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2025年03月26日22:52:22 历史 1846

一、寒夜中的伯乐:肃顺的惊世之举

1858年冬,北京菜市口的刑场飘着鹅毛大雪。

顺天乡试发榜后,因中举者中有京剧票友平龄而引发舆论哗然,御史孟传金上奏参劾此次乡试有舞弊行为。咸丰帝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会审此案。经审查,发现诸多问题,主考官柏葰直接卷入舞弊,考生罗鸿绎通过关系请求柏葰同意调换试卷使其中举,事后还向柏葰等人行贿。

载垣等人向咸丰帝汇报案情及处理方案,拟将柏葰 “比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拟斩立决”。咸丰帝因柏葰是爱臣,想替他开脱,但肃顺当场力争,认为科举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应该严格执法,才能改变科场上由来已久的恶习,力主将柏葰明正典刑。最终,咸丰帝认为柏葰 “情虽可原,法难宽宥”,同意将他 “斩立决”。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案犯被押菜市口

肃顺站在监斩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那天,肃顺的轿子刚进宣武门,就被个衣衫褴褛的书生拦住。"大人,湖南左宗棠有杀身之祸!"书生递上的状纸被寒风吹得哗哗作响。肃顺借着灯笼一看,竟是曾国藩的幕僚郭嵩焘。 "你可知参劾左宗棠的是湖广总督官文?"肃顺盯着郭嵩焘冻得通红的鼻尖。 "若左季高死,湘军必散。"郭嵩焘扑通跪地,膝盖在青石板上磕出闷响。 肃顺突然仰天大笑:"好个郭筠仙!"他解下狐裘披在郭嵩焘身上,"明日随我进宫面圣!" 这幕戏剧性的场景,成为郭嵩焘命运的转折点。肃顺不仅救下左宗棠,更将郭嵩焘纳入自己的人才库。在随后的"肃门夜话"中,这位权倾朝野的协办大学士对郭嵩焘说:"当今之世,能救大清者,非湘军莫属。而湘军之魂,在你等湖湘才俊。"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菜市口

这里左宗棠面临的杀身之祸指的是 “樊燮事件”

当时,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他为人刚直,才华出众,实际帮骆秉章处理诸多军政大事,权力颇大,因此引起一些人的不满。永州镇总兵樊燮为人骄纵,拜见骆秉章时,对左宗棠行礼简慢,左宗棠怒其无礼,以骆秉章的名义将樊燮革职。樊燮咽不下这口气,便向湖广总督官文控告左宗棠,称其为 “劣幕”,把持湖南军政要务等。官文受理此案后,向咸丰帝密奏左宗棠的种种 “不法” 行径,咸丰帝大怒,下密旨称若左宗棠有不法之事,可就地正法。

这一事件引发轩然大波,好在左宗棠平日结识诸多能人,郭嵩焘深知左宗棠的才能,他清楚左宗棠若死,湘军的发展乃至镇压太平天国的大业都会大受影响,于是急忙求见肃顺。肃顺也看重左宗棠的才干,不愿湘军人才折损,他先是让幕僚给左宗棠通风报信,让其有所准备,又授意郭嵩焘等人上书为左宗棠辩解,之后自己在咸丰帝面前极力进言,强调左宗棠的才能以及对湘军、对平乱大局的重要性,最终使得左宗棠免去杀身之祸,还因祸得福获得重用,开启后续更为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也让郭嵩焘进入肃顺视野,与肃顺产生诸多交集,影响了晚清诸多走向。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左宗棠

二、咸丰帝的双面棋局

郭嵩焘在咸丰七年(1857 年)奉诏赴京,以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在京供职的 3 年时间里,咸丰帝先后 5 次召见他,详询军政治乱之道。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南书房

当时清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外部又有列强的压力。郭嵩焘曾加入曾国藩幕府,参与镇压太平军,为湘军及其水师筹措粮饷,有着丰富的军事和政治实践经验。他对时局有着自己的看法,在被召见时,可能向咸丰帝分析了太平天国的形势、湘军的发展以及地方治理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郭嵩焘可能会提到湘军在作战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湘军的作用来镇压太平天国。对于地方治理,他或许会谈到当时湖南等地的社会状况,包括民生、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此外,郭嵩焘在与西洋人接触后,对西方的物质文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召见中,他向咸丰帝介绍一些西方的情况,如西方的军事技术、工业发展等,这对于咸丰帝了解外部世界、思考应对列强之策可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热河行宫

1860年秋,热河行宫的梧桐叶铺满庭院。咸丰帝咳着血召见郭嵩焘:"朕听说你在天津与洋人交涉时,主张'以理服人'?" 郭嵩焘跪在金砖上,后背沁出冷汗。三个月前,他在大沽口力劝僧格林沁不要炮击英法舰队,结果被劾"通夷"。此刻,皇帝的语气里带着莫测的意味。 "回皇上,洋人船坚炮利,硬拼无益。"郭嵩焘抬头,迎上咸丰帝苍白的脸,"但微臣绝非主和,而是要以战促和,为自强争取时间。" 咸丰帝沉默片刻,突然抓起御案上的《海国图志》扔在郭嵩焘面前:"你看看,这书里说英国议院'有事无大小,必集议而后行'。这等蛮夷之制,竟有人称赞!" 郭嵩焘心中一惊。这本书正是他在上海购得后呈送军机处的。他突然明白,咸丰帝召见他,既是试探,也是警示。

