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清朝侍寝制度,大家都听过说把嫔妃洗干净裹在被子里,然后由太监扛到皇帝寝宫的故事。
实际上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且不说皇帝的安全防卫要求极高,就说晚上皇帝迷迷糊糊的时候看见一披头散发的女子爬上自己的床,你觉得这事儿他靠谱吗?
养心殿
敬事房究竟是干什么的?
受到很多影视剧影响,大家提到管理皇帝翻牌子的机构都想到敬事房。感觉敬事房只是管理皇帝晚膳和睡觉那点事儿的机构。
实际上清代宫廷内,管理皇帝大小事务的机构是内务府。内务府由皇帝亲近王公大臣担任总管要职,这是正一品的官职。宫廷内皇帝身边太监的管理,则是由内务府下辖的敬事房来总管。
故宫平面图 东六宫北侧“北五所”中第三所曾是敬事房办公地点(图中文字所在为北五所)
敬事房职责包括全宫内外的太监管理、宫廷大小事务的管理、宫廷内外的文书管理、皇室信息档案的记录管理,还有就是皇帝房事的管理。
由此看来,管理皇帝房事只是敬事房众多业务范围内的一小部分。
敬事房总管太监是正四品官职,只有像苏培盛、李莲英这样的亲信大太监才能担任。
所以说敬事房更像是皇帝贴身秘书机构,负责皇帝从早到晚大大小小各种事务。
李莲英
紫禁城里皇帝的侍寝规矩
皇帝侍寝流程可以分为宫内和宫外两种情况。
在紫禁城皇宫内,皇帝上有祖宗家法、下有各种繁文缛节拘束着,侍寝是一个比较繁琐的流程。
从康熙帝时期开始记录皇帝起居录可以看到,历代清朝皇帝每日生活还是比较朴素的。从早到晚,只有两顿正餐,其他时间要不是在学习祖训,要不就是在处理国家政务。个人生活都是在下了班之后晚上才能谈情说爱。
养心殿平面图 燕喜堂位于西北角,嫔妃由北侧如意门进出
晚膳前,各宫嫔妃都要来养心殿西北角的燕喜堂聚集,等候皇帝召见。如果有嫔妃身体不适那也要提前和太监讲,然后撤掉绿头牌,这就是可以不用来等叫了。
皇帝忙完政务,负责的太监会端着银盘子,里面摆着嫔妃绿头牌等着皇帝选择。被选中的则可以到皇帝寝宫侍寝,其他嫔妃则可以各自回宫,该干嘛就干嘛去了。
被选中的嫔妃并不需要洗干净然后裹被子,就是跟正常一样陪皇帝聊聊天、下下棋,然后就该吃饭吃饭,吃完饭还能去散散步。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再由太监宫女伺候洗漱准备就寝。
故宫御花园 万春亭
皇帝晚上宠幸嫔妃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更不会有人(也不敢)趴窗台听动静算时间,到点了还催皇帝结束的。只是等皇帝这完事儿了,按照规矩嫔妃不得过夜,得由太监宫女送回寝宫休息。毕竟清朝特别强调皇帝要勤政,第二天还要赶大早起床,不能影响皇帝休息。
但后宫有一个人可以例外,那就是皇后。
毕竟皇后母仪天下,紫禁城除了皇帝之外她是唯一正经八百的主子,某种角度上她可是和皇帝平起平坐的。首先皇后不用翻牌子,只要皇帝同意她可以随时来养心殿。另外,和其他嫔妃偶尔得皇帝恩赐可以借住燕喜堂一晚不同,皇后是可以常年居住养心殿东北角的体顺堂。这跟皇帝后寝房间也就隔了一道门。
养心殿体顺堂内景
宫外的侍寝
皇宫内规矩繁多,可皇帝如果出了宫那就自在多了。
从康熙帝开始,清朝皇帝就特别不喜欢待在死板的紫禁城内,他们大多时候都会在圆明园或者避暑山庄度过一年中大部分时候。
圆明园
毕竟离开了皇宫,皇帝侍寝的那套规矩可就都不用遵守了。皇帝真的可以说随心所欲,想住谁那住谁那,想和谁见就和谁见。只有这个时候,皇帝才有可能像电视剧那样,天天和嫔妃诗词歌赋、打打闹闹的。
毕竟皇帝也需要生活的调剂,如果都是像在紫禁城那样每天靠翻牌子见人,还不能过夜还不能多见的,皇帝怎么可能生的了那么多孩子,又怎会有那么多宠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