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既不缺少为一己之私出卖国家利益的汉奸,也不缺少对国家忠贞不二的英雄。汉朝时期自然也存在这样的人,既有中行说这样反过来攻击母国的奸贼,还有被囚国外对国家念念不忘的苏武。
1.出使匈奴
苏武出生于汉武帝即位时期,其父亲苏建赶上了汉武帝主动出击匈奴的风口,曾三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并立下大功。
苏武长大之后凭借父亲的庇荫与自己的兄弟得以成为郎官,后来升迁为栘中厩监,主要负责掌管皇帝打猎的事宜。
整个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爆发了多次战争,随着多次较量匈奴逐渐落入下风,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双方加强了联系。
汉武帝曾多次派遣使节侦察匈奴敌情,匈奴也派出使臣侦察汉朝的情况。后来匈奴突然扣押了出使匈奴的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汉朝也做出对等回应,扣押了匈奴多名使节。
公元前100年,且鞮侯单于即位。由于他刚刚即位,国内局势还不稳定,担心受到汉朝攻击,所以声称汉朝天子是他的长辈,并送还了当初扣押的汉使。
此时的汉武帝当然也不想发动大的战争,但是又好面子。现在且鞮侯单于的做法正好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于是他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赠送单于礼物,以答谢单于。
于是苏武带着副使张胜、使臣常惠等人以及招募的士兵一起到了匈奴,然而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单于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亲近汉朝,反而对汉朝非常傲慢。
2.险些丧命
就在苏武等人抵达匈奴的时候,匈奴内部也在暗流涌动。副使张胜的旧识虞常找到他,声称自己可以替汉朝杀死痛恨的卫律,不过希望自己在汉朝的母亲和弟弟可以得到赏赐。
张胜觉得这是好事,自己不用动手也有功绩到手,于是就答应了,还赠送了虞常不少财物。
就在且鞮侯单于准备派使者送苏武等人返回汉朝时,缑王与虞常等人想要趁单于外出暗中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
一个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子弟留守。虞常等人看到这个机会,准备趁机行事,结果有一人趁夜逃走揭发了他们。
于是单于子弟发兵攻打虞常等人,缑王等战死,虞常被活捉。随后单于派卫律审理此案,张胜听完惴惴不安,担心当初与虞常的谈话暴露出来,就将此事告知了苏武。
苏武听完之后就说此事已经发生,必定会牵连到我,如果因为我导致国家受辱,那就要对不起国家了。说完之后苏武就想自杀,幸亏张胜、常惠及时制止了他。
3.宁死不降
虞常不出所料地供出了张胜,单于因此大怒,召集诸贵族想要杀死汉使,其中左伊秩訾认为不是比谋害单于更大的罪过,应该招降。
随后单于派出卫律召唤苏武前来受审讯,苏武感到十分屈辱,再次想要自杀。卫律及时阻止,然后找来医生,医生进行一番操作之后,苏武才险死还生。
单于听闻苏武的行为之后对他非常欣赏,于是派人早晚探望,与此同时张胜被单于监禁了起来。
苏武伤势逐渐好转之后,单于又派出使者劝降苏武,想要凭借对死亡的恐惧让他屈服。卫律亲手斩杀虞常,然后劝诱张胜投降免死,张胜最终投降。
接着卫律以苏武是主官,应该连坐的名义判苏武有罪劝苏武投降,但是苏武对死亡的威胁无动于衷,也不认可强加给自己的罪名。
眼看苏武还是不想投降,卫律又以自身获取的地位和荣华富贵来劝诱苏武,希望他能够投降,留在匈奴享受荣华富贵。
苏武听完之后将卫律痛骂一顿,认为他先是被迫自己的国家投降蛮夷做了俘虏,后受到匈奴的重用后,却不公平行事,只想挑起两个君主的矛盾,不是什么好人。
随后苏武又举出南越国、大宛等杀害大汉使者的国家,最终被汉朝灭亡的实例,警告卫律最好悠着点,不然匈奴可是会灭亡的。
卫律眼见苏武软硬不吃,只好回去禀告单于。单于眼看苏武不投降就越想苏武投降,于是将苏武囚禁了起来还不给吃喝。
4.结束
苏武也不气馁,渴了就喝雪水,饿了就吃毡毛,维持几天不死。匈奴人由此认为他是神人,不过还是不想放他回去,就将他迁到北海让他放公羊,并生成生下小羊就让他归汉。
苏武在匈奴表现出来的气节,对比早已叛变匈奴的卫律以及投降的张胜,无疑是非常可贵的。中华文明也正是有了如苏武这样的人,才更加的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