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2025年02月09日18:43:05 历史 1946

文字/编辑:贰玖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钟表和电子设备,人们如何精准地记录时间呢?

答案就是——漏刻,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时间计量工具。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刻的外形像一个壶,壶中装满水,底部有一小孔,它是我国古代用来计时的一种装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周朝,但问题是:

这么普通的工具究竟是如何精准记录时间流转的?真相竟然就“藏”在壶中的水里!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刻的起源与原理

漏刻,又称漏壶或水钟,据《周礼》记载,早在周朝就已经有了漏刻的雏形,它的工作原理简单,就是靠水的稳定流速来帮忙计时。

一个标准的漏刻,主要包括两大块:漏壶和箭壶。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壶是一个装满水的容器,底部有个小洞,水就从这个洞里面匀速地往外流。

为了让水流得稳稳当当,漏壶的设计和打造可是相当考究,这样才能保证计时准确无误。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箭壶呢,就是一个带刻度的容器,专门用来接收漏壶流出来的水。这些刻度通常是以时辰、刻、分这些单位来标的,一目了然,非常方便。

后来为了提高计时的精确度,箭壶上的刻度做得更加细致,有时候甚至能精确到更小的时间单位。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箭壶里面的水位会一点点往上涨,人们只要瞅瞅水位爬到哪儿了,就能心里有数,知道时间多久了。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刻的结构与制作

做漏刻这事儿,得手艺特别好,因为漏刻准不准,全看做得细不细。首先,漏壶和箭壶用什么材料特别重要。

古代工匠一般用铜或者陶土做漏壶,因为这两种材料均匀,不容易变形,能让水流得比较稳定。

铜质的漏壶得铸造、打磨、抛光,陶土的漏壶得制模、烧制。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壶底下的小孔最难做,孔得特别精确,才能保证水流得稳。古代工匠用手工钻或者简单的机械来钻这些小孔。

为了孔精确,工匠们得一遍遍测试,调整钻头粗细和钻孔深度。

而为了计时更准,古代工匠还发明了分水器,分水器上有好多小孔,能让漏壶的水流到好几个箭壶里。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这样就算环境不一样,箭壶里的水位变化也能差不多,计时就更准了。

到了汉代,漏刻用得多了,不仅材料和设计更讲究,功能也多了。

比如有的漏刻带报时装置,像铜壶滴漏里的铜人或铜鸟,到点儿了就自动报时,漏刻更好用了,也更好看了。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唐代以后,漏刻的工艺和精度更是牛了,样式也更复杂多样。

比如唐代的漏刻有时候好几个漏壶和箭壶,时间量得更准。

而且唐代的漏刻装饰也更漂亮,雕刻彩绘啥的,展现了唐代工艺美术的高水平。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刻的使用与校准

漏壶这玩意儿得时不时校准一下。水温、水压啥的都能影响水流速度,所以古代那些管漏壶的得经常检查调整,保证时间准确。

那时候负责漏壶的官员叫“漏刻博士”,他们得负责保养和校准漏壶,确保时间记录得靠谱。

校准漏壶一般用个叫“夜测法”的办法。晚上,漏刻博士会把漏壶放在恒温的地方,看着水位变化,跟标准时间比对一下。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要是有误差,他们就得调整漏壶底下的小孔,或者调整箭壶里的水位,保证漏壶走时准。

漏刻博士们通常用个叫“水则”的玩意儿来量水位,这东西跟现在的尺子差不多,能精确量出水位变化。

漏刻博士还得考虑季节变化对水温的影响,夏天水温高,水流得快;冬天水温低,水流得慢。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所以,漏刻博士得根据季节调整校准值,保证时间记录得准,同时他们还得负责漏壶的日常保养。

比如清理漏壶和箭壶,确保水流通畅,没堵住,另外漏刻博士还得记录时间数据,给天文观测和历法编制提供准确的时间参考。

在我国古代,漏刻博士一般归太史局或者钦天监这样的官方机构管,漏壶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朝廷的行政管理和天文历法的编制,所以漏刻博士在古代社会里地位挺高的。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漏刻的种类与演变

汉代时期的漏刻技术有了全新发展,搞出了个十分复杂的“水运仪象台”,这台装置不仅能告诉你现在几点,还能展示一出“天文秀”:

