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2024年05月12日18:31:03 历史 6656

1856年第九次俄土战争过后,沙俄一败涂地。由于英法联军的参与,奥斯曼土耳其又雄起了一把。

这事儿让沙俄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仅丢了在巴尔干半岛已经获取的地盘,而且还失去了在黑海拥有海军的资格。

不过当时沙俄的对手是位列世界前三的列强英法,他们也只能咽下这口气。要真的继续打下去,克里米亚不保是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被一锅端也不是没有可能。

1856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英法等国签订《巴黎和约》后,便暂时放弃了找奥斯曼土耳其报仇的打算。实力和机会都不到位,继续找事儿,只会继续遭到群殴。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进行改革,转战东方

第九次俄土战争过后,沙俄损失了50多万大军,这对沙俄来说,未必就是灭顶之灾。因为沙俄人口众多,而且90%以上都是农奴,军官需要很长时间来培养,可士兵的培养周期要短得多。

沙俄缺少的,只是一个让年轻人训练成军官和老兵的战场罢了。沙俄暂时是不敢动奥斯曼土耳其了,欧洲其他和他们接壤的地区,又都是比较强悍的存在,诸如普鲁士、奥地利,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为此,沙俄想要练兵,只能把目标看向其他地区,东方,就这么成了沙俄最理想的练兵地。最初沙俄打算拿清朝小试牛刀,结果清朝的反应倒是让沙俄有点不知所措,双方还没开打,沙俄这边只是武力威胁了一下,清朝就直接举起了双手,让出了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沙俄得了这么大的好处,还得骂骂咧咧地感到惋惜,失去了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沙俄也把清朝当成了重点入侵的对象,毕竟代价最小。

此后的30年里,沙俄一直将中亚当成了自己的练兵地,通过入侵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包括土库曼地区等400万平方公里的中亚地盘,沙俄练出了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

这30年时间里,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内也没闲着,他着手开始对沙俄的农奴制进行改革。农奴制严重限制了沙俄的潜力,对沙俄来说解放农奴,无论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之所以此前一直没有进行这方面改革,主要是因为沙俄当局还没有想出一个既照顾到贵族地主的利益,又能够发掘农奴潜力的好办法。

不得不说,亚历山大二世还是很有魄力的,他采取了一个看似三方共赢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农奴需要获得自由,这是改革的出发点。

其次,农奴是地主的财产,他们自由了地主就亏惨了。为此沙皇又提出,农奴可以花钱向地主赎买一块土地,但土地价格已经提前翻了好几倍。农奴没有赖以生存的其他手段,只能想办法购买土地。这么一来,地主的收益,便能弥补他们的损失。

再者,农奴如果没有资金来源,那么沙俄当局,可以贷给他们一笔钱。暂时还不起也没事,可以分成几十年来还清,只不过要多给一大笔利息。

这么一来,农奴不仅获得了自由,还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地主虽然失去了农奴这笔财产,但获得了数倍的财富。沙俄当局不仅拥有了一大批兵源,而且还能让这些人死心塌地为沙俄当局卖命一辈子,还能挣一笔利息。最关键的是,这些人背负着数十年的贷款,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出来搞事情。高,实在是高。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一雪前耻

1877年,沙俄当时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中亚的地盘,也从清朝手里夺取了至少1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次的东方之行,沙俄算是赚发了。不仅占据了大片土地,而且还得到了一大批兵源。准备充分的沙俄,打算找奥斯曼土耳其报仇,一雪前耻。

1877年,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等地,纷纷掀起了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沙俄利用这个机会,在该年4月对奥斯曼土耳其宣战。

这回沙俄采取的策略是,速战速决,不给英法等西方国家任何反应的机会,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一幕是不是和如今的俄乌战场有点类似?原本想打一场闪电战,结果却成了持久战。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沙俄出动了16个军共计72万大军。

其中7个军约30万大军翻越巴尔干山脉,进入多瑙河流域,与巴尔干当地的反抗力量联合,在巴尔干半岛上与奥斯曼土耳其正面交锋。

2个军约10万大军,进入高加索地区,主要负责防守此地,以防土耳其的人马从这里北上,进入沙俄的腹地。剩下的人马则作为机动部队。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按道理本是一场闪电战,但由于俄军在作战过程中,考虑到沙皇的安危,因此过于保守,错过了速战速决的好机会。

