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2025年01月06日15:20:35 历史 1880

在中国互联网上,经常能够看见网友们热烈地讨论着英国皇室的八卦。

其中,戴安娜、查尔斯和卡米拉的世纪大三角是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当谈到他们的情感关系时,人们总不忘说一句戴安娜的贵族身份与王子更般配。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尽管在这场三角恋中,“平民”卡米拉赢得了不光彩的胜利,但人们更加热衷于评价他们的血统。

为什么直到21世纪的现代,英国等西方国家还在讲血统,而我国却很少有类似的话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溯双方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西方的土地上最早都是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善战,靠打猎为生。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游牧民族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城邦。

虽然他们有了聚居地,但是骨子里凶狠好斗的本性还是难以磨灭。

于是,战斗就成了这些城邦之间的常态。

等到国家的概念出现时,战斗更是升级到了更大的范围。

在那片弱肉强食的土地上,不少人在战场上厮杀出属于自己的领地。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国与国之间开始联姻,用拥有共同血缘的继承人的方式来维护同盟的稳定。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渐渐地,联姻的范围越来越广,以至于欧洲皇室成员之间大多是沾亲带故的亲戚。

经常出现一个国家的王子,同时也是另一个国家的继承人的情况。

例如,俄罗斯的彼得三世。

他原本是瑞典的王位继承人,结果因为俄罗斯沙皇没有继承人,就被姨妈伊丽莎白女王抢回俄罗斯做了沙皇。

当时的俄罗斯可远没有瑞典发达,气候也不好。

因此,彼得三世一辈子都在怨念,特别讨厌俄罗斯,最后被妻子叶卡捷琳娜二世夺取了皇位。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像这种错综复杂的继承情况,在欧洲延续了上千年,直到资产阶级革命后一段时期还没有改变。

17-18世纪,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迎来了巨大的变革,许多国家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但是,这个革命又不是特别彻底。

不少国家仍然保留了皇室和贵族制度,比如英国、瑞典、西班牙、荷兰等。

这些国家不仅有世袭的皇位,也有绵延了数百年的贵族家族。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这就导致,他们虽然在经济文化上一度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身份认同上,还没有脱离封建时代的思想。

他们的皇室成员,尤其是皇位继承人,在联姻时,优先选择的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其他国家的王子王女。

著名的“欧洲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她就是和表弟阿尔伯特亲王结婚,然后生下了9个子女。

至今现存的十几个有王室的国家里,王位继承人大半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直系后代。

一战期间,挑起战争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和同盟国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表兄弟,一个是维多利亚的孙子,一个是维多利亚的外孙。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除了王位继承人外,还有一大波王室后代基本都有公爵、伯爵之类的贵族头衔。

他们的数量和势力不可小觑,早期贵族阶层在掌控国家权力的议会中占了不少席位。

这强大的血脉谱系,不得不让人惊叹。

发展到现在,所谓贵族血脉的说法在西方国家早已深入人心。

就连现在西方国家的奢侈品,也要分一下“蓝血”和“红血”,以示它们高贵的品质和地位。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什么现代中国很少有人讲血统呢?

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融合、不断发展中的国家,将我们维系在一起的,是厚重浩繁的中华文化。

在几千年前,中国的版图并没有那么大,只有河南及其周边地区被称为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最早,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是部落制。

后来出现了黄帝和炎帝这两个强大的部落,他们不断地战斗和融合,最终达成了和解。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狭义上的统一就完成了。

当时还有很多其他的部落,不过这些部落都被炎黄打败了,然后又融合了进去。

这也是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中国人都会自称为炎黄子孙。

等到国家的概念出现,国与国之间虽然也经历过多次分裂和融合,但总体来讲,还都是“一家人”。

因为互相争斗的都是“炎黄子孙”,也有一些外部势力企图入侵,不过都被打败了。

在不断地斗争和发展中,中国这个概念不再是汉族独有,不少少数民族都融合了进来。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宋朝末年,蒙古人忽必烈夺取了中原政权,对中华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不过,这个王朝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就灭亡了,影响有限。

明末满人入关,建立了清朝,汉族的统治再一次在武力上被打败了。

这一次情况则有所不同,清朝皇帝主动学习汉文化,推崇儒学,在某种程度上延续和发展了汉文化。

中华文化也在一次次与外族的交流碰撞中茁壮成长,比血脉和宗教更深地将全国人民联系到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成为了56个民族融合的超级大国。

至于血脉,百家姓中同姓的不胜枚举,没人爱提这玩意儿。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可以用史记中陈胜的一句话来形容: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之前,只是被迫去修筑工事的贫苦农民,因为无法按期抵达,害怕被杀头才揭竿起义。

尽管他们最后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做法为后世许多平民百姓指引了方向。

后来,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更迭中,不少皇帝都是平民上位。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朝代末年起义的,往往都是最贫苦的人民。

他们一无权势地位,二无宗族血脉,全靠个人能力取得霸业。

极端一点的,像明成祖朱元璋,成功之前甚至是个乞丐。

所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来都没有将血脉看得有多高贵。

毕竟随便一个大姓拎出来,祖上都有可能当过皇帝,再不济也有当过名将大臣的。

21世纪了,为什么西方国家还在推崇“血统”,而中国却毫不在乎? - 天天要闻

拿血脉说事,只会惹人说笑。

所以,不是说有皇室血统或贵族血统就有多么牛,在中国,个人实力远比看不见摸不着的血脉更加重要。

当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上班的时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在白金汉宫中享用精美的下午茶。

这样的境遇对比,让人感慨万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闻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诗苑5月3日,六小龄童携新作《金猴宗师》做客湖北省外文书店艺文客厅,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从艺心得,并表演孙悟空的经典桥段“金箍棒舞”,博得现场阵阵掌声。66岁的美猴王,风采不输当年!台下观众感叹:“到底是老艺术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