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2024年03月13日23:15:04 历史 1614

前言

杜聿明的骨灰从八宝山革命公墓迁出,迁回陕西,杜聿明将军在去世34年后也终于魂归故里。

不仅是他的骨灰,他母亲的骨灰,他妻子的骨灰以及他儿子的骨灰也都一同埋进了墓中,在分别这么多年后,家人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相聚了。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杜聿明80岁的女儿,在轮椅上跟坟墓合影,跟杜聿明展示厅合影,以这样独特的方式跟父亲说一声“我想你了”。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经营家业

杜聿明于1904年出生,他出生于杜家湾,杜家是一个封建地主家庭,资产上算是家境富裕。

杜聿明的父亲一心向学,在励志发奋读书后,成功考中了举人。这一下可不得了,在这一个小小的地主家庭竟然出了个官老爷,街坊邻里纷纷来到杜家大院儿祝贺,祝贺杜家老爷子喜得贵子,以后必然龙腾虎跃。

可是杜聿明的父亲后来就仅仅当了一个一心向学的教书先生,他一心专注学术,专注于教育,或者说他是一个老学究,他无意经营家业,到外面去教书,关于家里究竟分给他多少家产,家务怎么样,他也一向不关心。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他只关心自己的书籍,关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杜聿明的父亲不关心了,可是杜家家业还需要继续运营。

当时小小年纪的杜聿明就开始接触这些复杂的家业,接过了管家这一个沉重的担子,从此时光一去不复返,或者说从未存在过。

杜聿明天资聪颖,又自小有管理的才华,有统兵的才华,所以在接触家产后不久便能很快的上手了。杜聿明脸皮粉嫩,像小娃娃,可处理起这些家务来,那是井井有条,甚至让下人们叹为观止。

因为杜聿明年纪小,店铺里的伙计,家里的下人们未尝没有欺上瞒下的心思,想着杜聿明年纪小,他们糊弄糊弄就过去了,送个蜜饯绝对能把小孩儿哄的找不着道。

可是杜聿明虽然年纪小,处理起事物来一丝不苟,该赏则赏,该罚则罚,赏罚分明,是一个不得了的管家人才。

杜聿明在一边经营家业一边慢慢的长大,长到了16岁,此时父亲也从外面教书回来了,父亲知道儿子杜聿明因为管理家业而把学业而荒废时。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一向专注于教育的杜聿明父亲发火了,在一怒之下,杜聿明的父亲将家业全都交给侄儿打理。让杜聿明只要专心学习即可。

很快杜聿明从榆林中学毕业了。先成家后立业,在杜聿明毕业后,家里的一脉相承的观念,就是让杜聿明娶个老婆生个子嗣,好延续家中的香火。

在家里的安排下,杜聿明跟一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女子结婚了,这个女子就是曹秀清,她陆续给杜聿明生了六个子嗣,三个男孩儿,三个女孩儿,男孩儿分别是杜致仁,杜致勇,杜致言。女孩分别是杜致礼,杜致义,杜致廉。

在榆林中学毕业后,聪慧又好学的杜聿明开始为大学做准备,一开始杜聿明想要报考北京大学,也是他一直理想中的大学。

杜聿明跟随三个同乡一起前往北京准备考报名和考试,在几个同乡中,杜聿明的成绩一直是较为优异的,他很有可能真的考上北京大学。

可是就在此之前,杜聿明在报名前在北京停留,在停留期间,他了解到在军阀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日益艰难。他心中的愤慨之情涌出,或许生命中注定他要走上将这一条路。

在《新青年》上,杜聿明看到了黄埔军校的招生公告。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黄埔军校

受当时的革命思潮影响,杜聿明一直有着为国为民的情怀,他选择报考军校,就这样,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周恩来在当杜聿明时担任政治部主任。

可是众所周知,黄埔军校也是蒋介石一直在培养人才的地方,蒋介石是一直热衷于在黄埔军校培养自己的嫡系。

杜聿明一个有志青年,此时还不到20岁的青年来到军校中,可以说他如一朵小小的浪花被推着向前走。

有满腔的报国热血,有满腔的杀敌热情,可是在国民党方面的拉拢之下,在尤其是在三民主义的洗脑下,杜聿明很难不加入国民党。

在黄埔学校毕业后,杜聿明一开始的起点非常低,只是担任小小的上士,最有趣的是当时杜聿明被分配到的是何应钦的部队。

何应钦一直被称为蒋介石的大管家,而且何应钦在日本时就与蒋介石结识,在当时还是好朋友。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何应钦

杜聿明在战场上厮杀,很快由上士晋升成为了排长,再后来逐渐立下军功,职位不断上升,他成了抗日战争中的名将。

抗日战争后,一处宅子被安排给了杜聿明,这处宅子也成为了后来的杜聿明故居,此处宅子原本是慈禧太后侄儿的住宅,后来此宅子陷入拍卖,又流转到一个德国商人手中,最后又来到杜聿明这里,此处也成了杜聿明的故宅。

在抗日战争期间,杜聿明的父亲去世了,杜聿明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赶回家乡为父亲办完了丧事。

杜聿明一直知道父亲的志向,知道父亲关心学术关心教育,杜聿明拿出数百大洋,都赞助给了乡里的教育事业,让乡里兴办学校,在乡里培育人才。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杜聿明