经过这几次召见,郭嵩焘深感国事衰败,帝王大臣 “去百姓太远,事事隔绝”。这也反映出他在与咸丰帝的交流中,看到了朝廷决策层与实际社会情况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这种差距对国家治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咸丰帝

咸丰帝的召见,一方面体现了他对郭嵩焘的重视,希望通过与郭嵩焘的交流获取更多关于国家治理、军事等方面的信息和建议;另一方面,也让郭嵩焘有机会直接向皇帝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对当时的政治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尽管郭嵩焘有一些较为开明的见解,但在当时保守的政治氛围下,他的一些主张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有效实施。

三、铁三角的裂变

1861年夏,热河避暑山庄的荷花池边,肃顺与郭嵩焘的对话充满火药味。 "筠仙,你真要去广东当巡抚?"肃顺的折扇敲着石桌,"那可是瑞麟的地盘,他背后站着慈禧!" 郭嵩焘望着池中游动的锦鲤:"中堂可知,广东海关每年税收三百万两?"他压低声音,"若能将关税用于购买铁甲舰......" 肃顺突然冷笑:"铁甲舰?你以为慈禧会允许汉人掌控海军?"他站起身,袍袖扫落一片荷叶,"我保荐你去广东,是要你为湘军筹备军饷。至于洋务......"他凑近郭嵩焘耳畔,"等新皇即位再说。" 这段对话,预示着三人关系的微妙变化。咸丰帝在病榻上写下"同道堂"印章交于慈禧,肃顺则在深夜与载垣密谋"钩弋故事"。郭嵩焘夹在中间,既要为湘军筹款,又要推行洋务,如同走在钢丝之上。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咸丰帝

  • 作为咸丰帝的宠臣,肃顺在 1861 年时已经位高权重。他担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在朝廷中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咸丰帝对他极为信任,许多重要决策都会听取他的意见。例如,在财政方面,面对当时清政府因战争等原因导致的财政困境,肃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厘金制度等,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这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廷中的地位。
  • 在用人方面,肃顺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用了一批有才能的汉族官员,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他认为这些汉族官员有能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朝的统治。在他的支持下,曾国藩等湘军将领得以掌握更大的兵权,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 卷入宫廷权力斗争

    • 1861 年 8 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重。肃顺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人被任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负责辅佐年幼的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这一任命使得肃顺等顾命大臣掌握了朝廷的实际权力。
    • 然而,咸丰帝的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太后)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对肃顺等人的权力扩张感到不满。她们与恭亲王奕䜣联合,发动了辛酉政变。在这场政变中,肃顺等人被指控犯有多项罪名,如专擅跋扈、意图谋反等。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慈禧太后(剧照)

    最终命运

    • 1861 年 11 月,肃顺在护送咸丰帝灵柩回京途中,被慈禧太后等人派人逮捕。随后,他被押往北京菜市口斩首示众。肃顺的死,标志着咸丰朝政治格局的彻底改变,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开始垂帘听政,恭亲王奕䜣也在朝廷中掌握了重要权力。

    肃顺在 1861 年经历了从权力巅峰到迅速陨落的过程。他的政治才能和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对晚清的政治和军事产生了影响,但由于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最终未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四、致命的"师夷长技"

    早期受慈禧赏识

    郭嵩焘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官员和思想家。他在咸丰年间就崭露头角,后来在一些事务中表现出的才能得到了慈禧的关注。例如,郭嵩焘曾在湘军幕府中为湘军的发展出谋划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等方面有一定贡献,这引起了朝廷的注意。慈禧当政后,在朝廷用人之际,对郭嵩焘这样有一定学识和能力的官员给予了一定的任用和提拔。郭嵩焘曾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如署理广东巡抚等,这其中不乏慈禧对他的认可和支持。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出使英国引发争议

    郭嵩焘最为人所知的是他担任驻英公使一职。在当时,出使西方对于传统的士大夫来说是一个全新且充满争议的领域。郭嵩焘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西方,并且如实向朝廷汇报西方的情况,包括西方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等方面。他的这些举动和言论在当时的保守派看来是离经叛道的,引发了很多争议和批评。慈禧虽然出于一些政治考虑支持了郭嵩焘的出使,但对于他在西方的一些言行也有所不满。例如,郭嵩焘在日记中对西方的赞誉之词被一些人视为对中国传统的否定,这些内容传到国内后,引起了慈禧和朝廷中保守势力的反感。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郭嵩焘如夫人梁氏(1879年1月17日,郭嵩焘让相随万里的梁氏一起去见英国女王)

