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创立和“一票否决制”的由来

2025年03月14日17:12:02 历史 1053

联合国的创立和“一票否决制”的由来 - 天天要闻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的“一票否决制”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国际上有人主张废除“一票否决制”,有人坚持“一票否决制”,相互之间纷争不断。这种看似十分不合理的制度(不符合人们一贯认为合理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它是怎么出台制定的,这种制度究竟是好还是坏,它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不解之谜。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必须从联合国的创始历程说起。

众所周知,联合国是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创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组织。成立联合国是二战同盟国几个主要国家达成的共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也曾经成立过一个国际组织,它的名字叫“国际联盟”,简称“国联”,它后来实际上变成了战胜国之间的一个分赃会议,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在总结“国联”教训的基础上,主要参战国认为,二战结束后应该成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取代“国联”,以达到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


联合国的创立和“一票否决制”的由来 - 天天要闻

成立联合国的建议最初是由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他先是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商讨这个意图,得到丘吉尔的支持,后来又与斯大林交换意见,也取得了斯大林的同意。最终,三巨头对通过集体安全机制维护和平的观念达成了共识,慎重地提出来建立一个国际框架来解决国际问题的主张。

三巨头对这个新的集体安全组织究竟该采取什么形式,它的结构、职能和机构等展开了多次讨论。其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摆平国际主义国家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国际组织必须进行强力干预时,各成员国如何保持本国国家主权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大国与众多小国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三巨头一致认为,大国不会为了维护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牺牲大国本身的权力。他们坚决表示,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国家应该肩负起在战后领导世界的责任。新的国际组织要向它们授予领导权,这种权力不受数量上占多数的小国约束。

从以上酝酿阶段各大国的意见可以看出,无论美、英、苏哪个大国,谁都不愿意看到安理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一项对自己不利的决议。它们更不愿意看到,自己会受到自己参与组建的国际组织的制裁。这一点,在酝酿成立联合国时,就是一项首先要确定的头等大事,或者说,是联合国成立的先决条件之一。大家如果看清楚了这一点,就会明白,那些要求取消“一票否决权”的意见,怎么可能会被采纳?


联合国的创立和“一票否决制”的由来 - 天天要闻

与联合国成立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在二战结束前的几次国际会议上逐步得到了解决。例如,在1943年10月的莫斯科会议上,同盟国外交部长原则上同意建立这个被称为“联合国”的组织。1944年8月,战争胜利曙光在望。三巨头代表,以及被邀请新加入的中国代表在美国敦巴顿橡树园(位于华盛顿郊区)举行会议,进一步商讨成立联合国的有关事宜。

因为苏联以它未与日本开战为由,不愿意与中国代表坐在一张会议桌上,会议不得不采取分阶段举行的办法。第一阶段会议有美国英国和苏联参加,第二阶段会议有美国、英国和中国参加。第一阶段会议因为讨论出现分歧而延长了时间,所以,第二阶段会议直到9月29日才开始。中国代表虽然认为第一阶段会议上三国达成的共识与中国的愿望不尽一致,可是为了顾全大局,尽快达成协议,所以并没有提出更多不同意见,只是提出来三项补充意见,这些意见得到了美英支持。第二阶段会议到10月7日结束。但在最后会议公报发表问题上,各方又产生了严重分歧。苏联不同意在公报中提及中国的名字,只提美、英、苏三国,意图把中国排斥在大国之外。后来,中国代表建议公报中避开直接涉及三国或四国的提法,这才最终达成一致。公报于10月9日发表。


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被承认为世界大国,中国所提的三项建议,最终也被写进了《联合国宪章》。

在1945年2月底的雅尔塔会议上,三巨头就各大国在这个新国际组织中的否决权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雅尔塔会议为后边召开的旧金山会议奠定了基础。中国作为发起国与美、英、苏商定,于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大会。

中国国内在如何组建中国代表团问题上出现了波折。中国共产党要求有代表参加,而国民政府(主要是蒋介石)极力反对。蒋极力反对其它党派,特别是共产党参与外交事务。有关外交官员向蒋介石进言,如果能派遣一个由多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代表团,会有利于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团结和谐的形象。此建议未能获得蒋介石同意。正在此时,美国总统罗斯福于3月下旬致电蒋介石,明确表示中国代表团如能容纳共产党和其它党派,“在会议中必能产生良好印象。”对罗斯福的意见,蒋介石无法再置之不理。就这样,最终共产党和其它党派才被接受参加代表团。


联合国的创立和“一票否决制”的由来 - 天天要闻

中国代表团组成人员如下。外交部长宋子文,驻英国大使顾维钧,国防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驻美国大使魏道明,中国青年党领袖李璜,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张君劢,共产党代表董必武,著名学者胡适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大公报》总经理胡霖。中国代表团到达旧金山后,于5月1日举行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到会记者有600余人之多。宋子文指着董必武向记者介绍说,他是“我的老朋友”,并强调“我们已共事20余年”。董必武彬彬有礼地向记者鞠躬致意,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整个记者招待会气氛轻松,中国代表团成员表现自然,给各国记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旧金山会议历时两个月,6月25日通过了《联合国宣章》,第二天举行了签字仪式,至此,联合国正式成立。

联合国机构中权力最大最重要的机构是安理会,最初它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后来非常任理事国扩大为十个)。安理会有权判定成员国的行为是否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并建议对其采取纠正措施或制裁,包括对其使用武力。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联合国的创立和“一票否决制”的由来 - 天天要闻

正是因为这个一票否决权,造成联合国安理会很快失去效力。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严重对立,恶性竞争,导致安理会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在联合国成立最初那些年里,苏联多次使用否决权,美国也使用过多次否决权。

联合国大会由全体成员国组成,每个国家都有发言权和投票权,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但是,这些决议只能算作建议,并没有约束力。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更像是小国发声的一个舞台。

除了安理会之外,联合国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几个职能机构,例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法院,联合国难民署等,它们在各自涉及的领域,或多或少还是发挥了一定作用,对国际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闻

明朝藩王列传之英宗篇(二)

蒋志格 英宗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寻崩,葬祭如亲王礼。免襄王亲来朝贺。 按《明大政纪》:天顺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诰谕废景泰帝仍为郕王,归西宫。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为宣庙贤妃,废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