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2023年12月13日17:07:10 历史 1805

文|地理研究所

编辑|地理研究所

前言:

俄罗斯乌克兰,这两个同宗同族,原本生活在一起的好兄弟,为何会在2022年2月24日这一天,彻底撕破脸皮刀兵相向呢?有人说是司机倒向了西方成了“叛徒”;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有人说是老美与战斗民族的大国博弈;还有人说,这是俄乌的历史恩怨造成的。怎么说呢?都对,也都不全对,最起码在我看来,都没说到根上。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乌克兰这个国家是怎么来的吗?

肯定有人要拿“基辅罗斯”说事了,说这是个伟大的帝国,不仅公元9世纪叱咤欧洲大陆,还搞掉了俄国不少地盘。是,基辅罗斯确实厉害,可建立基辅罗斯的人和现在的乌克兰人压根不是一波,人家是北欧人,不是斯拉夫人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17世纪到18世纪,乌克兰复兴主义才开始抬头,本着“一家人一起过”的原则,乌克兰人愿意投靠俄国人,于是公元1654年“第一次俄乌融合”开始。此时真正意义上属于乌克兰人的土地非常小,位于第聂伯河左岸,是乌克兰民族和文化的核心地带,可即便如此,乌克兰人仍然先后饱受了来自波兰-立陶宛联邦瑞典人和鞑靼人的入侵和压迫,日子并不好过。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18世纪到19世纪,俄国先后完成了对波兰的两次瓜分,又从鞑靼汗国以及奥斯曼帝国手中拿到了大量地盘,其中包括“右岸乌克兰”地区以及黑海北岸和亚速海北岸的“新俄罗斯”地区。鉴于乌克兰投靠了自己,同时也需要与西欧之间存在战略缓冲区,沙皇大手一挥,直接把这些新打下来的地盘全部赏赐给了乌克兰,由此,乌克兰领土大幅增加,由于这些地区内的种族繁多,文化差异巨大,也进而出现了乌克兰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时间来到1917年,苏维埃推翻了沙皇统治,枪毙了老皇帝一家,1922年,苏俄正式成立,乌克兰随之向红色大家庭交了投名状,作为回报,苏俄把一战时从奥匈帝国手里分出来的,“西乌克兰”和“外喀尔巴阡”两个地区划给了乌克兰。说个冷知识:苏维埃的导师列宁同志就是乌克兰人,这次切割地盘就是列宁主持的。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二战爆发后,乌克兰作为苏联大家庭的一份子,可谓出钱又出名,为赢得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盟国赢得胜利后,苏联以战胜国的身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成为世界两极中的一极。

此时乌克兰作为苏联与西方地缘上的天然缓冲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让优势变得更明显,斯大林再次将大片领土分割给乌克兰,其中包括原本属于罗马尼亚的北布科维纳、北比萨拉比亚以及南贝萨拉比亚。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俄乌战争最重要的导火索——克里米亚半岛此时还没在乌克兰手中。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1954年,斯大林的时代已经结束,赫鲁晓夫带领下的苏联已经不复当年之勇,然而他依旧没有慢待乌克兰,把克里米亚送了过去。至此,经过沙皇、列宁、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多次慷慨解囊,才有了一个地缘复杂,民族众多,文化迥异的现代乌克兰,换句话说,和其他靠着征服、掠夺扩大地盘的国家不同,乌克兰完全是被送出来的,是自己躺出来的。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代乌克兰是缺少历史的,也缺乏实践和历练的年轻国家。从苏联解体后独立到今天,其作为主权国家的时间仅有短短三十余年。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苏联的解体对于几乎所有东欧国家的历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前者继承了前苏联7成的遗产,后者分到了剩下的3成,就像一个没有了家长的大家庭,大家都不愿意吃大锅饭,觉得分出去才能混得更好,于是开始分家,可房子谁多拿一间,钱谁多要一分,欠的债又怎么去还,就成了大问题,从这一点看,国家和小家其实没什么区别。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辩论,甚至一度演变为激烈的争吵,他们谁都不愿意多让一步,叶利钦表示,如果乌克兰让俄罗斯的利益受到损害,就拒绝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而克拉夫丘克作则以不为俄罗斯提供粮食和钢铁作为反击,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手里都拿捏着对方的命脉,只不过王牌不打出去,是时机未到而已。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当时不管是俄罗斯民众还是乌克兰民众,看着两个领导人为了自己的人民,不顾面子,拼了命的博取利益,都笑得合不拢嘴,只是他们都没想到,短短三十年后,从争吵变成了刀兵相向,让前苏联的荣光彻底黯淡。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当然了,俄乌因为分家已经产生了嫌隙,但还不至于到火拼的地步,真正让两国注定一战的直接原因,来自美西方的欺骗,或者说战斗民族轻易的相信了西方的所谓“契约精神”,而乌克兰,则是最后的底线。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当年老美为了防止和苏联爆发直接冲突,采用了“缓兵之计”,承诺,只要苏联将东德驻扎的40万苏军撤离,并且促成两德合并,那么北约将不会东扩,以便让苏联与欧洲之间有足够的安全空间,为了让苏联安心,还在地图上标出了一条所谓“安全线”。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咱就说这话让咱们小老百姓都不能信,可当时的苏联信了,以为美西方一定会恪守“契约精神”。老美一句话,戈尔巴乔夫就把40万军队,原封不动的拉回了国,这相当于直接放弃了二战后苏联在欧洲获得的所有利益。老美成功完成了“一两拨千金”,堪称奇迹。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可北约是怎么回报的呢?1999年,第一次东扩,反俄情绪高涨的波兰、捷克匈牙利三国加入北约;2004年,第二次东扩,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总计七个国家加入北约;2009年,第三次东扩,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2017年,第四次东扩,黑山宣布加入北约;2020年,第五次东扩,北马其顿加入北约;2022年,第六次东扩,芬兰和瑞典成为北约成员国。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其中第一次东扩是克林顿在任期间完成的,第二次是小布什主导的,第三次是奥巴马的手笔,第四次和第五次是川普主持的,最后一次则发生在拜登上任之后。什么意思?原本老美承诺给苏联的“北约绝不东扩”的承诺,完全无效,那份文件就是一堆垃圾,冷战结束后的历任美国总统,全部食言。当年不向东走一公里,变成了如今分六步走了1000多公里,直接干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大块的战略缓冲区被北约蚕食殆尽,仅剩乌克兰与白俄罗斯两个国家,而乌克兰国内在爆发了两次“颜色革命”后,亲西方派强势上台,全国上下弥漫着反俄情绪,加入欧盟或北约更被提上议程。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乌东是距离俄罗斯本土最近的地方,差不多相当于北京到山海关的距离,如果乌克兰在下一轮北约东扩中如愿以偿,这无疑是把大炮架在了俄罗斯家门口,试想当年鬼子打到了山海关,你听到了急不急?这是一个道理,不是俄罗斯理不理性,爱不爱好和平的问题,是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你国家最后的防线即将被突破。

