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2024年12月14日14:32:04 历史 1302

每当有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新兴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时,总会推翻旧的制度,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

那么,西汉文化的建立经历了哪些改革?他们是如何在众多发展路线中找到合适发展道路的?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重农还是轻农是历代儒法斗争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我国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上,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事,从来就是革新与守旧、进步与倒退 的斗事。两千多年来,这种斗争虽有升沉起伏,但始终没有停止过。

儒家, 一直是守旧和倒 退的代表,而法家则是代表着革新和进步。这种斗争在不同时期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重视 农业还是轻视农业、重视实践还是轻视实践、重视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还是轻视科学技术和 发明创造,则是历代儒法斗争的重要问题之一。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儒家从其祖师爷孔老二起,就一直是轻视农业,鄙视生产劳动的。孔老二,这个没落奴 隶主阶级的代表,经常宣传:“君子谋道不谋食”。就是说要当一个奴隶制的卫道士,只要 用心学习奴隶主贵族的一套道理,不必去关心生产劳动。以后,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也都是 如此。孟轲更是穷凶极恶,叫嚣要把提倡“耕战”的人一律处以重刑。

他说:“善战者服上刑,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而法家则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比较讲求实 际,他们能在不同程度上,看到农业和农民在保障和加强新的封建经济基础上的作用,所以 他们主张发展农业、奖励耕战,而反对儒家的虚伪和空洞的说教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战国时期的法家杰出代表 商鞅和其后的荀况,以及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秦始皇 等等,都是如此。他们的重农理论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我国历史上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 会的进步起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思想和“法治”理论,是秦始皇政治上实践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在他的著作中会愤怒痛斥儒家倒退复辟的论调,坚决主张采取各种措 施,奖励人民耕战,开荒生产,用以保障和加强新兴封建制的经济基础。他痛斥儒家的说数 是“不务本作而好末事,知道虚圣以说民,此劝饭之说”。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意思就是说儒家的那套说教就是 不讲开荒生产而光讲施舍、赏赐,只是说好听的而实际做不到的废话来欺骗人民。他在有名 的《五蠹》一文中,批评当时一些国家情况是“言耕者众,执未者寡”,只倘空谈,而不去 从事耕战,这必然会造成国贫兵弱。要扭转这种局面,也须以战功和耕种成果作为封爵受禄 的标准。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为什么历代法家重视农业而儒家轻视农业呢?这是由其阶级地位和世界观所决定的。法 家,一般都是当时的新的生产关系的代表,其所制定的政治路线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 符合祉会发展的潮流,而生产斗手包括农业生产在内,从来都不是游离于政治斗事之外的, 是受其政治路线支配,并为其一定政治目的服务的。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他们一般能够看到,发展农业在巩固封 建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地位上的作用,所以一般都重视农业,奖励耕战。因之,在我国封建 社会的历史上就可以看到,当法家路线占据统治地位时,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就发展快一 些,而当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时则相反。

西汉,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代表新兴地主阶 级利益的法家路线曾经占据统治地位,那是我国历史上继秦之后,又一个法家路线胜利的历 史时期。所以那时的农业和农业科学就有了较快的发展,是整个封建社会比较繁荣昌盛的时 期。所以研究西汉时期的法家路线和农业科学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西汉时期的法家路线与农业科学发展

从公元前二零六年到公元八年的214年时间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西汉时期。这一时期从 汉高祖刘邦到宣帝刘询的150多年时间,则是西汉农业从恢复到发达的时期,而自此以后, 则呈现衰落现象。这里论述的主要是西汉的前期和中期。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刘邦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在农民起义的基础上,战胜项羽,而建立了西汉王朝。这 时,摆在刘邦面前的形势和斗事是很复杂、很尖锐的。奴隶制复辟的危险依然存在,六国旧 贵族安图复辟奴隶制的势力还比较强大。

刘邦,作为地主阶级上升时期的法家代表,清楚的 看到这一点,意识到继续粉碎奴隶主贵族残余势力的复辟倒退活动,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封建经济和文化,仍然是摆在地主阶级面前的历史任务。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刘邦在建立西汉以后,继 承由“千古一帝”秦始皇开创的事业,坚持法家路线,巩固中央集权制,坚决打击奴隶主贵 族的复辟倒退活动。他采取果断的措施,消灭新起的割据势力,把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十 万多人迁到长安附近,以加强控制。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继续执行了刘邦统一中国的法家 路线。以后文帝景帝贾谊晁错的政策,也都是刘邦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研究西汉前期农业较快发展的历史事实,使我们对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奖励耕战,确立和巩固以“农”为“要”的封建经济制度,是法家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汉高祖以后到宣帝时期, 一直是如此。这可以从他们的诏书和法令看出来。汉高祖 五年先后颁布了“以有功劳行田宅”和“复从军吏卒”令。 两个法令的基本内容就是:按军功,分等级,把大量田地和房屋奖给将吏士卒,免除他们的 徭役,鼓励他们从事封建农业生产。

