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多醒来发现,“浮生若梦”在两三点钟给本人的《老乡评论莫言不留情面:试问,不抹黑祖国,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文后连发四炮:
头两炮,是说莫言的小说是为了穷苦百姓,为了弱势群体才获得的奖;
后两炮,是说莫言把坏人恶人写进小说,所以你们恨他。
本人就两个问题作公开回应:
莫言的小说为谁服务?
80多年前毛主席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如果莫言真的为人民大众服务,包括浮生若梦所说的为“穷苦百姓”“弱势群体”服务,那为什么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呢?
2012年10月12日,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媒体见面会上声称:
“今天再看,(《讲话》)确实有巨大的局限,过分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过分强调文学的阶级性而忽略了文学的人性。”
“我们这一代的作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个局限,我们所有的创作都是在突破这个局限。”
在他的创作为谁服务上,他说:
“我的作品不能用党派限制,从80年代起,我就突破了阶级与政治的界限,开始站在人的角度,写人的情感、人的命运。”
“我不为党派服务,是在良心的指引下,面对所有的人。”
这个“所有人”是不是包括毛主席反对的以下几种人呢?
浮生若梦,你可以从莫言的代表作、获诺奖的主打作品《丰乳肥臀》中寻找答案。
那么,莫言的作品是不是为穷苦百姓服务呢?那就让莫言来回答吧。
2001年10月24日,莫言在苏州大学“小说家论坛”上作《作为老百姓写作》的演讲。
是“作为老百姓写作”,而不是为老百姓写作,有什么区别呢?莫言认为:
“为老百姓写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代言人”“时代良心”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的玩意儿在作怪。”
顺带把人民公仆涮了一把“如果当了官真的就成了勤务员,就成了公仆,那谁还去当官呢?”,直接否定了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知莫言当了10多年的中国作协副主席是为会员服务了?还是为自己服务了?
在经过一番长篇大论后,莫言道出“作为老百姓写作”的实质:
也就是“写自我的自我写作”。
浮生若梦,你了解了莫言为谁写作,为谁服务了吗?有“穷苦百姓”的份吗?
有人要说,这是莫言以前的想法,现在是不是有所提高了呢?这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观念的东西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写自我的自我写作”是莫言长期坚守的创作理念。
2023年5月16日,莫言在上海参加《收获》创刊65周年庆典。其中有个莫言、余华现场对谈节目。
观众问:有没有一个人物永远的留给自己?
莫言回答:每一部小说都是为自己写的。
莫言把什么样的坏人恶人写进小说?
浮生若梦说:“莫言就是把你们这些坏人恶人写进了书里。把你们那丑恶的嘴脸写了出来,所以你们恨他。”
其实,本人并不是共产党员,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还真入不了莫言的法眼。
1995年莫言的《丰乳肥臀》出版,获得当年的云南“大家·红河”大奖。继而受到老红军、老八路、老作家的轰轰烈烈的批判,批判的结果是莫言脱掉军装,转业地方;《丰乳肥臀》被封禁。
而首先向《丰乳肥臀》发难的是云南作协副主席彭荆风。
彭荆风也是位军旅老作家,他抨击《丰乳肥臀》是反动而又肮脏的文学垃圾,是因为在几名不负责任的“名家”吹捧下获得的《大家》大奖的。这几个“名家”包括首席评委余华。
并撰写了长文《莫言的枪投向哪里?——评<丰乳肥臀>》, 对莫言进行灵魂拷问。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老作家感叹道:
这次不同了,是作家在“创新”,是自称为“现实主义作家”的莫言反其道而行之,动用小说概括中国近百年历史……叙述八路军的公安人员和民兵拷打“我”(金童)和他那“善良”、“伟大”的母亲(上官鲁氏),逼迫她承认“长期窝藏高密东北乡头号反革命分子,血债累累的凶、手,人民的公敌司马库”。
请问,莫言笔下的公安与民兵是不是恶人、坏人?
彭荆风不无讽刺地说:
“过去国民党反动派诬蔑共产党是共产共妻,灭绝人伦,也只是流于空洞的叫嚣,难以有文学作品具体地描述。想不到几十年后,却有莫言的《丰乳肥臀》横空出世,填补了这一空白……”
此文比较长,请浮生若梦从网上找来好好看看,再对照一下小说,思考一下能不能这样写共产党的干部与民兵?正如彭荆风所言:
“再创新,也不能捏造事实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如果真像莫言所写的,没完没了地折磨人民,还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并取得胜利?”
下面说一个具体的人物,从“穷苦百姓”,到八路军、解放军、志愿军战士孙不言吧。从名字看,与莫言倒像兄弟,但莫言让他承载着人性的大恶,大坏:品质低恶劣,道德败坏,性情乖戾。
他的一出场与野兽没什么两样:
孙大哑巴(孙不言)兄弟五个都是哑巴,与家中的五条狗是人见人恨人怕的十个畜牲。他们闹出的最大动静是把高密东北乡的首富司马家的大骡子当街撕咬分解了。
司马库不但没有惩罚他们,还赏了他们每人一块大洋。
孙不言与司马库的第一次亮相,凶残与善良,卑微与高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想到他们后来都成了上官家女婿。
日本鬼子来了,杀死了孙大哑巴的奶奶和两个兄弟。孙大哑巴参加了八路军,政委鲁立人给他取名孙不言,并任命他当了班长。
莫言就这么不动声色地讽刺了共产党干部鲁立人的昏庸。曾在高密领导抗战的徐中夫气愤地说:“像让一个哑巴当班长,就纯粹是编出来的。班长,是要指挥作战的。哑巴,怎么传递信息,进行联络,指挥作战?”
莫言为了表现孙不言的人性之恶,让他与上官家联姻。上官鲁氏为了阻止大女儿与沙月亮的婚事,就拉来孙不言订婚。大女儿与沙月亮私奔,孙不言为报复强奸了三女儿。阴差阳错,促成孽缘。妻子精神失常,变“鸟仙”,跳崖。两个孩子(都是哑巴)被炮弹炸死。家破人亡的孙不言抗美援朝归来,成了“半截人”,用手走路。在组织的逼迫下上官来弟(大女儿)与之结婚。但孙不言性情乖戾,性格暴烈,成了来弟出轨鸟儿韩的理由。孙不言撞见二人鬼混,与鸟儿韩打斗,被上官来弟用板凳打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还带累了两个苦命人:鸟儿韩被押解途中跳车身亡,上官来弟在生下鸟儿韩的孩子后被执行死刑。
赤贫出身的孙不言是工农兵的代表,穷苦百姓的代表,莫言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到底是揭露了谁的恶与坏?这样的作品什么人看了高兴?
最后回答:莫言的小说是为了穷苦百姓,为了弱势群体才获得奖的吗?显然不是。
那么,莫言为什么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只一句话:
马悦然说:“莫言对中国现实的批判,没有一个中国当代小说家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