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25岁,在从小当民办教师,由于自己的毛笔字写得好,得到了当时的镇党委书记宋建平的赏识,他决定把我调到镇政府工作,而我也因为自己明白教师的身份很自卑,就想着跟他去镇政府,说不定还能转正,就这样我跌跌撞撞的开启了自己30年的仕途生涯,最后我从副市长的位置上退居二线。如果大家对这段故事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多多点赞,我会一直更新。
第2天,我就背着行李来到镇政府,政府大院门口的门房大爷看到我背着行李往进走,就拦住我,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我说我是民办教师刘福州,是宋书记让我来镇政府上班的。
于是,大爷就将我领到办公室,办公室里一位40岁左右的干部正埋头写材料,天气炎热,他卷起衬衣袖子,拿起笔在纸上奋笔疾书,有时会突然停下来使劲的挠头,他的头发稀疏,看上去因为写材料已经耗费了他不少的发量,年纪不大,就已经有些秃顶,发际线明显的后移。
看到我一直站着,他以为我是办事的,群众就说,啊,要盖章的话,等一下我写完这篇文章,我说我不是要盖章的是镇上的宋书记让我来报到。
中年人,这才惊讶的抬起头打量起我来,问道,你就是刘沟村的民办教师刘福州吧,宋书记跟我交代过,这样吧,你稍稍坐一下,我写完这段就带你去见宋书记。
说完他就又埋头苦干起来,十几分钟后他停下手里的笔,然后拿起稿件,上下细细,看了一番随后就带上稿子七老二老,估计是找领导汇报,过了一会儿听见楼梯上有往下走的脚步声,我赶紧站起身来。
办公室门口走进来两个人开头的就是我见过的宋建平书记,他精神奕奕,满面笑容,过来和我握手,我赶紧伸出双手和他握手,他说,小刘老师,以后你就在办公室跟着办公室主任高志强干,争取一两年内能让他带出来。
我点点头,连连说着感谢。
随后,办公室主任高志强就带着我来到了3楼的,靠东边的房间里,3楼住着镇上的普通干部。我被安排和一位老干部一起住,他四十来岁,穿着老式军装,是个退伍老兵,叫闫海军。
第2天我就来到办公室,在高志强的带领下,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整理文件誊写材料打扫卫生,买些零碎的东西,都是我 日常的工作之一,一 开始,我还谨小慎微,毕竟是新来的,又是临时工,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很多人对我充满着敌意,有些领导甚至看不起我这个临时工。
镇长孙志远是县城人,他40多岁,整天说着大背头,抹着发胶上面油光可见,还穿着皮鞋,他这个人非常高傲,每次我去给他送文件他都眯着眼睛,颐指气使地问我,你就是新来的小刘老师?你是什么学历?
我跟他说我是初中毕业之后,没有考上中专,家里有困难,于是就种了两年地,后来父母将我联系到村小学,让我当民办教师,一干就是6年。
孙志远有些惊讶地说,什么?你连中专和高中都没有考上,那宋书记为什么要把你调回来呢?这不是瞎胡闹吗?
原来,孙志远一直想让另一位临时人员,赵洪生到办公室跟着高志强学习,以后就接高志强的班,有机会的话就可以转正,孙致远和赵洪生的父亲关系很好,赵洪生父亲是宣传部副部长,自然想让自己的儿子转正后进入官场。
所以他对突然出现的我就一直心怀不满,每次我去找他签字送文,他都会怪里怪气的为难我,甚至奚落我。随后他还经常找机会打压我,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不过,一开始我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想着要赶紧跟上高志强好好学习,把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拿下来,毕竟我一没背景二没全是,三又没钱,就只能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了。
而最关键的是当时的镇政府总共70多个人,其中就有10来个是临时人员,这些临时人员一部分是从各个小学调过来的,民办教师跟我一样,还有一些是县里面领导的子弟,他们由于没办法分配工作,就先到镇政府过来过渡一段时间,等找机会,在转正就会成为正式干部。这10多个人,虽然都是临时干部,但是家庭背景不同,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不同,彼此之间也是存在着竞争关系,明里暗里都会有一些较量。
其中赵洪生表现比较突出,他父亲是宣传部副部长,自己又一直向领导争取,想到办公室工作。还有一个临时工李致和,他父亲是大老板,听说非常有钱,跟县里的领导关系都非常好,他对于转正的机会也是势在必得。他们两个人见了我说话都是阴阳怪气的,仿佛我挡了他们的路,占了他们的便宜一样。
其实在我30来年的工作当中,这样的人类似的事发生过不少,可以说不同情况下,各种竞争对手形成了一道道阻碍,逼着我不得不超越自己,跳出他们的限制,也就从乡镇干部一路升迁,最后官至副市长。这一路走来,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而我个人的经历也富有,传奇色彩至今还有很多人津津乐道,说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民办教师,居然最后能升到副市长的高位,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
回首往事,我自己也是感到感慨万千,能完成这个传奇色彩的经历,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持续不懈的努力,而更重要的一点也是,我在特殊时期得到了贵人的指点,这些贵人在关键的时候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提携,我的文章也就主要围绕着我跟这些人的种种经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