景帝三年也诏书全国,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文帝也会下诏书,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这些 都表明西汉的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由于秦始皇死后,以赵高为代表的奴隶主贵族,大搞复辟倒退,血腥屠杀,更加激起人 民的反抗,因而战事连年不断,再加上大饥荒,使人口可惊的减少和土地大量荒芜。所以增 加劳动力也就成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汉高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奖励垦荒,招 集流亡,“大赦罪人”,固定十五税一的田租,以发展农业生产。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汉惠帝采取了奖励人口增 殖的措施。文帝提倡农耕,并免收农田租税十二年。景帝即位后,收民田牛租。正是由于来 取这些措施,耕地面积有了很大发展。西汉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即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打击 奴隶主,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路线,又制定了一条正确的解放劳动力,扩大耕地,减轻赋税 等具体的发展农业的政策,这就为西汉的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保证。

西汉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另一个有成效的措施就是兴修水利工程。“水 利 是 农 业 的 命 脉”。秦以后我国水利工程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大规模的治水,却是自汉武帝开始。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当时 主要有几个大型的水利工程。一是开龙首渠,这是从现在的陕西澄城县洛河水至商颜山下 以灌溉农田,但因洛河岸常崩塌,开渠不成,劳动人民就发明了开井渠的办法,开通地下水 面,深达数十丈,使井井相连。

自商颜山引水到山之东侧,长十余里,工程颇大;二是扩大 泾水系灌溉系统,开六辅渠,灌溉郑国渠过去所不能灌溉的高地;三是为解决运输问题开漕 渠,此渠自今日长安县西南引渭水华县华阴潼关黄河汇合,长三百余里,可节约一 半的运输时间,并可灌溉农田万余顷。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在汉代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进步作用的还有新的耕作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方面最 突出的是赵过代田法和汜胜之区田法。代田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高垄栽培,轮番利用。这样做,既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又利于保持土壤肥力,把用地和养地很好结合起来。

区田法则是代田法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是我国作物栽培园田化的创始。它是采用宽幅点播和方形 点播的方法。这种方式既接受了以往的宝贵经验,并运用了当时综合的农业技术,从而达到. 了增产之目的。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可知西汉自刘邦起就很重视农业,其措施是增加劳动力,开垦荒地,改良农 具,大兴水利和推广新的栽培与耕作措施。当然,推行这一套发展农业的措施井不是一帆风 顺的,事实上,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充满着矛盾和斗事,即使在古代也是如此。所以尽 管在西汉的前期和中期,法家路线会居于统治地位,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仍然遭到反对, 甚至是激烈的反对。

西汉中期对法家路线攻击最恶毒的就是董仲舒了。董仲舒竭力攻击商鞅、韩非的法家理 论是“以贪狼为侣”,咒骂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还恶毒地诬蔑 法家思想“遗毒余烈,至今未灭”,恨不置之死地而后快。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他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 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也就是历史上臭名昭彰的所谓“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反动主张。汉武帝虽然表面上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但并没有真正实行。他采 用的是汲黯桑弘羊、张汤等法家路线。

从反映儒法两家大论战的《盐铁论》中,更可看出西汉前期和中期法家路线的贯彻不是 那么一帆风顺的。公元前81年,年幼的昭帝继承了汉武帝的皇位不久,召开了盐铁会议。在 这次会上,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法家和以霍光为后台的儒家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从刘邦起所推行的法家路线和在农业上执行的具体政策,井不是也不可能是为劳动人民着想的,因为他们毕竟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他们的一切都是为了巩固其统治 地位和封建制度,作为剥削阶级,他们不可能切身感到劳动人民的疾苦。

但由于他们所代表 的地主阶级,还是在上升时期,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所以他们推行的路线和在农业上执. 行的具体政策,确实是收到了好的效果,促进了西汉前期和中期农业的高度发展,使之达到 了封建时代较高的水平。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劳动人民的丰富实践和发明创造,是发展农业科学的丰富源泉,所以依赖于农业生产实 践的农业科学,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许多突出的成就。象赵过、汜胜之等一些著名农 学家总结了群众的丰富经验,写成了一些宝贵的农学著作。今天流传下来的《管子》、<汜 胜之书》,就是两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

随着汉代大兴水利,水利工程技术也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汉代,能引水灌溉高地农田,这证明灌溉工程技术较秦以前有较大的进步。施肥、深耕和作物栽培技术,在<汜胜之书》中有了更广泛、深入的反映和叙述。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从西汉的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出,西汉前期和中期,由于刘邦为代表的法家,执行了正 确的符合历史发展和进步要求的法家路线,从而使农业生产有很大发展,社会经济空前繁 荣。而依赖于农业生产实践的汉代农业科学,也因汉代农业生产高度的发展,才有巨大的进 步。也才会出现象赵过、汜胜之那样的大农学家和象<管子》、<汜胜之书》那样影响深远 的杰出农书。

相反,在西汉后期,执行的是董仲舒那套儒家路线,农业生产走了下坡路。从 这里也清楚表明了法家对农业科学的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儒家对农业科学的发展是起着阻 碍作用的。

西汉初期,如何在重农与轻农间抉择?又怎样维持农业的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结语:

批判儒家的影响,恰当的肯定法家的作用,恢复历史本来的面目是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历史上的法家路线和具体政策,对我国历史上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发展起了促进作 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奥里吉悼念若塔:言语无法表达,你将永远被铭记,兄弟 - 天天要闻

奥里吉悼念若塔:言语无法表达,你将永远被铭记,兄弟

前利物浦球员奥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车祸去世的若塔,距离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时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员奥里吉在社交媒体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晒出了一张若塔在一场欧冠比赛中替换自己出场的照片,并表示:“言语无法表达,将爱与祈祷送给迪奥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们。我们会想念你。你将永远被...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