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在1949年的时候,杜聿明被捕了,杜聿明虽然被捕,可是被传出来的消息就是杜聿明这已经阵亡。

曹秀清是杜聿明的太太,在杜聿明战败的消息发生后,自然有人来安慰曹秀清,这些好友自然都是其他的国民党将领的夫人。

她们告知了曹秀清,蒋介石要启程前往台湾的事,建议曹秀清跟他们一起走,她们担心扭下来会没有什么好下场。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六个孩子

曹秀清带着六个孩子启程了,随他们一起赶往台湾,可是在台湾后不久,曹秀清便知道丈夫只是被俘,其实并没有牺牲的消息。

这段时间,曹秀清在台湾过的并不好,因为杜聿明被俘,其他的国民党将领开始拿有色眼镜对待曹秀清和她的孩子们,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曹秀清的家里一直都门可罗雀,她一个妇人带着六个孩子,也渐渐越过越难。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杜致仁原本在美国留学,可是在父亲被俘后,在家里越发拿不出学费之际,在越发受到屈辱之际,杜致仁选择了自杀。

时间进展到了1957年,女儿杜致礼请母亲曹秀清来美国居住。

杜致礼原本在西南联大上学,在上学期间,杨振宁曾担任她的数学老师,后来杜致礼便前往美国留学,在杜聿明被捕后,为了节省开支,节省花费,杜致礼便到纽约学习。

这一次前往中餐厅时,杜致礼在这里重新邂逅了杨振宁,到1950年,第二个人正式踏入婚姻的殿堂。

在1956年曹秀清接道女儿的邀请时,曾请求国民党高层批准,蒋介石得知此事时是非常高兴的,因为蒋介石寄希望于通过曹秀清把杨振宁带来台湾,成为台湾的人才。

可是曹秀清却一去不回头了,在美国待了没多久,曹秀清知道自己丈夫被特赦的消息后,于1963年赶往北京,与丈夫团聚。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可是曹秀清走了,曹秀清的四个孩子还留在台湾他们因为母亲一去不回,他们所面临的境地也更为尴尬了。不仅平常受人白眼。

而且为了怕他们逃回中国大陆,所以针对他们也有了限制出境的政策。

杜致严选择中途辍学,后来当了一名汽车司机,而杜致勇则与之相反,他坚持于通过学历提升自己,想要反抗现状,成为了一名土木工程师。

原本应该衣食不愁,一辈子无忧,可是在找工作时却处处碰壁,在抑郁不得志之下,在一处普通的保龄球馆工作。

身份的关系,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学历,影响到了他们找工作,也影响到了杜致廉,杜致义家人,两个人也因此受到了不少影响,但结局总归是好的。

杜聿明病逝时,曹秀清想让儿女们回来吊唁,可是出于台湾那边规定的原因,他们并不能赶回,但台湾方面允许他们设立灵堂祭奠他们的父亲。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最后一面

曹秀清已经80岁了,她想要见儿女们一面,这一次他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那便是自己先继承赶往香港,在香港见孩子们。

这段时间已经是1982年,这一次他们成功相见了,也是他们分别近20年后的再次重逢。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杜聿明夫妇在北京团聚

母子几人皆潸然泪下。到了1984年的时候,曹秀清身体也越发不好,她想在此之前再跟孩子们聚一聚,可是依然未能如愿,来香港病逝了,这一次她永远的离开了。

杜聿明生前的遗愿一直是落叶归根,一直牵挂着故乡,也曾几次重返故乡。

1975年的时候,此时的杜聿明已经是政协成员了,一直致力着国家的文史工作,牵挂着故乡的他,离故乡越来越近,终于近在咫尺。

2015年,抗日名将杜聿明魂归故里,女儿杜致廉在坟前合影 - 天天要闻

可是他迟迟不敢踏出这一步,如今他的身份已经今非昔比了,昔日他是抗日名将,是战场英雄,后来却沦为了战俘,他不愿意以这样的面貌前往故乡,他怕会给故乡惹黑。

他死后被葬入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到2015年,考虑到杜聿明生前落叶归根的遗愿,将他的骨灰从八宝山迁出,他终于回到了陕西,终于魂归故里,而他的女儿杜致廉也来到了他的墓前,跟自己分别多年的父亲合了最后一张影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 天天要闻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6月16日6时至17日6时,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遇持续性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6月17日凌晨2点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称的李氏大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座无重大损毁,无人员伤亡。图为6月20日,相关部门和文物专家陆续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况。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 天天要闻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大皖新闻讯 6月20日,一则云南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锐已于日前离世的消息引发了关注。大皖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消息属实,并称陈锐系因病逝世。陈锐的简历已从官网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陈锐的简历已从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撤下,而在该官网搜索关键词“陈锐”,显示的...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 天天要闻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利用拍卖行员工身份,将货主委托的拍卖品低价雇人夹带运输进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四中院获悉,近日,北京一名拍卖行员工因走私多件拍品获刑。值得注意的是,该名员工走私的拍品中,有两尊明代金佛,该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决并成功从我国香港地区追回文物的案件,有力打击了走私犯罪,保护了国家文...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 天天要闻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在意识到自己的“520”演说引起了两岸巨大震动之后,“台独”头子赖清德就开始想尽办法撇清自己的责任。但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来糊弄不熟悉中文表达的西方媒体,当赖清德面对岛内民众时,露出的则是另外一幅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