不过奥斯曼土耳其的情况更加糟糕,他们本身在军队人数上就不占优势,还要分兵对付巴尔干半岛上的起义力量。因此,内忧外患的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战场和高加索战场上,均遭到了俄军的碾压。

双方打到了1878年1月,便宣布停战了。1878年3月,奥斯曼土耳其被迫与沙俄签订了《圣斯特法诺和约》。

这份和约可厉害了,等于是把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所有利益都给让了出去。其中奥斯曼土耳其需要将比萨拉比亚西南割给沙俄,同时承认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独立,承认波黑自治,保加利亚成为沙俄的藩属。同时还得割让大片高加索地区给沙俄。

可以说,沙俄通过这一战,完全有机会一雪前耻,从奥斯曼土耳其手里拿回此前失去的一切。他们甚至可以直接进军君士坦丁堡,灭了奥斯曼土耳其,成为黑海霸主。为啥这事儿没办成呢?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放弃君士坦丁堡?沙俄究竟在怕什么

虽然第十次俄土战争没打成闪电战,但速度其实也不算慢,毕竟不到1年时间就结束了战斗,而且奥斯曼土耳其为了活命,也主动认怂了。

沙俄的野心其实远不止于此,他们的确有进军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只不过关键时刻,英国人把军舰开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且声称,不惜与沙俄一战,也不允许沙俄进军君士坦丁堡。

英国当时应该是没准备好,压根不想打这一仗,否则就不会只派遣军舰过来威慑了。即便如此,沙俄还是选择了认怂,毕竟亚历山大二世能够一雪前耻,拿回失去的一切,已经知足了。

可英国不希望看到沙俄获益如此之多,再加上奥匈帝国也坚决反对。因此沙俄不得不再往后退了一步,与列强商议修改《圣斯特法诺和约》。

修改后的条约被命名为《柏林条约》,沙俄失去了军舰通航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资格,沙俄倡导的大保加利亚,也被一分为三,成了小保加利亚。

同时沙俄想要进一步在巴尔干半岛有所作为,也基本没可能了。奥匈帝国和英国可不是白干活的,奥匈帝国得到了波黑,而英国则得到了塞浦路斯。

这么一来,奥匈帝国大举入侵巴尔干半岛,沙俄失去了进军这一地区的资格。如果没有这一出,或许一战就不会那么早到来,而沙俄极有可能会成为巴尔干半岛的主人。

沙俄之所以主动退让,主要还是因为忌惮英国和奥匈帝国,毕竟他们手里能打的牌已经不多了,如果得罪了这两位大爷,那说不定会重蹈覆辙。毕竟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沙俄大获全胜,为何放弃拿下君士坦丁堡 - 天天要闻

俾斯麦:给我个面子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和奥匈帝国逼着沙俄退让的时候,出面作为调解员的,正是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那时候正是普鲁士的上升期,在俾斯麦的努力之下,当时他们已经合并了德意志大部分地盘,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就是后来一战中那个德国。

1866年,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击败了奥地利,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奠定了基础。1870年普鲁士又在普法战争中击败了法国,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所以说,普鲁士在那段时间里,一直都处于上升期。其实奥地利也是德意志的一员,结果却被普鲁士挤压得失去了在德意志扩张的生存空间,因此他们不得不向巴尔干半岛进军,组建奥匈帝国。

连法国都不是普鲁士的对手,可见这同样也是英国比较忌惮的一股力量。因此,当俾斯麦来充当调解人的时候,英国、奥匈帝国、沙俄,是完全服气的。

毕竟巴尔干半岛距离普鲁士还很远,他们想要在这里得到好处也比较困难。普鲁士的陆军虽然强盛,但海军却是他们的短板。因此,没有利益纠葛的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自然更适合充当这个调解人。只不过,这么一来,沙俄最后的一个潜在的盟友,也不出面相助了,孤立无援的沙俄只能接受现实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