就像老美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米尔斯·海默说的:“是我们有错在先,没有遵守当年的契约,你可以去教训北极熊,但不能一次又一次去戳熊的眼睛,那么它肯定会反击”。

苏联送出的乌克兰,轻信西方契约精神,历史注定俄乌必有一战? - 天天要闻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从奥巴马到拜登,每一任都去挑衅战斗民族,普京不是戈尔巴乔夫,也不是叶利钦,他忍不了,也没有了忍下去的余地,既然战斗无可避免,那就先下手为强,这就是普京发动“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则。与其说他是个“战斗狂人”,不如说是美西方步步紧逼下的无奈之举,别忘了,他也曾试图走进欧洲,融入西方。好了,今天咱们就说到这里。大家对此怎么看?认可这些观点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 天天要闻

毛主席怒批:贺子珍哥哥行政八级?这不合理!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中,有一位身影,虽不常处于聚光灯下,却以坚定的步伐、无畏的勇气,踏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闪耀轨迹,他就是贺敏学。他与毛主席之间,有着诸多不为人知却意义非凡的故事,而他的行政待遇问题,更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贺敏学出身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 天天要闻

崔康熙:克雷桑停赛有一定影响;要在高原球场踢得更聪明一些

北京时间5月4日,中超第11轮山东泰山客战云南玉昆赛前,山东主帅崔康熙携球员赵剑非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备战情况赵剑非:球队是刚抵达云南,赛程很密集,路途很遥远,队员们在恢复,以最好状态迎接新的比赛,希望在客场拿到满意的结果和分数。崔康熙: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恢复和状态提高,战术要进行好准备,队员们要踢得更聪...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掌舵伯克希尔60年后将卸任CEO,库克:认识他是人生中最珍贵的经历之一

“股神”巴菲特宣布即将卸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的消息,震惊全球。当地时间5月4日,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伯克希尔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负责非保险业务的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将在董事会批准后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他表示,董事会计划于周日(当地时间5月5日)举行会议。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消息震惊了...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 天天要闻

与皇位失之交臂的清朝肃亲王豪格

清朝皇帝皇太极驾崩后,因未指定继承人,一场激烈的皇位争夺战在皇官崇政殿打响。肃亲王豪格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与皇位失之交臂。多尔衮当时,清廷的朝堂上由此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一个是以肃亲王豪格为首的皇子派,豪格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相貌不凡,英武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 天天要闻

王 笛:五四运动,“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

今天是五四,读历史学家王笛《中国记事(1912—1928)》,令人深思,特别是本书第四部“巨人醒来,1919”,讲述西方媒体眼中的五四运动——欢呼“中国开始觉醒”。经授权刊出书摘,让我们一起看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五四运动的。文|王笛“中国开始觉醒”比胜利更伟大的是中国的觉醒。——美国专栏作家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