    晚年与慈禧关系疏远

    郭嵩焘在出使英国后,由于受到各方压力,最终回国。回国后的他在政治上逐渐被边缘化,与慈禧的关系也日益疏远。他的一些先进思想和观念与当时朝廷的主流观念格格不入,加上保守势力的不断攻击,使得慈禧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郭嵩焘晚年主要在家乡从事著述和讲学活动,远离了政治中心,与慈禧基本没有了直接的政治互动。

    1876年深秋,郭嵩焘即将出使英国的消息震惊朝野。慈禧太后在养心殿召见他:"听说你要带个英国顾问?" "回太后,马格里先生是戈登将军的副官,熟悉西洋兵制。"郭嵩焘跪在黄地毯上,能闻到慈禧身上的檀香。 "戈登?"慈禧突然冷笑,"就是那个帮太平军打清军的'常胜军'统领?" 郭嵩焘冷汗浸透中衣。他知道,慈禧对洋人始终抱有戒心。更让他担忧的是,李鸿章私下透露:"肃顺余党还在弹劾你'以夷变夏'。" 就在启程前夜,郭嵩焘收到肃顺之子送来的密信。信中只有八个字:"勿忘热河,勿忘湘军。"他望着窗外的明月,想起咸丰帝临终前的叹息:"朕这辈子,最悔的就是没用好你们这些能臣。"

    寒夜中的伯乐与皇帝的双面棋局,如何打造洋务先驱郭嵩焘? - 天天要闻

    郭嵩焘

    五、历史的玩笑:培养者与背叛者

    1891年长沙的暴雨夜,郭嵩焘在病榻上接到英国公使的唁电。电报中说,英国议会为他降半旗致哀。这位曾被骂作"汉奸"的老人,用颤抖的手写下最后日记:"肃顺若在,必笑我痴。"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肃顺和咸丰帝精心培养的郭嵩焘,最终成了他们最害怕的"叛逆者"。当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中写下"西洋立国之本在议院"时,他或许已经明白:那个由满汉权臣共同打造的洋务先驱,终将突破他们预设的框架。

    互动话题:如果肃顺和咸丰帝泉下有知,会如何评价郭嵩焘的"背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 天天要闻

    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少先队员清明节祭扫 传承红色基因

    山西青年报记者孟存田 通讯员张琪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在清明节来临之际,4月3日上午,阳泉市郊区河底小学部分师生前往郊区河底镇河底村革命烈士墓碑前,开展“红色耀三晋,青年永传承”主题清明节祭扫活动,少先队员们通过敬献花束、集体默哀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 天天要闻

    黑龙江一县发现侵华日军遗留炮弹

    新华社哈尔滨4月3日电(记者王君宝)近日,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普查队在推进孙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物安全巡查工作时,发现一枚侵华日军遗留炮弹。“在普查中,工作人员来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吴镇侵华日军地下隐蔽部,在文物本体西北侧发现了这枚炮弹,经过现场勘查初步分析,此炮弹为侵华日军遗留。”孙吴县文物保...
    英烈纵无名,山河永不忘! - 天天要闻

    英烈纵无名,山河永不忘!

    19490826349、19490826350、19490826351……墓碑上这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76年前,兰州战役烽火熊熊解放大西北的关键一役,许多战士血洒兰州474位烈士长眠于兰州市烈士陵园名字被岁月隐没,生命却融入山河大地兰州市烈士陵园华林坪革命烈士纪念塔航拍照片。新华社记者 多蕾 摄苍松翠柏簇拥一颗颗深埋黄土的...
    诸葛亮神机妙算,奇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诸葛亮神机妙算,奇才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让人惊掉下巴,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从小家里贪困,童年以羊为伴,并且八九岁还是个哑巴。诸葛亮每天穿行在大山上,边放羊,边到处玩,有一天他爬上山巅,瞧见一个小庭子,里面坐个须发皆白,行云流水的道家,他的出现引起老道人的注意。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纪念抗日英烈 - 天天要闻

    吉林各界人士在伪满皇宫纪念抗日英烈

    中新社长春4月3日电 (高龙安 李彦国)“缅怀烈士 铭史砺新”——伪满皇宫博物院清明节纪念活动3日举行,吉林长春各界人士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参加纪念仪式。 长春曾是日本侵华时炮制的伪满洲国“首都”,坐落于此的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伪政权所在地,留存有大量日本侵华罪证。4月3日,吉林长春,民...
    云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 天天要闻

    云南昆明:清明祭英烈

    4月3日,云南昆明,警察向烈士敬献鲜花。当日,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举行 "清明祭英烈" 活动,共同追思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们。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4月3日,云南昆明,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云南师范大学,在西南联大旧址的 "一二·一" 四烈士墓前,举行 ...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 天天要闻

    抗战影像记忆|狼牙山五壮士

    清晨的狼牙山,晨雾如纱。五尊青铜雕像在熹微中沉默伫立,嶙峋山岩将他们的身影勾勒成永恒的剪影。狼牙山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叫起来的,或许没人说得清楚,但是因为什么叫响的,在中国却人尽皆知。“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2017年10月27日摄)。
    “中国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岁 - 天天要闻

    “中国骨髓移植之父”陆道培院士病逝,享年93岁

    4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血液病学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九届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内科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创始所长陆道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2日16时58分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