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2024年03月10日14:35:17 历史 1634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上世纪70年代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当时的社会虽然动荡不安,但人们却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倘若谁能拥有一份不错的“铁饭碗”,日子定是吃香的喝辣的!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昔日稳固的职业地位似乎变得不那么“铁”了,一些甚至被认为是较低端的工作,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司机

现如今,司机是个非常普通的职业,每天都会有许多大巴车来回奔波在高速路上,陪伴人们度过千山万水。

但在70年代,司机却是一种非常抢手的“铁饭碗”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汽车数量非常稀少。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那时候,汽车基本只有少数单位或个人才能拥有,而司机除了需要过硬的驾驶技术外,还需拥有足够高的政治觉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司机。

想当年,成为一名司机是很多男人的梦想,如果中途遇到一位司机,能让他捎上一段路,那种滋味别提有多爽了。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所以司机在那时是一种稀有人才,也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或者说能够驾驶汽车本身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你以为司机仅仅只是开车吗?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还需拥有修车的本领,倘若车子在半路上坏掉,就必须通过自己所学的技术将其修好。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毕竟以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想要联系上维修师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售货员

在七十年代,销售员这一职位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专家,而那些供销社站台上的男女青年,就像是明星一样,牛气的不行。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和现在的售货员相比,供销社售货员的权利更大一些,他们掌管着各类稀缺资源,什么医疗用品、日常食物等,都要在这里凭票购买。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一点也不一般,据说是国家机关单位的人员,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才有可能当上售货员。

邮递员

在以前,人们的通讯方式非常有限,只有极少部分人拥有电话或者电报,因此邮递员成了为数不多传递消息的职业。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他们往往骑着一辆自行车,挎着一个绿色的肩包,骑行游在大街小巷上,为许多人传递信件。

可以说,邮递员这个职业是最受人们尊敬的职业之一,许多人也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怎料入职条件极为苛刻。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它不像现在这样,年满18岁、身体健康便能入职,而是需要一定知识水平,还要进入邮电学校进行培训,所以那时候的邮递员很多是年轻人,他们在毕业之后就进行了各种专业考试,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邮递员。

那时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家有个邮递员,整户人就不愁衣食”,说明邮递员拥有非常丰厚的薪资。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不过这种工作也不轻松,每天都要靠双脚蹬着自行车,来回在路上奔波,还要记得信封到达的目的地,所以需要极为艰苦的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工作。

电影放映员

在六七十年,看一场电影可是非常难得的,它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随时拿起手机就能观看。

由于村庄没有能力建造电影院,村里人就需要跑很远的路程,到达镇上的电影院才能观看,还要花费不小的钱财,所以没人愿意去。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直到有一天,电影放映员扛着设备来到了农村,而这正是胶片电影机。

电影放映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活儿,放映员需要不断调试设备,直至将画面完整的呈现在大家眼中,才能观看黑白电影。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每当电影放映前段时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急匆匆赶来占位置,生怕错过了非常精彩的内容。

记得当时还有不少小孩子,跟在放映员的身后,追问对方今天看什么类型的电影,现在回想起来好似昨天刚发生过一样。

杀猪佬

那个年代,农业社会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多数人依赖于土地,或者以手工业为食。

在这样的背景下,肉类自然成了餐桌上的珍贵食物,而杀猪佬的宰杀技术,成了制备食物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传承了数代人的技术。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逢年过节,杀猪佬总是最忙碌的那批人,每次帮人杀猪都能获得不小的收益。

在人们看来,杀猪佬并不是普通的屠夫,而是一位受人尊重的专业人士,正是有了他的存在,才能成功制服肥胖的大猪,才能让人们品尝到美味的猪肉。

70年代的“铁饭碗”,当初给个县长都不换,如今却沦为最底层工作 - 天天要闻

况且那时候的杀猪佬,生活过得也比较富裕,一般是不缺肉吃的。

对我来说,这些画面都是极为难得的回忆,我们也能从这些曾经的“铁饭碗”职业身上,看到时代的快速变迁。

欢迎关注@观今言史

下期给您带来更精彩的内容!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 天天要闻

南京:为离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举行熄灯悼念仪式

当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2025年离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贵祥、谢桂英举行熄灯悼念仪式,两盏灯箱逐渐熄灭,两位幸存者的照片从彩色变为黑白。截至目前,南京市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与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26人。7月2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熄灯悼念...
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在山西举行 - 天天要闻

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在山西举行

中新网忻州7月2日电 (记者 胡健)记者2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1日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徐向前元帅纪念馆举行。7月1日,徐向前元帅及黄杰同志生前物品捐赠仪式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徐向前元帅纪念馆举行。山西省文物局 提供 这批捐赠物品包含徐向前及黄杰生前书籍文件、生活用品、历史照...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 天天要闻

李登辉的最后时刻:因喝牛奶呛到,咳嗽不停,被紧急送医

说到李登辉的离世,其实很多台湾人,包括不少大陆的朋友,最早听到的消息,都是一句挺荒诞的话——“喝牛奶呛到了,送医院半年没出来。”你要说这是哪位普通老人家,家人和朋友顶多是担心一下,圈子外人不大会关注。但这人叫“李登辉”,那就不是一般的小事。
安徽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推荐人公示 - 天天要闻

安徽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推荐人公示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关于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候选人推荐对象(安徽)的公示》。具体如下: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宣传选树活动的通知》,经各地各单位推荐申报、安徽省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遴选推荐委员会评审,确定利辛县第一中学正高级教师侯纯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