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家分晋”?晋国为何走向灭亡?

2023年11月11日18:02:06 历史 1140

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晋国是最强大的诸侯国。对于晋国来说,六卿等异姓士族的重用,确实增强了自身的人才活跃度,为晋国的强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六卿之间的相互倾轧,也在春秋后期加剧了晋国公室的衰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任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这堪称春秋和战国的重要历史转折点。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家分晋”?晋国为何走向灭亡? - 天天要闻

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在彻底结束晋国的历史后,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也正式位列战国七雄。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三家分晋?晋国为何走向灭亡?

首先,就魏赵韩三家分晋来说,根本原因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

一定程度上,晋国可以理解为一个缩小版的周朝。对于周武王姬发建立的西周,因为地域辽阔等原因,所以采用了分封制。同时,就周天子分封的诸侯来说,也在自己的疆域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而卿大夫再将土地和百姓分赐给士。按照分封制,卿大夫和士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森严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家分晋”?晋国为何走向灭亡? - 天天要闻

就周天子来说,实力强大时还能控制住各个诸侯国。比如在西周时期,一些不听话的诸侯国就遭到周王室大军的讨伐。但是,进入到东周时期诸侯国和周天子之间的实力变化,导致后者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比如在春秋时期,小小的郑国都敢和周王室的大军作战,甚至还取得了繻葛之战的胜利。而在战国时期,秦国更是多次蚕食周王室的疆域。所以,周王室最终是被自己分封的秦国所灭。

与此相对应的是,晋国因为疆域辽阔,很早就将土地分封给各个卿大夫。对于这些卿大夫来说,在自己的封地拥有绝对的权力,比如兵权、经济权、继承权等。长此以往,这些封地内的将士和百姓,自然只会效忠于各个卿大夫,而不是晋国的君主了。而在晋国不断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韩、赵、魏、智、范、中行氏等异姓卿大夫也趁机做大做强。

值得注意的是,分封制的存在,也有积极的一面,这增强了晋国卿大夫家族的积极性,促使他们非常支持晋国开疆拓土的行为,毕竟这能够增加自己的封地和人口。但是,到了后期,当弱小的诸侯国基本上都被消灭后,这些卿大夫家族也开始将矛头对准了拥有大量土地的晋国公室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家分晋”?晋国为何走向灭亡? - 天天要闻

当然,除了分封制,晋国公室的衰微,也是导致其被一分为三的重要原因。早在春秋初期,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时,晋献公大肆杀害宗室公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是晋国和楚国、秦国等诸侯国不同的地方。

宗法制下,公族掌握着晋国的大权,严重威胁国君的地位。国无公族的变革使近支公族在晋国不复存在。公族子弟均出居国外,完全丧失了掌握晋国权力的可能,彻底消除了公族对公室的威胁。到了晋文公在位时,同样对公室子弟进行打压,并继续重用异姓卿大夫。长此以往,缺乏公室力量制约的卿大夫不断壮大,晋公室的力量由此衰微。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三家分晋”?晋国为何走向灭亡? - 天天要闻

最后,在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在这之后,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晋阳之战。此战的结果,是赵、韩、魏三家卿大夫消灭了智氏。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此战是智氏胜利的话,那么,智氏很可能会消灭魏赵韩三家,进而取代晋国。也即晋国就如同田氏代齐一样,只被一个卿大夫所取代。

就田氏代齐来说,也是卿大夫的实力不断壮大导致的,并且,齐国在齐桓公去世后发生的内乱,也削弱了自己的公室力量,为田氏代齐奠定了基础。综上,分封制是导致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根本原因,而晋国、齐国公室力量的衰微,则是直接原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 天天要闻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6月27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政论专题片《第二个答案》。专题片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6人、厅局级干部3533人、县处级干部2.8万人。“这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党、国家、军队内部的严重隐患正在消除,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专题片说。政知...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 天天要闻

故事中的威海丨文登营的故事

史料记载:文登营“在文登县东十里。明宣德二年建。初在县西门内,十年迁此。有土城周三里,东、西、南三里。营当东面之险。今移县城中”。据老人们传说,文登营以前庙宇众多,像毗卢庵、三元殿、旗纛庙、老爷庙等。经世事变迁,如今已经荡然无存,只存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