国大豆正运往中国,其中有近一半的大豆,将等到在北京对美农产品加税的宽限期过后才抵达。媒体初步估计,这批大豆约有200万吨。按去年中国共进口1.05亿吨大豆,而美国占比达20%算,这批200万吨的大豆占美国全年对华出口大豆的10%。美国短期内运这么多大豆来中国,无非就是想赶在关税生效前,尽量多减少点损失。

从这一点看,既说明美国商人不愿意失去中国这么大的一块市场,更加说明美国政府对华的加税政策,最后损失最惨重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

再说回美国政府委派的这位“知华派人士”,出任美驻华使馆临时代办一事。如此着急的任命,说明特朗普迫切想要改善以及缓和对华关系,毕竟他曾多次放话称想要访问中国并与中方高层会面。

不断放话想要访华,却一直没收到邀请的特朗普,派一位中国通抵京 - 天天要闻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美国农产品最大的消费国,美国想和中国“脱钩”是不现实的,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这笔账,特朗普还是算得清楚的。就特朗普本人而言,他对华施压的目的是为美国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并非真的想让“中美脱钩”。不断对中国加码关税,只是其逼迫中国让步的一种手段。一旦等到这些手段对中国“无效”并得不偿失后,美方自然会主动作出让步。

只不过,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想访华不是不可以,那就要看他能够拿出多少诚意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老蒋秘密指示陈继承:你的任务就是在华北替我看着傅作义! - 天天要闻

老蒋秘密指示陈继承:你的任务就是在华北替我看着傅作义!

作为蒋介石心腹嫡系的陈继承在家中突然接到消息,原来是蒋介石有重要事情找自己。蒋介石在见到陈继成后,先是对他进行了一番勉励,而后面色严肃的对他说到此行给你安排的任务就是在华北替我看着傅作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向我报告,要控制住华北地区的军队!
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 - 天天要闻

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开启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壮烈的战略转移。而在此前一个月,一场持续七天七夜的惨烈战斗——松毛岭战役,为这场伟大征程争取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是在历史轮回中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是在历史轮回中自掘坟墓!

当美国再次举起关税大棒时,回看历史:罗马帝国因高额关税流失东方商路,明朝海禁让东南沿海沦为海盗乐园,奥斯曼帝国的商路垄断反促欧洲大航海时代 —— 所有试图用贸易壁垒构筑霸权的文明,最终都被自己锻造的致命绞索勒住咽喉。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赴新乡市比干庙参访 - 天天要闻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赴新乡市比干庙参访

中国台湾网4月3日讯 4月1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一行20人赴新乡市卫辉比干庙开展交流活动并祭祖。比干庙讲解员带领台胞们参观了比干庙各个殿宇、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和雾峰林家图片特展,详细讲解比干的生平事迹、比干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比干精神在两岸的传承和影响。 4月1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闻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4月3日报道:清明小长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办下,一场跨越34载的致敬仪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拉开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记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动以来,上海已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务家庭超31万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为纪念丈夫来...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 天天要闻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中新网广州4月3日电 (蔡敏婕 刘馨龄)清明时节,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银河广场,松柏苍翠,木棉花火炬熊熊燃烧,气氛庄严肃穆。 广州市民政局3日举行“英雄花开英雄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社会各界来到烈士陵园,通过向烈士墓献花、参观烈士纪念馆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广州举行202...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 天天要闻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中新网通化4月3日电 (李彦国 高龙安)吉林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3日在通化市举行,700多名各界代表向杨靖宇烈士、东北抗联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敬。 清明节前夕,杨靖宇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各界代表手持鲜花、列成方阵。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屹立在陵园正中...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 天天要闻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节气童谣《清明》作词:李姝 作曲:邹頔童声合唱:深空少年合唱团三月三,天气新,上巳祓禊祈平安。摇春光,荡秋千,荡走百病笑开颜。寒食节,蒸寒燕。飞向云端彩虹现。插春柳,思亲人,全家团圆是美满。中国人一向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一年中除了清明节,还会在中元节、寒衣节、冬至、除夕等节日里虔诚地祭奠祖先。每一个祭祖...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 天天要闻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禁忌。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谨记。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背后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文化。租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饥寒交迫,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汤给他喝。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却忘了介子推的功劳。等想起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