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2024年02月08日14:05:04 历史 1820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上限美国,下限苏联

倒不是说明朝多么厉害,而是清朝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畸形王朝,从上到下实行的是畸形统治。

哪怕是贾南风司马衷统治的西晋都比清朝强的多,他们即使内斗的再厉害,也没有从百姓的根本上残废国家。

说清朝畸形,并不是因为他是异族建立的政权,中国历史上异族建立的强盛王朝也不少,如蒙元辽国金国等,他们都是一个很正常的王朝。唯独清朝不正常。

这一点从康熙时期就开始了,当皇帝没多久,就把百姓的一日三餐改成了两餐,他的理由是这样的:

“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食,奈何其不然也?”

意思很明了,你们汉人一天要吃三顿,晚上还要饮酒,我当皇帝的都只有一日两餐,忙的时候甚至一日一餐,我的第14个儿子在外领兵也是一样,你们汉人若能做到如此,那么原本一天需要的粮食只需要两顿饭,凭什么不做呢?又凭什么吃的比我们多一顿呢?

说白了就是心理不平衡,全然没有想过,作为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百姓靠体力吃饭,不但收入少,还要交重税,又要供养那些在每个城池修建的满城居住的几十万好吃懒做的八旗子弟,负担很重,百姓能得到的收入本来就少,吃不起多么有营养的饭,只能靠多一顿饭来抵抗饥饿。

这些康熙都没有考虑过,直接一刀切,将华夏子民的饭由三餐改为了两餐,导致百姓的体质就变成了下面这副德行。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这副尊容能练出强健的体魄抵挡外敌吗?康熙仍然没想过,反而变本加厉。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御驾亲征准噶尔汗国,自从满清入主中原以来,最惨烈的一次两国交战爆发。最终清朝依靠缴获明朝时期的先进火炮,杀死准噶尔汗国大汗噶尔丹,取得胜利。

这足以证明火器威力的强大,以康熙的眼界和对当时世界的了解,他肯定明白,火器的发展是以后的主流,如果换作正常思维,必然是加强火器方面的研究,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可是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康熙首先考虑到的却是拉开八旗兵和汉人的差距,担心火器被汉人利用,此战过后,直接将火器封存,不允许国内以后有火器出现。

他宁愿看着大清在几百年后的将来落后于世界,被外族铁蹄践踏,直至亡国灭种,也要保持现在的至高荣耀,这就是典型的只管生前风平浪静,不理死后洪水滔天。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到了雍正九年的时候,这种愚蠢行为造成的后果已经爆发出来了,如日中天的清朝与衰落的准噶尔汗国再次爆发大战,没有火器加持的八旗兵依靠马上弯刀,在全国之力的供养下,竟然被准噶尔汗国打的节节败退,到了不得不主动和谈的地步。

然而,哪怕到了此时此刻,清朝的统治者依然没有警醒,没有引起对火炮的重视,只是一心防备着汉人。

这简直就是个笑话,疆域辽阔的大清用巅峰国力,竟然和一个面积不大的准噶尔汗国纠缠了70年之久,到了乾隆时期,才能趁着准噶尔内乱的时候,选择支持一方,趁他们元气大伤的时候才能消灭。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是他们没有眼光吗?不是,能入主中原一路强盛起来,还是很有本事的,可是他们脑子不正常。

明明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愣是弃之不顾,乾隆甚至开启闭关锁国,完全与世隔绝,外面与我没关系,我也不想和外面接触,当我的山大王就好,把小家子气展现的淋漓尽致,至于以后的灾难,这祖孙三代一个德行,反正就是不管。

好嘛,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就吃了大亏了,英国人的坚船利炮直接冲进了大清有国无防的海疆,一路横冲直撞,八旗兵拿着弯刀想要一展身手,却连人家的影子都摸不着就被打的七荤八素。

这个时候才猛然惊醒,着急忙慌的从仓库里翻出了尘封百年的红夷大炮,吹去满满包浆的灰尘,想要打一炮过把瘾。

然而现实很骨感,百年前的产品早已跟不上时代,架子是固定的,无法调整角度,手动点燃引信,而敌人的大炮却是自动化调整角度,开关分秒钟发射,可以随意攻打远近目标,他们却浑然不知。

还是熟悉的手法,熟悉的操作,操作不好还动不动炸了自己,要么就是引信还没有燃烧完,敌人的大炮已经打了过来,炸的他们手足无措,人仰马翻,脸上除了茫然就是惊慌,曾经领先世界上千年的东方上国,如今在英国人的眼里,却像一个从原始社会刚出来的野人,无知又愚昧。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百年浩劫就这样来临了,进入了似乎永无止境的人间地狱。可悲又可叹!