比如日月星辰是怎么转的,这东西简直就是古代的天文钟,计时、观星、演示,样样精通,展现了古代工匠们的手艺和智慧。

再看漏刻,也有好几种类型,浮箭式和沉箭式漏刻是当时最流行的。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浮箭式漏刻就是在箭壶里放个带刻度的浮箭,水位一涨,浮箭就跟着往上走,一看浮箭的位置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

沉箭式漏刻则是箭壶里放个带刻度的沉箭,水位涨了,沉箭就慢慢沉下去,你得看沉箭露出水面的部分来判断时间。

这两种各有千秋,浮箭式漏刻看时间方便,沉箭式漏刻在某些情况下更稳当。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就这样到了宋代,又有了更高级的多级漏刻出现,用好几个箭壶连着,一个壶的水位变化会影响下一个壶,这样时间就能测得更准了。

不过这种多级漏刻通常由几个漏壶组成,每个壶的水位变化都得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实现精确的时间计量。

还有那种把日晷和漏刻结合起来的复合式计时器,这种计时器白天用日晷,晚上用漏刻。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日晷白天准,漏刻晚上准,两者一结合,全天候时间测量就搞定了,解决了单一计时器在某些时段不准的问题。

漏刻算是古代的一种“黑科技”,但如今大家用科学角度来看,它其实就是利用了流体力学中的稳定流动原理。

确保水以恒定的速率流出的同时,再对时间的分割和度量。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古人计算时间用的是时辰,一个时辰差不多就是现在的两小时,而漏刻能把时辰再切成更小的块儿,即“刻”。

一刻大概就是现在的14.4分钟,人们就靠看水位怎么一点点往下掉,来判断时间过得有多快。

古代“黑科技”漏刻:精准记录时间的流转,看完叹服老祖宗的智慧 - 天天要闻

那个年代,漏刻非常重要,无论是安排晨起夜寝、种地农耕还是观星辩日,都得靠它来精确地掐准几点几分。

虽然现在高科技已经取代了漏刻的工作,但漏刻作为古代科技的代表,它对后来的钟表制作、时间测量甚至现代科技的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 天天要闻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电话那头传来古大存压低却颤抖的声音:“叶帅,莫雄今晚就要被枪决!”叶剑英愣了不到三秒,随即抄起另一部机子拨向陶铸,四个字掷地有声——刀下留人。广东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传令兵一路小跑,陶铸收到命令,当场批示暂停执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却因推广交际舞,不得不离开延安 - 天天要闻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却因推广交际舞,不得不离开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废弃教堂里留声机流淌出《蓝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随乐起舞。舞池中央,一位涂着口红、烫卷发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轻挽领袖的手臂旋转,裙摆划过尘土飞扬的地面,仿佛硝烟中绽放的玫瑰。这一幕,让窑洞外几名裹绑腿的女红军攥紧了
管仲:通过经济手段消灭一个国家的鼻祖 - 天天要闻

管仲:通过经济手段消灭一个国家的鼻祖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应该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在物质生活满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简单说,这句话阐述了最基本的一个人生道理,所谓的修养、礼仪都是吃饱了饭以后的事。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出自哪里?如果你不清
蔡畅:日本手上的这几张牌,哪一张都不好打 - 天天要闻

蔡畅:日本手上的这几张牌,哪一张都不好打

7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日本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远超此前针对汽车等特定行业的征税范围。面对这一“最后通牒”,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紧急召开内阁会议,强硬回应“日本不会轻易妥协”,并誓言继续谈判以捍卫国家利益。此次关税升级直击日本经济命脉——汽车产业占对美出口超30%,丰田已预警2025财年净...
鹈鹕3年6800万提前续约赫伯特-琼斯 合计剩5年合同成重点培养对象 - 天天要闻

鹈鹕3年6800万提前续约赫伯特-琼斯 合计剩5年合同成重点培养对象

北京时间7月11日,根据ESPN名记Shams报道,鹈鹕与前锋赫伯特-琼斯完成提前续约,双方达成一份三年6800万美元的合同,加上他的现有合同,他与鹈鹕还剩5年9700万美元合同,其中2029-30赛季为球员选项。赫伯特-琼斯是2021年的二轮秀球员,他过去4个赛季均是效力鹈鹕。在上赛季赫伯特-琼斯因伤仅出战20分钟,场均32.4分钟能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