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活埋在土中,当土掩埋到胸前时,又将她从土里挖了出来

2023年11月06日12:50:07 历史 1330

1940年,陈秀菊遭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被活埋在土中,但是当土掩埋到她胸前时,他们又将她从土中挖了出来。

1922年,陈秀菊出生在蠡县泊庄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仅一个月大她就失去了父亲,奶奶抚养她长大,还让她上了学。

可后来,奶奶年纪大了,陈秀菊辍学在家。不久,村里来了抗战救国的宣传员,让她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

1939年,陈秀菊加入了党,她更加勤奋能干,学习进取,经常走村串户,动员青年参军,号召群众支持部队。

次年,陈秀菊担任妇救会副主任。在她的努力下,有20多人加入了八路军。她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深深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可是不久,村里来了一批日伪军,他们到处搜捕红军战士,在村里烧杀抢夺,无恶不作。

陈秀菊恨得咬牙切齿,但是,眼前主要的是把这一情报传递到我党手中。

1940年的一个晚上,陈秀菊乔装打扮后出发了。可是,很不幸,她刚穿过小树林,一小队日伪军就包围了她。

敌人像饿狼一样,眼睛里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他们把陈秀菊关进阴暗潮湿的暗房里,试图从陈秀菊口中逼出我党的秘密。

可陈秀菊始终不说一句话。她傲然挺立,双眼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

敌人气急了,用皮鞭沾了盐水狠狠地抽打她,打得陈秀菊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盐水渗进她皮肉里,她咬紧牙关,不发出任何求饶的声音,嘴角挂着一丝蔑视的微笑。

这时候,从敌人后面传来一个声音:“太君,你把她交给我,我一定给你审出了结果来。”

陈秀菊虚弱的抬起来头,瞟了一眼,她认出了此人竟是本村的林大壮,他竟然当了敌人的走狗。

林大壮把陈秀菊带到一见明亮的屋子里,桌上摆满了可口的饭菜,陈秀菊:“你这个走狗,你置群众的生命不顾,想让你跟你同流合污,你做梦!”说完,陈秀菊还往林大壮的脸上吐了一口水。随即,陈秀菊表示绝食。

党组织得知了陈秀菊在狱中的表现,对她的坚定品质表示深深的敬意。然而,对于她的绝食行为,党组织持有不同的看法。

为了传达党的指示,党组织巧妙地通过鸭梨将信息传递给她。当秀菊打开纸条,读到“要保持良好的体力,以应对与敌人的斗争”时,她深感党的温暖与力量。这一刻,她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为党而生,为党而死,是她不变的誓言。

林大壮见陈秀菊竟然不领情,他气急了,让人挖了一个大坑,决定将陈秀菊活埋。可陈秀菊看了一点都不害怕:“那就开始吧,把我埋了。”

当泥土掩埋到她的胸前时,陈秀菊感到呼吸困难,但她依然屹立不倒。陈秀菊在坑里还高唱《国际歌》,她的歌声铿锵有力,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她坚定地告诉敌人:“你们可以埋掉我的身体,但我的精神将永远与你们抗争!”

敌人被她的英勇所震撼,他们面面相觑,不得不将她从土中挖了出来,关进了大牢。

后来,敌人从陈秀菊的口中问不出什么来,就用更加残酷的手段来对付她。在牢里,各种折磨人的用具挨个使用了遍,尽管这样,陈秀菊依然没有屈服,她疼的实在受不住了,就唱《国际歌》,唱完高呼:“我党万岁!”

此后,敌人将奄奄一息的陈秀菊关进木笼中,她无法站立,无法坐下,遭受着非人的折磨。但她始终未曾开口求饶,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敌人的蔑视和对我党的坚定信念。

然而,敌人对陈秀菊无计可施了,陈秀菊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8岁。

陈秀菊的英勇事迹传遍了整个抗战根据地,她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她的坚定信仰和无畏精神,深深地激励着每一个战士。在她的带领下,更多的人加入了抗战的队伍,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享受着幸福的生活,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付出了牺牲的英雄们。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更要传承和发扬陈秀菊等英烈们的伟大精神。

你怎么看?

她被活埋在土中,当土掩埋到胸前时,又将她从土里挖了出来 - 天天要闻

她被活埋在土中,当土掩埋到胸前时,又将她从土里挖了出来 - 天天要闻

她被活埋在土中,当土掩埋到胸前时,又将她从土里挖了出来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 天天要闻

清宫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争论之谜!

皇太极驾崩后的1644年,大清帝国迎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肃亲王豪格与睿亲王多尔衮各拥重兵,八旗中半数的支持使得二人势均力敌。然而历史的天平最终却倾向了年仅六岁的福临。其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 天天要闻

战争上无力,道德上无敌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龙颜大悦 耶律德光)辽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来信之后,他的心情用四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开心坏了。自己的父亲,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打遍草原大漠无敌手,可只要南下,总是吃亏,很大一部分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 天天要闻

郑州一五星级酒店摆地摊日入3万/河南昨日最高气温43.2℃/日本教材污蔑卢沟桥事变中方先开枪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近日发布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学苑、航港南苑、经开苑、文华苑、永盛苑、广惠苑6个院区,3543套房源。详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中心)▼⊙卢洛高速卢氏段即将通车!节省约1小时车程卢洛高速(卢氏...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 天天要闻

原创首发七言诗•借刀杀人(三十六计之三)

文/孙野借刀杀人小周郎,假请诸葛去劫粮。强中更有强中手,毒辣奸计变黄粱。注:黄粱——这里是引申义,即黄粱梦的意思。周瑜假意恭维孔明,说他足智多谋,请他去带兵偷袭曹操粮草。曹操向来是偷袭别人粮草的主,肯定戒备森严,这不是让诸葛亮白白送死吗!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 天天要闻

盛七小姐打官司(欧阳亮)

盛七小姐,本名盛爱颐,是清末首富盛宣怀的第七个女儿。盛宣怀官做得大,以帮助李鸿章办理“文案”起家,至辛亥清朝覆亡时已经官居邮传部尚书,生意做得更大。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