然而仅仅是如此吗?若是单单是武器的落后,以中华几千年的底蕴,如果想要翻身,还是不难的,毕竟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并非虚言。

可是清朝从此却一直沉沦,终究错过了让整个民族免于浩劫的机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清朝皇帝畸形的统治思维,他们为了一心享受,宁愿让整个民族倒退,以所有人的前途命运为代价,说他畸形真不是冤枉他。

同为异族建立的元朝,虽然没怎么治理国家,把自己当客人,只知道掠夺,但他们基本的道德还是有的。最起码在文化方面,是顾及到了百姓。

元朝规定,全国各地每50家设立一所社学,学习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医学百科,明朝把这一点延续下来,又追加了8岁前不入学罚其父兄的规定。

然而到了清朝,却来了一个大反转,直接改成了一乡一所,只能学习八股文。

一个乡有多大?一乡40个里,一里一百家,即使按照明朝的学堂规划,一乡至少有七八十个社学学堂。

清朝却反其道而行,让百姓都成了目不识丁的奴隶,愚昧无知、灵魂麻木,成了行尸走肉。

到了1908年,全国百姓的识字率仅仅只有0.67%。这样的国情,百姓怎么睁眼看世界?怎么发展?他们除了当清朝那些卖国的统治者的奴隶,还能干什么?

但凡清朝皇帝们有一点儿正常,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底蕴,想要快速发展起来都不是难事,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四亿,这样的国家一旦工业化,在二战时期,那将是非常恐怖的。

可惜呀,偏偏领头的是清朝,对外软弱奴性,对内强势无比,注定了是中华民族的灾难。

而这一切弊端,明朝都没有。闭关锁国没有,海禁不是闭关锁国,只是禁止百姓出海,这是为了防止百姓流失严重影响土地耕种人力缺失,这对于农耕国家来说无可厚非。

但是却不禁止外国商人、出使的人进来,也不阻止明朝官方出去,朝廷一直在倾听外界的声音。

这就是明朝的海禁,与闭关锁国完全不同,清朝的闭关锁国是完全的与世隔绝,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捂住了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当了聋子、瞎子,完全的天壤之别。

终明一朝都没有断开与外界的联系,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航海行动,走到哪,打到哪,生意就做到哪,万国来朝,让明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海外跨过疆域的王朝,海军世界第一,哪怕到了后期快灭亡的时候,还从外面引进了土豆、马铃薯等高产量农作物,不然清朝从哪里来人口四万万?

明朝到了若是工业革命时期,即使没有率先发动工业革命,按他们的秉性,也能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全力以赴跟上世界的步伐,争取后来居上。

即使那时候明朝的士兵战力下降,那又如何?

清朝末期为什么被列强践踏却不敢占领?那是因为中国体量庞大,百姓反抗激烈,西方列强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统治中国的四分之一,他们只能逮着奴性思想严重的清朝统治者进行软刀子割肉放血。

可是这种方法用在明朝身上并不适用,明朝称之为最有骨气的王朝,并非虚言,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们做到了这一宣言。

即使最不堪的叫门天子朱祁镇,虽然军事水平草包,但是逢敌敢亮刀子的这种气魄,就足以把清朝中后期的皇帝脸上扇的啪啪响。

当了俘虏以后,不管他是否叫门,都不会改变结果,作为俘虏,他没有自主权,他叫门损失的除了个人名誉,对国家没什么事实影响。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即使到了明末,百姓造反,天灾不断,外敌扣关,李自成兵围北京,以割地称王为条件和崇祯谈判,崇祯宁愿一死,也不与敌寇妥协。这样的行为在我们现在看来,虽然有些傻,但也不失刚烈气节。

这样的人若是和西方列强对上,国内反王势力也会放下成见同仇敌忾,名将李定国就是例子,反王张献忠的部将,反明朝,杀明将,满清扣关的时候,却为明朝力战而死,这是民族大义。

西方列强能怎么办?统治不了中国,也拿捏不了皇帝,他们除了磕的头破血流,还能怎么办?如果不反抗,就是清朝的样子,混吃等死,割地赔款,死亡人数三千五百万,亿万的钱粮财物外流,国家一蹶不振,走向毁灭。


如果明朝延续,没有清朝,现在的中国会怎么样? - 天天要闻

可是遇上明朝对战西方,中国唯一损失的,就是死的人多一点,却能为中国保留下完整的财富和资源,民众有文化、有知识、有头脑,没有精神摧残,能够快速崛起,第一时间强国奋起,那种势头就是不可阻挡的。

一个人口四亿、土地一千万平方公里、资源丰富的工业国家发展起来,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巨无霸,说他发展的差的情况是前苏联,发展的好就是美国,一点儿不奇怪!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